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IOT战略PK,“缺芯”成雷军最大的掣肘

近来,华为在IOT方面动作不断。

12月26日,华为“AI生活 享品智”媒体品鉴会在深圳举行。会上,华为官方发布了AIOT生态战 略,并为华为方舟实验室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

12月28日,华为智能生活馆进驻杭州。华为智能生活馆(杭州黄龙万科)建筑面积达到738平方 米,馆内设有产品体验区、互动体验区、售后交流区、休闲交流区等多个区域,展品达600多个 SKU。华为智能生活馆,就是华为万物互联发展的试验场。

随着华为在IOT领域的发力,华为、小米这两个IOT生态体系的先行者得战斗越发激烈。华为和小米都是较早进行IOT布局的企业,双方在几年前就已进入这个行业。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两者在IOT战略目标的设立、以及后来的规划执行上都有着很大差别。

厚积薄发、规划清晰的华为IOT战略

回顾华为的整个IOT布局,玺哥认为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在2018年以前,华为虽然已经 在5G+IOT领域深耕多年,但并没有像小米那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宣传。

凭借着在通讯技术、芯片、软件开发方面雄厚的实力,华为前几年从底层通讯协议开始,完善了 华为自建物联网HiLink + HiAI技术平台。该平台是一个具有高兼容性、先进性的开放标准体系 ,能够让不同硬件厂家的设备都无缝接入到平台运行。

在夯实了IOT基础之后,华为在2018年提出了1+8+X的IOT开放战略。并在12月发布了AIOT战略。 虽然AIOT引入了圈层的说法,但核心还是1+8+X。

玺哥认为,华为的1+8+XIOT开放战略是当前IOT领域最清晰的战略规划。相比那些成天喊着做IOT 却没有想明白的企业来说,1+8+X就是一个灯塔,一个指引。再说一次,在华为用1+8+X之前,没有一家IOT企业把物联网商业发展方向说清楚,华为做到了。这就是眼光和实力。

华为、小米IOT战略PK,“缺芯”成雷军最大的掣肘_第1张图片

下面我们来详解一下华为1+8+X IOT开放战略中3个数字和一个字母的含义。

1:指IOT的一个最重要入口——智能手机。

8:指IOT未来最常用(或许有的会取代手机成为最重要入口)8个辅助入口,PAD、电脑、智能电 视、车载智能屏幕(车机)、智能音箱、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

X:指1+8以外的智能硬件和服务,以及连接这些智能硬件的一切必要因素。比如HiLink + HiAI 平台,以及Hilink三件套(海思的WIFI芯片、集成MCU LiteOS的芯片和Hilink SDK)等。

华为1+8+XIOT开放战略厉害的不是把物联网商业发展方向说清楚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套健康的 IOT发展商业模式。

在华为1+8+XIOT开放战略中,1+8都是智能硬件,它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比不可少的链接 要素。同时,1+8也是华为的售卖对象,利润来源。抛开手机这个大家熟知的智能终端不说,PAD 、电脑、智能电视、车载智能屏幕(车机),眼镜、手表等也都是大家愿意购买的智能硬件。在 IOT前期,这些硬件必然会大规模普及,并最终并网。这不就是我们说的IOT时代智能硬件呈指数 级增长需求吗?如此大量级的智能硬件销售,足以让华为再上一个台阶。

再说X,这个1+8以外的智能硬件和服务,既是华为链接外界的桥梁,也是华为的盈利点。

这就是玺哥对华为IOT战略的看法,目标明确,方向清晰,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按照华为的IOT 规划,未来华为不仅能将1+8这几类最有盈利能力的核心产品线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里,华为还 将依托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多年巨量研发投入,打造出了一个开放的IOT标准,吸引大批第三 方厂商加入华为阵营,将各自优势的硬件设备接入到HiLink + HiAI平台上,形成一个覆盖用户 各种生活场景、自成闭环形态的IOT生态圈。

如今,华为技术和产品目前已经覆盖全球5亿多用户,涵盖130多个国家地区、77种语言,连接3 亿台设备、2亿个家庭,与全球15家顶级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品类的200个厂 家加入到华为AIOT生态中来。

说完华为的AIOT战略,我们再来看看小米的IOT战略。

小米,当前“世界最大消费IOT平台 ”

