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十一)

2018.04.17

阅读者:life.笨女人

阅读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

阅读页数:第223-239页(全文334页)

阅读天数:第11天(本书)

作者:李笑来


第3项交流守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

第4项正确复述

沟通在很多时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某个参与者而导致有效沟通根本不可能达成。双方沟通中,编码信息,传递,解码,然后反过来再次进行。此过程可重复数次。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你的意思是.....是吗?”或者“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如果对方表示没问题,就说明讨论可以进行下去;如果对方有异议,就要等待对方的重新表述或者我们重新理解。这需要耐心,有时甚至无限的耐心。

第5项勤于反思

在论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固执已见”挫败,但在对方眼里,我们可能也是“固执已见”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来自各个方向的局限,例如认知上的、经验上的。

勤于反思最好的习惯是:做记录。作者用了10年时间把日益体会到做记录的重要性。有了这样的习惯,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依靠做记录的方法避免了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航海日志就是记录,日志公开分享,这是他们避免在未来遇到危险的最重要的手段。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着急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对于有些归纳出来的经验需要通过演绎论证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关于第6章交流我们已经全部学完。有效交流首先学会倾听,做到有些说与不说。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交流的守则是什么?心中有数章,交流的末尾要做到正确复述与对方,双方有效确认后保证沟通顺利。最后我们要勤于反思,反思的途径可以是手工做记录日志、阅读 、观察他人、耐心等待,都可以提高我们交流的事件的成功有效率。这样做,利于我们提高时间效率,避免无效用功。提高生命质量!

下期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