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内置函数id()

描述: id() 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内存地址。
语法: id([object]) 参数说明:object – 对象。
返回值: 返回对象的内存地址。
示例:

>>>a = 'runoob'
>>> id(a)
4531887632
>>> b = 1
>>> id(b)
140588731085608

一点疑惑: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

>>> a=2.0 
>>> b=2.0 
>>> id(a) 
524440880 
>>> id(b) 
524440904 
>>> a=2 
>>> b=2 
>>> id(a) 
524425104 
>>> id(b)
524425104

为什么上面输出的值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呢,求大神详细解释下。

id方法的返回值就是对象的内存地址。
python中会为每个出现的对象分配内存,哪怕他们的值完全相等(注意是相等不是相同)。如执行a=2.0,b=2.0这两个语句时会先后为2.0这个Float类型对象分配内存,然后将a与b分别指向这两个对象。所以a与b指向的不是同一对象:

>>> a=2.0
>>> b=2.0
>>> a is b
False
>>> a==b
True

但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效率对于一些简单的对象,如一些数值较小的int对象,python采取重用对象内存的办法,如指向a=2,b=2时,由于2作为简单的int类型且数值小,python不会两次为其分配内存,而是只分配一次,然后将a与b同时指向已分配的对象:

>>> a=2
>>> b=2
>>> a is b
True

如果赋值的不是2而是大的数值,情况就跟前面的一样了:

>>> a=5555
>>> b=5555
>>> a is b
False
>>> id(a)
12464372
>>> id(b)
12464396

原文链接:

  1. 【python】id()函数
  2. Python id() 函数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