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深度工作 DEEP WORK>读书笔记

手机的"焦虑恐惧症"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有没有微信,未接来电,短信,邮件..........生怕错过了重要的事情,无论是上班或是休假,只要手机一响或者震动,总是第一时间冲到身边察看讯息,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焦虑恐惧症".已然是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

学习力与能力者

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凡是身边很优秀的人,包括学霸,或是工作中的能力者,他们通常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吸收有效信息的能力,总是能从纷乱的信息世界理清头绪.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强调碎片化时间

高强度的节奏,都在推行一种快餐文化,在地铁里的时间里看书,在工作间隙健身,在出差的长途中工作.往往我们很急躁,很迫切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排满了时间表,这种排班式的方式不仅用于工作,甚至是家庭生活.

很难有完整的一段时间属于自己,或者应该这样说,我们习惯用忙碌每一件小事来宣扬自己的成功哲学.

好比我自己,每天白天上班,晚上有时加班,每天例行的任务就是敷面膜,锻炼身体,写文章,看书,泡脚,吃水果,聊天等等,都是将晚上的整段时间打断,做了无数个细微琐碎的事情.而每个环节都显得急迫且紧密.

果断的工作作风

工作经历的累积,使我在工作领域里有了一些经验,也让我锻炼出了一种不拖泥带水,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领导交待我的事情,我总是能最先最快的完成,有些工作任务驾轻就熟,更是迅雷不及掩耳得完成,也因此尝到了一些甜头,甲方的表扬,领导的肯定确实带给了我一些自信和认可.

但是,反思一下过程,'点到即可“的模式,也让我变成了一个高产出的模式,当然为公司为我自己都创造了收益,而深度思考,专注研究的模式却显得格格不入,工匠的”匠“字在我的字典里少的可怜。

以上的切身感受中,让我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并且强迫自己一个全天看完了本书,期间隔绝一切通讯设备,网络,除了必要的生活必须事物之外,有了自己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

为什么我是一个糟糕的通讯联络人?

想要打扰我专注工作的人会得到友好的提醒,不要这样做,而且会得到警示,我不回复电子邮件...............为免关键信息淹没在冗词中,我将在此简述:我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已被占据——再强调一次,请不要索求邮箱。

这是广受欢迎的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金的描述。这是本书中的'禁欲主义哲学"的论断。

还有思想家西格蒙德常常隐居到柏林很小的镇外树林里建造的乡村小石屋里,不受干扰的写作,这是本书中的“双峰哲学'的论断。

只有主体在这项工作中足够的时间投入,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方可实现深度工作最极端的产出。

1213 <深度工作 DEEP WORK>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深度工作是一件大事,不是草率了事,并不是今天下定决心就能够操控的事情。通过训练,能够自由的从松散模式转换为专注模式,由逼迫自己成为习惯到已经成为常态的一种心流习惯,称之为“记者习惯'。

一直都很令人惊诧...............他会退回到自己的卧室用上一段时间写作,而我们其余人则在露台或者别的什么地方闲聊.........他会在楼上待20分钟或者1小时,我们能听到打字机的声音,然后他会像我们余下所有人一样轻松地走下楼.....................工作似乎从来都不会搅乱他的节奏,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愉快的到楼上工作。

书中介绍可以有定期的时间进行深度工作,毫无干扰的打磨,思考,比如在固定的时间里写作,工作,或是任何你想做的事情,所谓“节奏哲学”。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

通过对人体神经原的分析,“注意力残留”的效应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产出。

1213 <深度工作 DEEP WORK>读书笔记_第2张图片

在大脑急剧专注的一段时间也需要适当的安逸放松,适当的分心又助于更加常态的专注。恰当的刺激能够唤起注意力,有机会及时补充能量。停工状态的有限控制,可以保留更大程度的专注模式,而不是早上起来偶尔看了眼电子邮件,而花费一天的时间在纠缠其中的状态。

1213 <深度工作 DEEP WORK>读书笔记_第3张图片

我们说深度工作和刻意联系有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叠,是在某个领域系统化提升技术技术的需要,就是所谓的高认知度的工作。

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用这种策略来编排大脑,习惯这种模式。

我认为阅读一本书,很难说,从此脱胎换骨,从中学到一点两点受用自身的观点,试着尝试改变自己,或者改观自己的某个观念,就是阅读好书的作用。

以一个好的开始祝愿2018年的我们都有个更棒的征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1213 <深度工作 DEEP WORK>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