B站最详细JAVA高并发多线程VIP课程--圣思园--笔记

JVM中的同步是基于进入与退出监视器对象(管程对象)( Monitor)来实现的,每个对象实例都会有一个 Monitory对象,Monitor对象会和Java对象一同创建并销。 Monitori对象是由C++来实现的。

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段同步代码时,这些线程会被放到一个EntryList集合中,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都会被放到该列表当中。接下来,当线程获取到对象的 Monitor时,Monitor是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的mutex 1ock来实现互斥的,线程获取mutex成功,则会持有该mutex,这时其他的线程就无法再获取到该 mutex。

如果线程调用了wait方法,那么该线程就会释放掉所持有的mutex,并且该线程会进入到waitet集合(等待集合)中,等待下一次被其他线程调用 notify/ notify11唤醒。如果当前线程顺利执行完毕方法,那么它也会释放掉所持有的mutex。

总结一下:同步锁在这种实现方式当中,因为 Monitor,是依赖于底层的操作系统实现,这样就存在用户恋与内核态之间的切换,所以会增加性能开销。通过对象互斥锁的概念来保证共享数据操作的完整性。每个对象都对应于一个可称为互斥锁的标记,这个标记用于保证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访问该对象。

那些处于 Entryist与 waitset中的线程均处于阻塞状态,阻塞操作是由操作系统来完成的。1inux下是通过 pthread_mutex_1ock函数实现的。线程被阳塞后便会进入到内核调度状态,这会导致系统在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来回切换,严重影响锁的性能。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便是自旋(spin)。其原理是:当发生对 Monitor的争用时,若Owner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掉锁,则那些正在争用的线程就可以稍微等待一下(即所谓的自旋),在Owner线程释放锁之后,争用线程可能会立刻获取到锁,从而避免了系统阻塞。不过,当 Owner运行的时间超过了临界值后,争用线程自旋一段时间后依然无法表取到锁,这时争用线程则会停止自旋而进入到阻塞状态。所以总体的思想是:先自旋,不成功再进行阻塞,尽量降低阻塞的可能性,这对那些执行时间很短的代码块来说有极大的性能提升。显然,自旋在多处理器(多核心)上才有意义。

互斥锁的属性

1. PTHREAD_MUTEXT_TIMED_NP:这是缺省值,也就是普通锁。当一个线程加锁以后,其余请求锁的线程将会形成一个等待队列,并且在解锁后按照优先级获取到锁。这种策略可以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2. PTHREAD_MUTEX_RECURSIVE_NP:嵌套锁。允许一个线程对同一个锁成功获取多次,并通过unlock解锁。如果是不同线程请求,则在加锁线程解锁时重新进行竞争。
3. PTHREAD_MUTEX_ERRORCHECK_NP:检错锁。如果一个线程请求同一个锁,则返回EDEADLK,否则与PTHREAD_MUTEX_TIMED_NP类型动作相同,这样就保证了当不允许多次加锁时不会出现最简单情况下的死锁。
4. PTHREAD_MUTEX_ADAPTIVE_NP:适应锁,动作最简单的锁类型,仅仅等待解锁后重新竞争。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