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重来,你还会做工作狂么——《重来3》推荐序

看到《重来3》上市了,分享一下前段时间写的推荐序。

一句话观点:工作狂也好,书里说的状态也好,希望大家了解不同的选择,想清楚,并努力让自己有选择的权利。


“问问人们在必须完成工作的时候会去哪儿,你极少能听到这个答案:办公室。”

不知《重来3》里的这句话戳到你没有?

 

和《重来》系列的前两本一样,第三本依然是两位作者(及其公司——Basecamp,原名37signals,是高效的软件公司之一,它推出并持续维护着受用户欢迎的创项目管理工具Basecamp)真实工作状态的总结与分享。本书的主题是反对工作狂,倡导公司管理者建立更为冷静、高效的企业文化,减少浪费,减少带来干扰和持续压力的事。

 

翻开书看了几页,我就开始想,这样的公司是否能在国内生存?而国内什么时候能有一批这样的公司?“快忙疯了”已经成了很多朋友的日常,大家都在抱怨加班,但享受其中的人很少。确实,我也认识一些“主动的工作狂”,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工作成果的正反馈也让他们是真的开心。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工作本身就是人生的目的。随之而来的代价,是减少了给自己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时间。换句话说,我认为工作狂是伟大的,他们为了远方的客户,牺牲了亲近之人。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作为“被动的工作狂”,不管是老板还是员工,并不想这样。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不知还要持续多久),让我对工作与生活有了一些新思考。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看重财务回报,当然,这必不可少。如果再深想一层,有了财务回报以后,你会拿这些钱来做什么?认真一点,答案肯定不是“吃喝玩乐”。所以,钱其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那么单纯为了获取钱的工作就更不是人生目的了。

除了工作以外,你还有更多的手段去获得财务回报。比如,用认真和孩子玩耍代替花钱给孩子报兴趣班,发展一个兴趣爱好并保留获取副业收入的可能,研究至少30年期限的投资以赚取额外的“睡后收入”……所以,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工作本身的意义,并做出合理规划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工作上“忙疯了”的状态有些改观?

书里给了一些思路,选几个有趣的说说。

 

——没有目标,不想改变世界——

 

“为公司制定目标的信念——永远要努力争取做得更大更好——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需要讨论的事情好似只剩下了一件:这个目标的野心够不够大。一个目标也不设,你照样可以运营一个伟大的公司,绝对可以。做实事用不着仰赖虚假的数字。如果你非得有个目标不可,那来个简单的怎么样?让公司生存下去,好好服务顾客,或者成为一个能让员工开开心心来上班的地方。这些目标不太容易量化,但并不等于它们不重要。”

 

书里反对的是舍本逐末地把完成目标、改变世界当成终极要义,而更应该把精力聚焦在踏实干活,为客户创造价值。我看过太多公司简化管理,设置雄心勃勃的数字目标,然后为了实现它无所不用其极。

而书里推荐的做法是:没有目标。大家在一起共事是基于信任、共识,真心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仅此而已。有点阿Q式的自我解压?好像是,但又有什么不好呢。

 

——反对共享日程表——

 

“如果你对自己的大多数时间都掌控不了,那你就不可能冷静下来。你会经常感到压力,觉得自己安心做事的能力被人夺走了。人们很容易为共享日程表找到辩白的借口:“我只不过是在发出邀请嘛!”可没人好意思拒绝别人的邀请,没人希望被别人看成“很难打交道”或“请不动”。可以被人随意添加的日程表就好像俄罗斯方块游戏,不好意思拒绝,就只能任由方块一个接一个地掉落下来,直到自己的一天被堆砌得满满当当——游戏结束。”

 

最近你看过自己的日程表吗?你自己填上的内容有多少,被其他人填上的又有多少?我把前者叫做“主动时间”,后者叫做“被动时间”。

共享日程,看起来很高效,大大提升了“约个会”的效率,可是,作者认为大多数会议本身就是降低效率的,它只是让小部分人“感觉很好”,而浪费了其他大部分人的时间。

取而代之的做法,是设置答疑时段,给每个人都留下足够多的、整块的、不被打搅的主动时间,把各种需要互动、响应的“被动时间”留在一个特定的时段,真正紧急到需要立刻马上做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多。

