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信用到算法信用,论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商业价值

作者|区块链名媛

对于区块链而言,所有人都是探路者,全球范围内没有完全达成共识,3 月 7 日,我有幸邀请到金房卡创始人韩义,聊聊他对比特币和区块链的一些认知和理解。

一、什么是比特币?

比特币是一个不被任何组织操控的点对点电子货币,包括去中心化数据、加密技术、智能合约三个要素。从传统法币到比特币的本质是从国家信用到算法信用。

有人会问,比特币是不是泡沫呢?包括之前比尔盖茨也认为虚拟货币是一个泡沫。其实没有一个金融产品是没有泡沫的!金融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泡沫化的过程,包括今天的楼市、股市等。

还有一个逻辑就是说,只要共识在那么泡沫就不会破。比如说钻石,其实钻石没有任何实际用途,只是它被赋予了一种。爱情的一个见证这么一个美好的一个共识,所以钻石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稀缺,非常有价值的商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钻石就是全世界最大的一种泡沫的存在。

比特币目前有哪些货币功能?主要体现在三点:黑金交易、储备货币、投机

目前以黑金交易为主。举个例子,过去要想秘密把人民币换成美元,需要很多地下钱庄来操作,而现在可以通过比特币的买卖方式来直接兑换。当然也可以用比特币来买一些军火毒品等等,保守的估计,目前这类黑金市场大概有一万亿的体量。

那么为什么说比特币会有储备货币的功能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劣币驱逐良币,人们习惯于把良币存储起来,优先用劣币去支付。 所以信仰比特币的人们认为,比特币更有这种避险的功能,他们会倾向于把法币换成比特币来存储,抵抗金融风险。

比特币的市值有多大?外汇市场:日均 5 万亿;比特币用户:2000 万最终规模:百万亿

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可能还有十倍的空间,有的说还有百倍的空间。其实可以找一下参照系,17 年外汇市场日均已经 5 万亿左右了,包括国 M2 的货币供应量已经高达 120 万亿了。而比特币的用户规模达到 2000 万左右,对比全球有消费额能力、有货币需求的人群规模来看,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最终有比特币的规模可能会达到百万亿。

 如何正确理解 ICO?

目前在国内谈 ICO 这个词很敏感,因为中国在 2017 年 9 月份的时候发文禁止国内 ICO。但是我们从技术层面的可以探讨一下其中的逻辑。他的全称叫首次代币发行。

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所有的投资产品都有几个特点:收益、安全、流通性。我认为 ICO 是一个非常高流通性的融资模式。

在传统的 VC 结构里里,一个公司的所有权是没办法流通的,只有 IPO 或者是并购。但有了 ICO 之后,数字货币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交易变现,流通性非常好。从技术角度来看,ICO 最大的优点就是解决了流通性的问题。我认为 ICO 可能是未来区块链的非常重要的基石。

当然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ICO 也有他的缺点,就是容易引发一些风险,因为是提前募资的行为,容易被作为诈骗手段来使用。

举个例子,ICO 很像我们中国的婚礼,一对新人公开结婚,要发给所有亲朋好友一个信息,告知几月几号在哪里办喜事,中国人习惯就是会上一份彩礼或红包。小俩口成立一个家庭,需要这些资金的支持,来置办家具和生活用品之类的。   婚礼也是一种社群募集资金的行为,所以 ICO 和婚礼很像。

 ICO 的发展趋势:算法监管 PK 国家监管

因为 ICO 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所以这个机制本身需要改良。个人认为,ICO 未来的改良方向,可能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监管算法,基于现在的 ICO 的算法基础上叠加一层算法,除了通过 ICO 募集资金外,还设置进出款模式,分批划款;第二条是国家监管,假设区块链无法解决 ICO 风险问题,也可能国家或货币组织通过法规来形成监管。

