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为了响应训练营的红楼共读活动,我踩着椅子取下放在书架顶层的典藏版《红楼梦》。厚厚的书顶布满灰尘,我小心地翻倒书身,用抹布擦拭干净后,将之重新放回书桌上,开启我的红楼再读之旅。
因本人生性愚笨,读书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一字一句地、慢慢细细地才能明白作者所言为何意。虽然进度相当缓慢,但却发现一直想等空闲时间再读的经典,言辞意境竟然如此之美,我欲罢不能。
回想二十多年前,少不经事的我,许是跟风买了红楼来读。留存于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皆是与黛玉相关的章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黛玉的葬花吟唯美伤感,字字句句饱含血泪;读后面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记得那时的我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被窝里读的,哭得浠里哗啦的情景犹在眼前。
去年有幸收到朋友推荐的某公众号推出的蒋勋说红楼音频,听了一段时候。蒋勋老师对红楼的解说非常详尽,许多诗词还辅以典故说明。白痴如我也能一听就明白。感叹红楼实是一部几百年来的神奇著作,不仅诗词意境之美,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我们反复诵读……
今再读红楼,年届中年的我,已能静心下来一字一句从头细细读来。每个字句似曾相识,同时欣喜地发现曾未注意的每一个人物都如此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一)
作者借梦幻隐去真事撰此石头记一书,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自此开篇读出作者对昔日女子的情深可见一斑。
当此则自欲将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作者从锦衣玉食至穷困潦倒,只是弹指间,其间令作者念念不忘的仍是闺阁中人。想来身为男儿的作者,当是有多感慨和眷恋各姐姐妹妹的才情万种。
读至作者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仍不禁沉思良久,我想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任何人的经历都可谓如此吧。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的辛酸血泪,若能遇见一个或半个知音,都会变成生命里的感动吧。
一僧一道携带蠢物欲使其造劫历世,姑苏古城阊门外十里街葫芦庙旁乡宦甄士隐于梦中遇见宝黛前世之缘。缘于: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读至此方知晓宝黛今世之痴情种种,黛玉对于宝玉的各种娇嗔痴怨。皆因前世情缘注定,黛玉前世得以久延岁月所欠下的浇灌甘露,此生她要以眼泪来偿还。黛玉的多愁善感,是用来完成她的宿愿的。泪水还够了,此生尘缘便了结,可安然离去。
人世间何偿不是如此,父母兄弟姐妹一场,父母为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又将其传承过来,转而付出给我们的孩子,为之倾尽心力,只为了他日后的平安快乐。各种的缘分牵连,情缘种种,也许相遇就是缘分,唯有珍惜,彼此才不枉相遇一场。
所有的复杂纷扰,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上司对下属的提携,下属对上司的信任,同事之间关怀,偶遇的陌生人之相助,也许都是命里要还的前世之债吧。
士隐正欲看那通灵宝玉究竟有何玄妙时,不觉到了“太虚幻境”牌坊,上有一幅对联:“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少年时的我,曾经为这副对联暗自思索了不少时日,却终不得其解,却已深深地将其印记在脑海里,遇到想不开的事时,常试问自己对与错,真与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也许世间事,无所谓对与错,真与假亦无需去苦苦去执求吧。
太虚幻境上的对联,也许意在开示我们,不要那么看重对错得失。甄士隐经历了从乡宦富甲一方,到失去女儿英莲,到房屋失火,再到落泊寄居丈人家里,到最后的开悟出家。这曾经经历的所有实实在在的真也好,假也罢,有或是无,最终都幻化为虚无,执求也许只会徒增烦恼。
昨日下班时间有点紧,我赶时间去接儿子。到达停车场,我启动车子,右打方向朝着大门开去,突然听到喀嚓脆声响传来,混混沌沌的脑子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我的车侧身擦到旁边泊着的车头,赶忙紧急刹车。我的尖叫声引来了同事的围观,我下车一看,一道一米多长的黑划痕,从前车门划向后车门,车门内凹严重变形。我的心怦怦直跳,公司保安过来,指挥我如何退出,避免二次碰伤。
晚上电话问及被我擦到的车子,对方很大方地说,他的车没什么大碍,还关切地要我去修修自己的车是好,非常感谢同事的大度。然而我内心的挫败感又上来了,想用最近所学来开示安慰自己,却还是郁闷了好一阵。在日常里放下我执还真不容易,那就顺其自然吧。只等时间带我进入开悟的那刻,想必一切也就了结了吧。
且看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所做的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士隐从经历繁华到落泊的开悟,同时也定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切领悟吧。甄士隐最终放下对尘世的眷念,了无牵挂地地随着跛足道人离去。
(二)
回到标题,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与甄士隐不同的是贾雨村的出场,他从一衰败仕宦家的落泊书生,借居葫芦庙,靠卖字画营生。甄士隐惜才送与他五十两白银做为盘缠,他得以进京赶考,考中进士后回来做了知府。他是善于攀援之人,信奉儒家,自此走入仕途发达之路。
贾雨村当时在甄家作客时,偶遇丫头娇杏(谐音侥幸)于窗外多次回头注目于他,让落泊中的他如遇知音般狂喜不禁,自此对她念念不忘,吟出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的诗作。
而娇杏因那一次回眸,成就了她后来人生里的飞跃。贾雨村中进士后当了当地知府,找到娇杏纳她为妾,娇杏生得一子,后又遇雨村嫡妻身亡,娇杏得以被扶正成了雨村夫人。
正如书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生如幻梦,红尘俗世终究只是过眼云烟,一切起于虚幻空无,又终将走向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