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想|苦

杂想|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知道诸君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即一个人不会莫名其妙的开心,但却会不经意间就突然情绪低落、暗自神伤。这样的情感体验很微妙,也很奇怪,情绪的转换有时在自己都未曾察觉时就发生了。并且意识到之后,再怎么去调整,也很难将情绪平复,忧伤的基调就这么延续下来,整日挥之不去。

佛家云:“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五阴盛)”。我想,情绪的莫名低落一定是有其原因的。如按佛家对苦难的划分来看,我们莫名的忧伤可以归到哪一类呢?我们的烦躁不安究竟从何而来?又或者说,以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考量,理解这“佛家八苦”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先说前四苦(生老病死),此四苦乃生理上的苦楚,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要经历与承受,这是自然的法则,无人可以避免,也无人可以幸免。

既然无法躲避,那就只能坦然面对与接受了。在这四苦上,我们不应该去抱怨什么,计较什么,心有怨念只会自寻烦恼。当然,我也明白。这话说着容易,但要做到确实很难。现实生活中,因生老病死引起的苦难何其之多。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不就是发生在我们当下的一件大苦难吗?在此,我已无力去谴责那位引起事故的女子。我想说的是,车上的十余条无辜性命的离去,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将是何其悲痛欲绝之事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家人们该如何接受?除了吸取教训,面对死亡,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如果你是为了生老病死而情绪低落、暗自神伤的话,我觉得可以理解,但一定不要钻牛角尖,死揪着不放。否则的话,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愈发加重你的痛苦。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不好的情绪会传染与转移。如你心情不佳,不仅伤及自身,还会伤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无论哪一种结果,我想可能都是你不想见到的。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我们姑且先不去探讨生活有多艰辛,但面对生老病死,面对这些人力不可抗拒的事实,我们是否应该宽容地看待并安然处之呢?既然无可避免,那不妨听之任之、乐之处之,岂不妙哉!

改变那些我们还能改变的事,至于既定事实,就请微笑面对吧!

再说这后四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此四苦就不是生理上的痛楚,而是人心理上的苦楚了。

心理上的感受,最是难以表述。人生际遇不同,遭遇不同,所处环境生活背景样样不同。因而对于旁人的苦难,我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但我想佛家的这后四苦,还是能囊括人世间的许多悲苦的。

爱别离。因爱而生的别离之苦,谁能没有过呢?妻离子散、骨肉分离,亲情与爱情总会刺痛内心柔弱之处,欲长相厮守却又迫于现实而不得不劳燕分飞,其间之苦向何人诉说?

怨憎会。这是与爱别离相对的。现实生活中,有时就是那么残酷。老天爷好像总爱跟你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不是冤家不聚头”。你越是不想与之相处,越是会鬼使神差地聚在一处。明明不想与之打交道,却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只好面善心不善,阴阳怪气各怀鬼胎却又无可奈何,如影随形,真是苦不堪言呀!

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苦楚。爱别离与怨憎会虽苦,但好歹还只是有形之苦,看得见摸得到,情感还有个安放的载体,情绪还有个宣泄之处。

可“求不得与放不下”就难以度量了。它们是佛家八苦里的终极之苦。它们完全就是个人内心对世界的体验与感悟。求而不得是一种苦。即使求得了,又会有新的所求,又是一苦。循环往复,永难解脱。“放不下”呢?更惨!人一旦放不下,就极易形成执念。而执念一旦成形,那就难免产生心魔,心魔既成,那跟行尸走肉又有何异。心心念念,牵肠挂肚且永挂于心,更是难得解脱。

这就是“佛家八苦”了。我们的一切烦难,一切难以迈过去的坎,是不是都在其中了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大千世界中,大多数人奔波劳碌,在茫茫苦海之中沉浮一生。只有极少数人能超然物外,超脱于世。

人生之苦,苦在世事无常,苦在命运无常!与造物主相比,人类何其渺小。与其顾影自怜、庸人自扰,倒不如“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让自己变得强大,让自己有勇气去面对未知,让自己更有底气去掌控自己的命运。

愿世界温柔待我,我必温柔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