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以进一步支持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做大内需,加强全球合作,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持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
近年来,蚂蚁集团屡次被传上市,都予以否认。就算此前从“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科技”,引起广泛讨论的时候,也未透出任何上市口风。如今没过多久,就直接宣布上市计划,多是基于时机成熟和环境有利等方面因素的考虑。
选择背后的深思
对于此次宣布上市,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举措,为新经济公司能更好地获得资本市场支持包括国际资本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蚂蚁集团选择科创板上市的原因是科创板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上市企业融资的措施。比如在《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推出的同时,上交所同步发布科创板再融资相关规则,进一步缩短再融资的审核周期。还提供了小额快速融资简易程序,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如启动这个程序,就能在6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受到科创板一系列有利举措的影响,近期寒武纪和中芯国际也陆续登录科创板。此外,选择科创板上市,对于拥有金融业务的蚂蚁集团来说,可以规避掉金融监管风险,对企业日后的运营更有利。
而对于港交所来说,蚂蚁集团在此上市不仅可以增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声誉,也能给大部分是金融和房地产股的香港资本市场更多选择,所以港交所一直在积极争取蚂蚁集团。此前阿里巴巴选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也是受到其积极争取的影响。
而之所以选择在两个交易所同时上市,是因为蚂蚁集团的融资规模较大,一个交易市场可能很难满足他的融资需求。在两个交易所同时上市,在能满足融资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在单个资本市场可能遇到的麻烦,降低融资风险。
虽然蚂蚁集团曾多次辟谣没有上市计划,但其实为了上市,蚂蚁集团做了很多准备。
2000亿美元,实至名归
过去几年,蚂蚁集团围绕金融主航道,通过投资不断进入需要牌照的行业,相继取得了银行、保险、信贷、财产管理、征信等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牌照,形成了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
在让自己现有的金融业务合法合规的同时,蚂蚁集团近期还正式将“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科技”,进一步规避金融监管风险。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工程和技术研究和实验发展、企业总部管理、控股公司服务、以自有资产从事投资活动等业务内容,去掉了“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业务,全面转型科技,扩展自己的成长空间。
在排除掉法律风险后,蚂蚁集团的上市水到渠成,一举获得了200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继阿里腾讯之外,中国市值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
而对于蚂蚁集团来说,这个估值实至名归。
蚂蚁集团现有6亿巨大的用户规模,其业务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将其看做银行,可以算作国内顶级银行之一。而且相比传统银行,蚂蚁集团的用户群体更加年轻活跃,服务场景更加广泛多元化,蚂蚁集团2000亿美元的估值不算过高。
而且蚂蚁集团在2018年6月完成C轮融资后,估值水平就已经在1500亿美元左右。这两年蚂蚁集团的营收涨势良好,再加上技术驱动,未来蚂蚁集团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估值也有望得到提升。
而且上市后,无论是蚂蚁集团自身,还是阿里巴巴及其相关概念股都会因此获益。
多方获益
对蚂蚁集团自身来说,现在上市不仅可以获得融资,为以后的发展积累更充足的资金,还可以对竞争对手京东数科形成压制。
此前,证监会网站公布了京东数科在科创板上市辅导的系列文件,而且近期京东数科大动作调整内部架构,并频繁收购子公司,意欲在金融科技领域大展拳脚。蚂蚁选择在这个京东数科准备上市但还未上市的时候宣布上市计划,对京东数科来说无疑是个重击。
而对于持有蚂蚁集团33%股权的阿里巴巴来说,支付宝与菜鸟驿站、阿里云同作为其“新基建三宝”,是阿里在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三个基石。如今,支付宝总公司蚂蚁集团的上市不仅能够稳定阿里巴巴的业务格局,也能进一步为阿里巴巴增加创收。
此外,蚂蚁的上市也带动了阿里及其周边概念股股价的上升。
根据Wind数据显示,在蚂蚁集团宣布上市之后,阿里巴巴盘前交易大涨超3.8%,一些相关概念股也被投资者所关注。其中,A股市场上有41只蚂蚁集团概念股,7月20日,蚂蚁集团概念股有37家上涨,其中有20只涨幅超过了3%。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蚂蚁集团2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控制着蚂蚁集团约50%的表决权和8.8%股份的马云,个人身家将上涨1232亿元,进入全球前十大富豪的排名中。
虽然上市对蚂蚁集团、阿里等各方来说都是一个价值的大提升,可以带来诸多利好,但这也对蚂蚁集团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盈利能力待突破
蚂蚁集团宣布上市计划后,其董事长井贤栋曾发布内部信表示,“上市在外人看来,固然令人兴奋,但对我们而言,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企业上市虽然能快速实现企业增值,大幅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但也要求企业的经营更透明,盈利能力更有保障。
从蚂蚁集团目前的营收业务来说,主要分为场景与支付、数字金融和科技服务三大板块。
其中,场景与支付是蚂蚁集团的主要营收板块,包括了支付宝、财付通、花呗、借呗等多个业务,利润与风险并存。
支付宝和财付通前期推广投入大,盈利率低,未来要获得稳定的盈利,不可避免要提升费率,这将会带来一定的用户风险。而花呗和借呗这类消费金融业务,受到杠杆率的限制,盈利空间有限。但由于其在客户规模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未来还会具有良好的利润空间。
而数字金融业务主要指余额宝、蚂蚁财富和网商银行这类业务,其服务费率都偏低,短期内盈收空间还难以打开。
以蚂蚁财富为例,蚂蚁财富近年来通过开放平台吸引基金公司入驻并自营,同时探索智能理财服务,都还处在业务投入的阶段,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规模化盈利。
从科技业务方面来说,面向B端的科技服务领域还有广阔的市场开拓空间,蚂蚁集团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投入。但这个领域目前仍处于布局阶段,而且面对腾讯等对手的竞争压力,蚂蚁集团短期内还是会以抢占市场为主,盈收情况不会太好。
总的来说,多年来的转型和积累加上对手京东数科在筹备上市,蚂蚁选择这个时候上市是最好的时机,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企业价值,也能为阿里带来一系列利好。但上市后的蚂蚁也并不轻松,未来需要承受来自营收方面的压力。
而蚂蚁集团目前的营收增长空间还是集中在消费金融这个领域,这与其“科技”命名并不相符,也使其营收带了一些风险因素。未来面对股民和市场的监督,蚂蚁能否突破自己的营收能力还有待观望。
文/金融外参记者侯昆梅,公众号ID:jrwa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