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6

4、宇宙运动的第二推动力

各种物质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旋转并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两者电荷数量相等而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而原子核又是由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正电子(也就是质子)和不带电荷(隐电性)而具有磁性的中子组成。一般大多数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规物质元素的原子,其质子、电子和中子的数目相等,如氧原子由8个质子、8个电子、8个中子组成。若质子数不同,即为不同的物质元素。若中子数多于或少于质子数时,不论其原子结构是否稳定,它都是该种质子数物质元素的同位元素超轻或超重元素的原子。如有8个质子、8个电子、10个中子组成的超重氧原子。在所有物质元素的稳定原子结构中,唯有氢元素的原子结构只有一个质子和绕其旋转的一个电子,而没有中子。而且,它的质子和电子是直接由中子受高温激化演化而来,故中子是化生物质元素的最基本的基本粒子。

“宇宙胎”在收缩或被压缩过程中,温度是逐渐升高,而不是冷却压缩,故其中,无论是量子(除边界外),还是各种微粒子或粒子等都是气态,尤其是“宇宙胎”膨胀前的中心部位更是超高温的气态。更不可能变成液态。在由中子演化为极高温度的气态氢原子前,根本不会形成什么所谓的“中子、质子、电子的等离子汤。因为宇宙中的任何演化过程都是走最捷径的路,决不会走弯路。

所以“宇宙胎”中心在膨胀的一瞬间是一个巨大的超高温的气态“中子团”。由于“宇宙胎”中最中心处的部分中子在演化为氢元素的原子时,每一个中子都有0.0048X10-27千克(中子质量为1.6748X10-27千克,氢原子质量为1.67X10-27千克)的质量转化为能量。它们产生的总能量和“母宇宙”中因正反量子接近煙灭时产生的能量一样多,力度一样大,只不过是所产生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在“母宇宙”中是使“量子团”以光速旋转和超光速若干倍的运动速度向中心压缩而形成“宇宙胎”。而这时“宇宙胎”中因中子化生为氢原子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的作用力,则与之相反,其作用力是要使“宇宙胎”从中心向四面八方膨胀。就在“宇宙胎”膨胀之前的一瞬间之中的一瞬间。“宇宙胎”及其内部的量子和粒子都已经停止顺时针(顺旋、正旋或右旋)旋转。此刻的“母宇宙”已达到阴极阳生,静极生动的临产极点状态。由中子化生为氢原子而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所产生的膨胀力,不仅作用在呈球形的量子,微粒子、粒子及“宇宙胎”内椭圆面上,而且该力也在其圆表面的作用点处被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其沿量子、微粒子、粒子球表面和“宇宙胎”内椭圆表面之切线分力,使量子、粒子、“宇宙胎”等高速逆时针(逆旋、反旋或左旋)旋转。而另一个垂直于量子、粒子或“宇宙胎”内椭圆表面的力,则使它们向四面八方以超光速若干倍的速度运动。而且,每一个量子或各种粒子受到的旋转力和运动力的大小、方向都各自相同。其综合作用在“宇宙胎”内椭圆面上所形成的合力,远远超过边界处所受的外压力时,立刻使“宇宙胎”在以超光速逆时针(反旋或左旋)旋转的同时,又以超光速若干倍的速度有序地从“母宇宙”中心向四面八方膨胀。(请注意,这里讲的是有序地以超光速若干倍的速度膨胀,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奇点大爆炸。因为超光速若干倍的速度膨胀,是在固有规律或自然程序密码的控制下有序地向外膨胀,其力度是均匀的,是各向同性的匀减速膨胀。而大爆炸的结果是无序的,其产生的冲击波是各向异性的,它不可能使“宇宙胎”向四面八方作匀减速膨胀)。

由中子化生为氢原子及其它物质元素的原子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使“宇宙胎”或物质形态宇宙以超光速左旋的同时,又以超光速若干倍的速度向四面八方膨胀的力,就是推动宇宙运动的第二推动力。