在2018年之前,业界关于IOT物联网的话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小米展开的。与华为前期低调埋头 于技术研发不同的是,小米很早就开始了“造链运动”。雷军在布局IOT之初,就提出了“100 家生态链企业”的战略目标。时至今日,小米生态链已经成为拥有上百家硬件厂商、超过1600个 SKU的大家伙。其IOT开发者平台也接入了多达1.15亿台设备,成为目前“世界最大消费IOT平台 ”。

虽然小米IOT名声在外,发展看似大而全,但仔细观察发现,小米IOT战略只有模糊的方向,缺少 明确的目标。玺哥认为,这和小米创始人雷军有极大关系。雷军是一个对商业有着敏锐嗅觉的人 ,但在对具体目标的认知上,雷军缺少判断力,无法对既定方向的目标作出判断,也无法对达成 目标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雷军采用了广撒网的策略,以此来规避商机误判的失误。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创业者存在的问题。

所以才有了小米的“造链运动”,小米米家业态。

华为、小米IOT战略PK,“缺芯”成雷军最大的掣肘_第2张图片

除了战略的缺陷之外,小米IOT体系最大的问题是“缺芯”。缺芯的问题,首先是来源于小米在 技术研发上投入资源的不足。我们仅以2017年的状况为例,华为在这一年投入的研发资金高达接近900亿元水平,而小米总共只有区区60亿元左右,两者的差距巨大。

研发投入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者IOT生态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华为不但有HiLink + HiAI平台, 而且在核心操作系统、以及硬件上也成就不凡。简而言之,华为的IOT系统已经形成了芯、端、云三个层面的领先优势、并开始向全球的合作伙伴赋能。

而小米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都不得不依赖其他企业。例如,在手机AI芯片、IOT 芯片方面,小米都缺乏实力,无法像华为那样依托自家的麒麟芯片实现自主的产品以及技术迭代。这也导致了小米在高性能、低功耗IOT芯片方面的研发能力和产品迭代速度也远远落后于华为。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小米只能靠组装卖货,赚取中间差价。

而且,在小米的IOT产品系列中,除了手机这个核心产品掌握在自己手里外,其余产品大多依赖生态链企业去研发制造。问题是,这些生态链企业也和小米一样,面临“缺芯”的困扰。

这与华为将手机+8大辅助入口产品全部握在自己手中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缺芯”的小米IOT生态链体系,除了会在长远发展上埋下隐患,在中期、近期来看,也严重影响了小米的盈利 能力。

华为IOT PK 小米IOT

对比华为IOT和小米IOT我们会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华为IOT是自营+开放的模式,小 米是自营加半开放模式。那么,两种模式谁更有竞争力?

我们先来看小米“生态链模式”。小米的生态链布局,采取的是“金融+实业”的双向驱动方式 ,以“占股不控股”的模式不断扩张其生态链规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见效快,能够快速的打开 市场。但潜在的问题是,真正能够进入小米IOT平台的智能设备,大多来自于甘愿接受小米管控 的小企业。市面上销量大、口碑好的家电、智能设备厂商都很难进入这个“圈子”,这就让消费 者的选择极其有限。长远而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华为采取的策略则是,将手机+各种入口智能设备在内的“1+8”核心产品牢牢掌控在手中,在此 基础上,依托HiLink + HiAI的赋能,将IOT平台向所有的硬件厂商开放。这个做法的好在于:既 通过“1+8”确保了核心的盈利能力,又能够以开放标准广泛“交朋友”,让华为的IOT生态尽揽市面上最好的家电、智能设备品牌,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

华为、小米IOT战略PK,“缺芯”成雷军最大的掣肘_第3张图片

比较二者,玺哥更看好华为的AIOT战略。但是,华为的AIOT战略也有自己的不足。当前,华为IOT中做得比较好的是1,其他的8还需要继续努力(虽然有的做得还不错,但还不够)。此外,华为的IOT和小米IOT一样,还处于设备链接阶段。IOT从链接到应用,再到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阶段,华为还应该加强对IOT设备连接和应用的攻坚,尽早做到让设备真正的便捷利民。只有那样,华为的IOT战略才算是走出了真正的第一步。

5G正式商用已经进入倒数阶段,物联网广泛应用也即将到来。5G+IOT时代,谁能够真正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谁就能够率先引领“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而各个企业IOT战略的制定、规划和执行能力,则是决定其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时代正在来临,谁将引领浪潮,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为、小米IOT战略PK,“缺芯”成雷军最大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