 

——反对公司的“家文化”——

 

“听见某些高管说他们的公司就像一个‘欢乐的大家庭’的时候,请你当心。一般来说,他们的意思并不是无论你遇上什么事,公司都会保护你,也不是公司会无条件地爱你——你懂的,就像健康的家庭会做的那样。他们的意思更有可能是这个:他们要的是单向的牺牲——你的牺牲。”

 

据我的观察,“家文化”是不少企业特别喜欢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许是一个重要因素,“东方情理法,西方法理情”的说法或许可以解释。和同事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工作之外的好朋友,合作起来会更加顺畅,但,如果完全失去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朋友,未免得不偿失。

对于公司的“家文化”,我想也有细分。相较于民主平等的“家文化”,封建家长式的文化氛围显然更让员工不舒服。一提到后者,似乎很多事情都不可讨论,工作到深夜,或是放弃假期,在这就变成了奉献,甚至连拒绝都变成了不道德。

书里的观点是,同事、家人、朋友,都很重要,保持多样性,要好过混为一谈。

 

——不给客户做承诺——

 

“从Basecamp初创时起,我们就很不愿意作出产品改进的承诺。我们向来希望客户能根据现在能买到用到的版本来判断产品的好坏,而不是某个“有可能会”在日后推出的、想象出来的版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来不发布未来的产品路线图。不是因为我们在某个小黑屋里私藏着一张,不愿意拿出来给大家看,而是因为它确实不存在。我们真的不知道一年后我们会做什么,所以为什么要装出那副样子呢? ”

 

看似不负责任的“不承诺”,其实是一种更负责的做法。毕竟,我们处在VUCA时代,很难预知未来,也就很难计划未来,强行设定目标并执着地追求,很可能适得其反,边走边调整是一种好办法。

不做承诺,可以掌握主动权,随机应变地做出更适合当下的选择,而不是被动响应,救火队式的打补丁。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本书里说的情况太理想了,在我们这里不可能。我承认,肯定没法照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可以借鉴的有哪些?前提条件是什么?适用场景是什么?可以应用到什么程度?

 

以下,是我认为的一些助力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整个社会的供给可以越来越丰饶,那人们就会越来越少地“为了五斗米折腰”。很幸运,我们的社会正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第二,价值观的多元化。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宽容,老板不只是追求把企业做大做强、员工不只是追求职位越做越高,而是可以选择小而美、选择留在某个层级,然后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第三,组织成员都是精英。较少的工作时间还能有产出,需要每个人都是专家。这意味着上下级关系的平等,只是分工不同,而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关系。

第四,合作关系更加灵活。组织内是精英小团队,组织间是自由人的自由组合。这样可以摆脱传统的甲乙方关系,合作中的各方各有所长,互相赋能。

第五,更具创新性质的任务。比如设计师、律师、音乐人、内容创作者等等,这类工作的产出,不是靠堆时间就能做好的。而背后的专业人才,也并非要拼执行,而是需要创新能力。

 

回想了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如写书、咨询的工作模式,就和书中所提倡的理想工作状态比较像。在几周到几个月的项目周期内,我和合作伙伴们组成虚拟的项目组,大家共同去完成一个有价值的任务。每一天,没人知道其他人正在做什么。他们在工作吗?不知道。在休息吗?不知道。他们在吃午饭吗?不知道。在接孩子放学吗?不知道。而且没人在乎这些,只要按照约定,完成产出就可以了。

 

如果你向往书中描述的工作状态,且你是一个打工者,那么在设计自己职业线路的时候,可以留意上面我说的几个条件。如果你是一个老板,可以开始思考,在当下的中国,如何让社会越来越接受多样性,让小而美、没那么多野心的存在成为一种选择。

 

合上书之后,我想,编辑找我写序,可能是看我已经在践行书中所说的工作模式。不管你是普通员工、管理者,还是老板,希望这本书能给你一些启发。

PS:原文链接到本书豆瓣页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大数据,编程语言,人工智能,datagrid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