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慢慢长大(二)做事不拖拉

上一年级的女儿在第一学期过了识字关后,我开始刻意培养她独立写作业的习惯。这时候,问题暴露出来了,不知是我太心急还是她太拖拉,急脾气的我认为半个小时应该完成的作业,她会做五十分钟还没完成。学习桌前的她,如慢镜头回放:慢吞吞的拿出作业本、慢吞吞的放在写字桌上,瞅半天本子再慢吞吞的动笔;好不容易完成一科,又重复上述动作开始另一科。

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顺带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在我的连哄带骗下学了古筝,每天晚上至少需要练半小时。每到夜晚,我就华丽变身成为豆萁,而她成了釜中豆。我既希望她完成作业能有玩的时间,可以放松一下;又担心她熬夜太晚睡不醒,影响身体健康。便在后面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可她照例慢吞吞回一句“就剩一点点了,半页口算。” “我已经很快了。” ……

令我崩溃的是,半页口算,我认为二分钟就能做完,可她得折腾十多分钟。于是战争开始:我吆喝她快点,她则觉得委屈,反驳无效后只能自我疗伤——抹眼泪。时间在她的无知无觉和我的焦躁抱怨中飞速流逝,一地鸡毛没有扫起又起漫天飞雪。

怎样才能克女儿的“慢”呢?我查找了有关资料“做事不拖拉”认真的学习并进行着。

做事不拖拉,就是要求孩子学会有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并且做事时要专心、一心一意。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让孩子做到学习时认认真真地学,娱乐时痛痛快快地玩,今天的事情不能留到明天做,从小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怎样才能让孩子做事不拖拉呢?

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首先要家长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言传身教达到示范作用。其次以游戏的方式从小事入手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为此我们开展了“与时间赛跑”的游戏:每天放学回家后以二十分钟为限完成换衣服、洗袜子、吃加餐的事情,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在自己的光荣榜上画一颗小星星(这小星星是用来兑换钱币的,可以用来买自己的学习用品和衣服等);同样,作业完成、早上起床后的洗刷、弹古筝等;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都得一颗小星星,当然有时还有附加奖励:如爱心抱抱、全身推拿等。女儿在这项比赛中乐此不疲,房间里的光荣榜被她戏称为“星星城”。

家长要坚持原则,让孩子为拖拉承担责任,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为自己负责。家长在有些事情上可以让孩子承受拖拉造成的后果,许多孩子只有亲身体会到拖拉造成的后果才能吸取教训。从女儿三岁半开始由于对药物的排斥而认可了推拿治疗感冒发烧以后,每天晚上在睡前我都会为她全身捏一遍——我们称之为“推拿”。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增进感情,防止“皮肤饥饿症”。等她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看她体质有增强,主要嫌麻烦的原因,跟她商量好不做了。为督促她的积极性,提高作业效率,我又旧事重提:如果晚上八点半她能完成任务上床躺好,就给她全身推拿。看来她对推拿还是有感情的,很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接连几个晚上做的很好。

可有一天本来所有任务都已完成,却因为要试穿新发的校服耽搁了几分钟,她坚持应该做推拿,我却坚持时间已过“不行”。女儿在愤愤不平中上了床又哭了一会儿才睡觉。虽然我也于心不忍却不为所动:爱的原则一旦打破,孩子会想方设法去打破旧有原则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原则。从那之后,女儿时刻紧密监督着“八点半”,而我也成了她的“八点半”监督员和提醒员。

帮孩子制定合适的计划表,安排任务时要具体到位。方舟在《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教年龄尚小的孩子做学习计划,实际上是教他们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可以轻松的面对学习。因此每个假期、周末我们都会和女儿一起制定一份计划表,每天完成预定的计划任务后再去玩耍。为了督促她能按时完成任务,我借用了《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一书中的家长妙方:建立“计划完成日志本”,若完成任务就写上“全部完成”并奖励自己一个笑脸和一颗小星星;若没完成就写上“未完成任务”并写明原因,吸取教训。

“发挥小闹钟的作用” 。在孩子做一件事之前上个闹钟,到点闹钟会铃声大作提醒他时间够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闹钟放在桌上,对孩子就是一个督促,小闹钟嘀嘀答答地响,容易产生紧迫感。

小家伙象一棵风雨中的小树,不仅仅需要父母的呵护和爱惜,更需要的是扶持和鼓励,风雨之后的阳光才会更显温暖。

以一首诗结束本文并自勉:

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孩子慢慢长大(二)做事不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