5、“宇宙胎”在“母宇宙”中的膨胀及“子宇宙”外形状态的形成。

由于“母宇宙”空间是什么物质都没有的真空,任何物体在其中的运动都几乎不需要时间,因此它们的运动速度快得难以想象。总之,在一瞬间物体可以从“母宇宙”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甚至在眨眼之间物体已经运动了一个来回而我们还以为它还没有运动。对于“宇宙胎”在“母宇宙”中的膨胀,如果我们站在“母宇宙”内边缘上细心而不眨眼地观看其运动情况,即可看到一个以超光速逆时针(反旋或左旋)旋转的椭圆形黑色球体,就象一个非常结实而伸延性极好的橡皮球,在既无光又无声的情况下,以超光速若干倍的膨胀速度,在一瞬间就从“透明的母宇宙(白洞宇宙)中心膨胀到了”“母宇宙”的内边缘附近一定距离处,因其膨胀速度已降至零而停止了膨胀。从而形成了“子宇宙”的外表形态。此时,除了“子宇宙”与“母宇宙”内边缘之间仍为透明的外,“白洞宇宙或母宇宙”的中间呈现一片漆黑。若从“宇宙胎”内部去观看,里面也是既无光又无声,也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感觉到温度在一瞬间之中发生了急剧变化,即膨胀到位(第一、二宇宙推动力平衡)时,其温度除中心为高温外,其它空间至边缘的温度已降至接近绝对温度0.16K。这时除中心突发膨胀的区域为“真空”外,其余空间为全部充满了温度非常低(因膨胀使量子密度降低之故)的未演化为微粒子而占量子总量绝大多数(99.9%左右)的量子(黑体线谱微粒子)的场态物质空间。

那么,为什么“宇宙胎”膨胀到位时会停止膨胀呢?,这是因为当“宇宙胎”膨胀形成“子宇宙”过程中第二宇宙推动力随膨胀而减弱,而外面相对作用的,由“真空能”化生的气态反量子的作用力又随”母宇宙”与”子宇宙”之间的圆环层空间的压缩而增强,当”宇宙胎”膨胀到位时(即到原来在”母宇宙”中的”量子团”受压缩位置),从而平衡了使“宇宙胎”膨胀的宇宙第二推动力。此平衡力与宇宙第一推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同时,由于“宇宙胎”膨胀到位形成“子宇宙”时,因其边缘温度已降至绝对温度0.16K以下,而使其膨胀速度为零,而旋转速度则从开始时的超光速降至光速(原”母宇宙”中”量子团”旋转起步速度),故使“子宇宙”不再膨胀。而且,因在形成过程中高速旋转,向四周产生张力,致使上、下受的外力大于四周之外力,故形成的形状就象一个巨大而黑的扁椭圆球体。其最边缘或边界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光速)绕其中心(子宇宙和母宇宙中心重合或同心)反时针旋转。它是“宇宙胎”各向同性减速膨胀的结果。若站在“母宇宙”中从四周(侧面)看其投影均为椭圆,若从上俯视或从下仰视,则其投影为圆。如图(九)—1、图(九)—2。




对于在“母宇宙”中以超光速左旋转和以超光速若干倍的膨胀速度向四面八方膨胀的“宇宙胎”或“宇宙蛋”来讲,它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在“母宇宙”中形成“子宇宙”及其中包括高级智慧生命体在内的万事万物。而此时从表面上看“子宇宙”已经形成。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刚停止膨胀并以光速绕中心左旋转的“子宇宙”仅是应该演化而成的外表形态而已,此时的“子宇宙”连婴儿宇宙都不够格,因为“子宇宙”或“物质宇宙”之中应该有两种基本的物质形态,并形成两种物质形态不同的物质空间或物质宇宙。一种是具有静止质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间断的实体物质空间或实体物质宇宙。另一种则是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及物体中间,具有传递相互作用能力的场的状态的物质空间或场态物质宇宙。两者虽然都由量子演化而来,而且紧密相关,但是,它们演化的条件不同,膨胀开始后的膨胀速度也不同,故有先后之别。真是“母宇宙”怀胎一朝分娩,花开两朵,无法同时言说,只能分而述之。特分别以量子场态物质宇宙和实体物质宇宙来论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