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具争议的萨芬说再见 这个男人从此自由

[转]http://sports.sina.com.cn/t/2009-11-12/00144692021.shtml

11月11日,这实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正是这个下午,网球的世界与其历史上最具争议和个性的一名球员说了再见——“沙皇”萨芬,带着笑与泪,他在巴黎贝尔西的中心球场最后一次收起球拍,向满座的球迷挥手,告别。

  当现场的大屏幕闪过萨芬职业生涯的点点滴滴,人们的记忆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9年前——20岁的他在桑普拉斯的注视下捧起美网的奖杯,笑容绚烂,风华正好。一转眼,却已是流年。曾经的希望少年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尽头,带着许多没有被实现的期望,带着一些成就和一些遗憾,带着人们的祝福和惆怅,他为自己与网球之间的爱情划了一个不算圆满的终点。

  那些不爱萨芬的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这个男人所获得的一切关注——他从来没有令人信服的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他在场上的表现过于情绪化,他随时可能给任何人冷脸甚至粗口,他对女人、Pub和冒险的兴趣超过了网球,他让预言过其成功的专家们大跌眼镜,他总是嘲笑着那些被这个世界奉为真理的秩序、纪律、勤勉和中规中矩。天赋,在多少人对这个字眼可望而不可求的时候,萨芬却奢侈的秉承着自己的哲学——天赋便是用来浪费的。你总是想,他只要多一点点努力,原本也会成为费德勒一样的人物,但到头来,他却还是自己——一只不能也不愿改变的“河马”。

  这个马拉特,他从来不是金庸小说里常见的满身正气的英雄,更像是古龙笔下正邪莫辨的人物,一次次挑战你承受力的底线。做他的球迷很苦,因为你不知道他会在哪一刻爆发。他可以赢费德勒,也能莫名其妙地输给无名小卒,他能捧起大满贯,也能在某个小型赛事的首轮突然遭到淘汰。他甚至会突然从网球的世界里消失两个月,让你看着他的排名直线滑落心急如焚,而当他归来的时候,却轻描淡写的告诉你——他去登喜马拉雅山了。你无可奈何,一次又一次,你只能在原地等他收心,回到网球场上来。

  可是,这一次他的心是收不回来了。

  从第一次透露离别的时间开始,多少人在等着他收回自己的决定。墨尔本,伦敦,纽约,北京,上海……一路的告别,一路的泪水,一路的挽留,却还是没有换回这个浪子的心。这就是萨芬,他从来不会为了责任这样的字眼勉强自己继续——即使他肩负着千万球迷的爱,即使他牵系着整个网球世界的目光,即使他的离去会让无数人伤感——在马拉特的心里,他所需要为之负责的,只是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他,你为什么还要爱呢?——也许只因为他活得真实,活得自我,像每一个人所梦想却不敢去实现的那样;因为他做的是自己,不是人们眼中的那个马拉特-萨芬。

  拿起球拍走上职业之路不仅需要勤勉,还需要更多的天赋和运气,放下则只需要一点勇气。当雄心已成为历史,当征战已化作负累,萨芬不再需要在网球的天地里寻找更多的掌声和肯定。生活永远不只关于那一个小小的网球,在许多人前赴后继地为了一颗树放弃整个森林的时刻,马拉特的目光却已经落向了更广阔的世界,那里还有无数他不曾体验过的精彩。与自己20多年来所执着的一切说再见,这是旁人眼里的任性,却是专属于沙皇的大气和勇敢。那么,是时候放这个男人自由了。

  然而,美网会想念他,2000年俄罗斯人的横空出世曾结束了属于桑普拉斯的一个时代;法网会想念他,他们的博物馆里至今仍陈列着2005年被萨芬砸坏的座椅;温网会想念他,即使他是“憎恨草地俱乐部主席”;澳网会想念他,因为05年墨尔本那一场与费德勒的巅峰对决至今仍在记忆里回肠荡气。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球迷想念他,因为他率性而为,他大起大落,他直言无忌,他嬉笑怒骂。仅仅获得过两座大满贯的他无法成为传世的神话,却成就了一代人记忆里的唯一。

  巴黎,世界的浪漫之都——把这里作为最后一站,也许是这个身上蕴含了太多浪漫主义色彩的俄罗斯男人最沉重的一次浪漫。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个深秋的下午,他的背影像往常那样从球员出口消失,只是这一走,他将从此走出人们的视线。一个没有成为传奇的传奇谢幕,留下的惟有怅然——王朝可以更替,风云可以再现,只是没有了这一个特立独行的萨芬,江湖将不再是那片江湖。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itszxin/archive/2009/11/12/1601497.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最具争议的萨芬说再见 这个男人从此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