这里讲讲华尔街的历史。早期因为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认为,金融应该是市场化的。所以在华尔街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资本市场非常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开交易所,任何人都可以发行股票,促使华尔街有了突飞猛进的速度。但它的成长过程却是很曲折的。尤其是早期,每隔五到八年就会有一次金融危机。

不可否认,资本市场的自由使华尔街经济不断的迭代和成长,经过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进化才发展成现在的状态。这期间,通过募集资金新建了美国的铁路网,建立了通用电气等。奠定了很好的工业化文明。

所以对 ICO 要辩证的来看。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方式能解决问题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解决,最后一定是和中心化的监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市场。

 金融的本质是:共识、信用、风险、耗散结构

要想读懂比特币,一定要了解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实际上金融就是共识,货币本身就是共识。从最初的物物交换,人民相信羊、米、贝壳等可以用来交换物品,到后来有黄金白银、法币等,整个货币就是认知的过程,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体系。金融本质上也是信用,金融第二大职能就是贷款,贷款就是对信用体现的过程。当然对金融定价的过程就是风险,风险大定价就高,风险小定价就低。

研究了华尔街之后,发现有一点非常有意思:其实整个金融市场都是充满投机。拿美国总统的话来形容就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虽然这些让人觉得很不道德,但是实际上恰恰是每个人的投机和贪婪,也成就了一些实业。包括美国铁路网、帮助美国打赢两次战争等。这个很像一个耗散结构,底层虽然是每个人的投机和贪婪,但是金融机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二、 区块链与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互联网:TCP/IP 协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传输

邮件:SMTP 协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息的安全传输

PC 互联网: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机交互

移动互联网:APP、公众号、小程序。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连接

区块链:POW/HASH/P2P。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共识;为了让节点更高效地协同起来

其实我们发现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的历程,每一次也都伴随着一组协议的诞生,每一次都有一个里程碑。比如刚刚过去的移动互联网对吧,他可能比 PC 互联网呈现出了更大的一个规模,大概有十倍级的数量级增长,解决这个链接问题。包括微信,上个月公布他的月活已经到了大概十个亿了。

但是过去的互联网有一个缺陷,互联网的传输过程是信息复制的过程。而区块链是通过一组协议构建起来的,是可以被信赖的,不被任何组织控制的价值传输网络。区块链解决了互联网历史上的两大难题:双方效应和拜占庭将军问题。

三、平台商业模式与去中心化商业模式

用户中心化——用户社群化

中心节点——P2P 数据

收费模式:佣金、广告、内容——币

竞争壁垒:网络效应——社群规模

终极目标:利润最大化——币值最大化

边际成本:较低——极低

融资:从 VC 到 IPO——ICO

团队:股权——币

员工:雇佣——共识合伙人

以上九点是我针对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和去中心化商业模式的对比分析,实际上一组商业模式重点要看他的用户模式、收费模式、竞争壁垒,包括可能会引发的参与元素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未来区块链的商业模式特点是怎样的。

第一,平台的商业模式是用户中心化,比如目前滴滴打车的用户数据完全归嘀嘀所有。而区块链等于是用户做了一个共享,而且用户呈现的结构更像一个社群。首先,社群最核心的就是共识;第二,社群也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有人给他们发工资;第三,社群也是基于一定的群规则而存在的,价值观认同、贡献机制、奖励机制等。在区块链商业时代,用户呈现了社群化这样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第二,中心节点。在平台商业模式,无论你是过去的单点数据库还是分布式云计算的其本质上还是由一家公司控制的一个节点。其数据理论上是运营方可以去自由变更的,所以在提升效率方面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共识的达成或信用基石的话是不够的。而去中心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 P2P 的结构,是完全共享账本的模式,更容易达成一定的共识。

第三,收费模式,在平台化的商业模式里面主要是三种类型,包括阿里、腾讯、滴滴在内。第一是佣金,比如携程。第二是广告,像百度就是典型的广告模式。第三是内容,包括腾讯游戏主要的收益是内容。未来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重点是靠币,其服务也是依靠 token 经济体制来解决收费的问题。

