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价值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持币,宁愿负债。因为货币的发行由央行所有,央行决定发行多少货币就是多少,而整个社会创造出来用于交换的价值,或者说整个社会的劳动成果的凝结,是客观存在的数目。

在一个理想模型中,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应该等于被交换物的价值,但实际情况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很多情况下会超过社会整体创造出来的价值。比如广义货币的增发达到GDP的两倍。

一是因为央行要抽取铸币税,构成部分财政收入,二是为了维持一定水平的通货膨胀。

这样,货币的价值就取决于央行的发行量。我们知道货币的功能是价值衡量,价值交换和价值贮存,如果我们的价值完全使用现金货币来衡量,交换,储存,超那么发的货币会导致我们创造出来的价值被稀释,我们的工资购买力下降,我们的存款买得起的房子更小。

为了避免自己创造的价值白白稀释,不如寻求其他的价值衡量和价值贮存媒介,这种媒介需要能够增值。在市场经济中,受供需关系决定,需求旺盛的媒介往往不会贬值,比如近些年的房产。另外,未来价值看涨,能够对冲货币贬值风险的媒介也行,比如绩优股,债券。

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的价值衡量,价值交换和价值贮存功能有了竞争对手,比如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往往采用换股进行价值交换。价值储藏功能也可以用资产,债券,股权等实现,当然,这些储藏手段都面临一定风险,但其往往价值增值前景相比货币贬值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再者,现金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做为一种信用货币,货币能否兑换到其所衡量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一国的信用背书,在国家面临战乱,亡国的背景下,现金毫无价值兑现可能,而其它价值媒介就不一样了,比如黄金和好地段的不动产。

当然,作为当下最为普遍的价值交换媒介,现金具有任何其它媒介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流动性。生病住院需要现金,买房付首付要现金,房子做为不动产,变现速度慢,流动性差。流动性是一切金融设计都要考虑的要素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货币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