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6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教材:王珊 萨师煊 编著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文档高清截图在后

第6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1、设计数据库时,不同的数据模式(逻辑结构)会极大影响数据库的运行速率。关系模型具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也可以很方便地向其它数据模型转换。人们以关系模型为背景,构造出了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2、回忆: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可以记作R(U,D,DOM,F),这四个参数分别是:属性集合、属性的域、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的集合。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将在第6章讨论,本章中的关系模式仅涉及关系吗、属性名、域名、属性向域的映像4部分,记作R(U,D,DOM)。关系模式可以简记为R(U) 或R(A1,A2,……,An)。R为关系名,A1,A2,……,An为属性名。
D、DOM与模式设计关系不大,因此在本章中,关系看作三元组R。仅U上的一个关系r满足F时,r才称为关系模式的一个关系。

3、只有能够画成每一个分量都不可分(都是原子分量)的二维表才可以被放入数据库。这种规范过的关系模式叫做第一范式(1NF)。

4、数据依赖是关系的属性之间的约束关系,是现实世界中不同的属性的联系的抽象,是数据内在的性质和语义的体现。人们提出了许多类数据依赖,最重要的是函数依赖(Functional Dependency,FD)和多值依赖(Multi-Valued Dependency,MVD)。
【梳理】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6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础课,#,数据库系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