第四,竞争壁垒,过去的这个移动互联网有一个著名的网络效应定律——网络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用户规模越大的网络效应越强。所以他会形成最终会形成一个能量黑洞,形成一个垄断效应。而区块链的价值就是一个社群规模,就是对你有贡献的人群基数。举个例子,如果比特币有 2 亿人详细,那比特币今天就不是 1 万亿的盘子,而是 10 万亿的盘子。

第五,终极目标,主要是商业的终极目标,对于平台化的模式而言就是利润最大化,因为他是典型的股权模式。其实企业在市场里存在的唯一使命就是利润最大化。从道德角度看好像是不可取的,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说利润最大化才是一个企业最大使命。对于目前区块链呈现的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更强调的是币值的最大化。因为它通过 token 的模式绑定在一起,所有人通过区块链绑定在一起,通过币值升值来实现经济体价值的最大化。

第六,边界成本,其实移动互联网构建起来的平台,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边界成本已经非常低,但是分布式商业模式的边界成本可能更低。

第七,融资模式,过去的 企业融资,是从 VC 到 IPO 的过程。但在区块链的体系里用的是 ICO 模式。他的优点是高流通性,但是他的风险也恰恰也是高流通性对。所以我相信这个 ICO 如果最终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需要有些改进。目前我是非常看好的,我觉得整个区块链里面 ICO 是亮点,没有 ICO 的区块链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第八,团队,过去团队是通过持有股权,来分享公司创业和发展赚取的利益。但现在如果团队成员持有的是数字货币,那大家努力的方向都会归到币的价值上。甚至有一些公司给员工发的奖金和工资,都会搭配一些数字货币,如果这些币可流通,这将是非常好的方式,也是未来的趋势。

第九,员工,现有的公司体系,是 400 年前荷兰为了鼓励航海而创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了市场的秩序,员工和资方的关系采取的是雇佣模式。但未来员工会和企业变成共识合伙人,甚至不要求工资,他更喜欢持有币。虽然他不愿意接受你的管控,但他做事情可能比雇佣的员工更有效率。

四、未来是算法至上的时代

宇宙是物质的、能量的,更是信息的

万物皆“计算机”,本质是算法

人人协同、人机协同,构建在不同媒介的不同算法基础上

进化的本质是算法革命

技术必死,算法永生

为了看懂目前区块链的一些发展趋势,不妨把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把历史浓缩。实际上我们要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到底是我们的世界观应该如何构建。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宇宙是物质的,是能量的,但更是信息的,因为最有价值的就是信息。

比如手机,看上去它无所不能,每一台手机的背后可能有几万人来运营服务。假设我现在把手机狠狠的摔在一个地板上摔坏了,会发生什么?这台手机在物质方面并无变化,但摔后便不能实现手机的功能了,这实际上是信息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这个手机的本质就是信息。我们整个世界包括生物、机器等,本质上都是信息。

再比如说人类的基因,是在细胞核里由碱基构成的基,实际上就是信息。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基因发生一些变异,我们通过基因组合来形成下一代。如果能读懂人类基因的信息,就可以通过编辑这些信息来为人类所用。更广义来讲,万物皆计算机,本质是算法。

很多人会把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放在一起来比较,人人协同、人机协同也是构建在不同媒介不同算法的基础上。包括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算法的演绎,是通过一组算法来实现机器的学习、演绎、进化的过程。做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找到最先进的算法。

区块链的目标,同样也是寻找最高效算法。人人协同是要通过一定的价值规则。所以区块链的核心就是寻找最高效的方法。中本聪就是通过算法的组合设计比特币,几乎达到黄金的特性。这就是一个算法致胜的过程。

最后我有一个感慨。所有的技术会死掉,因为会有算法不断的变异和迭代。所以算法本身是永生的。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国家信用到算法信用,论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