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作家马伯庸的作品,这部书讲述了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

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中一共包括六篇纪实文学,这几篇纪实文章的侧重点都略有不同。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项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如何在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下发生变化。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讲的是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的案子,通过几个平民的视角,见证了明代司法体系在基层的奥妙运作。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讲的是婺源县一条龙脉引发的持续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县级官员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讲的是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毁灭的全过程,从中探讨明代政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中,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的人争斗。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写的是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如何被裹挟进朝廷的争斗的。

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读书是学习的手段。对于写作者来说,读书不光是学习书中的知识,也是要学习作家们的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

我们下面来看一下作家创作这部书的缘起,应该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2014 年我和一位喜欢明史的朋友聊天,她讲到万历年间徽州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过程跌宕起伏,细节妙趣横生,结局发人深省,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听完讲述,我意犹未尽,去搜寻了一番资料,发现关于这桩案件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当时的一位参与者把涉案的一百多件官府文书、信札、布告、奏章、笔记等搜集到一起,编纂成了一本合集,叫作《丝绢全书》。”。

“如果把《丝绢全书》里的细节加入其中,整个事件就立刻变得鲜活起来。里面的钩心斗角,里面的人心百态,当时官场和民间的各种潜规则,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

“这种史学意义上的“起死人,肉白骨”,已具备了文学上的美感。把这桩丝绢案整理出来,用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方式转述给大众,遂有了《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写完徽州丝绢案,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兴趣,随后又相继写了《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等几篇纪实。”。

“在研读这些资料时,我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每一处细节记录,都会产生很多衍生的背景问题。”

“要搞清这些问题,确保细节无误,你别无选择,只能去阅读大量的资料和研究论文。”

“其实很多我们觉得惊艳或罕有的历史再发现,在学术界早就不新鲜了。……我的职责,只是把原始史料和诸多学者的成果总结出来,用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分享给大众。”

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对于写作者来说,真是需要一双能洞察世事的眼睛,善于倾听的耳朵,一颗七巧玲珑心,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消化、讲解、演绎故事的本事。

另外,文学创作不是沙上建塔,它是有原型的。比如马伯庸先生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又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主人公是以贝多芬为原型。

《显微镜下的大明》似乎也为写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另一种写作方向和可能性,深挖历史题材,搜集原始素材背后的故事和细节。把历史高冷深奥的东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读者,用百姓的语言阐述历史,还原真实。

以上,只是我看书之后的一点思考,分享给文友们,恭请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沉寂于历史中的迷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