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引用类型,主要体现的是对象不同的可达性状态和对垃圾收集的影响。
问题的考点分析
这道面试题,属于既偏门又非常高频的一道题目。说它偏门,是因为在大多数应用开发中,很少直接操作各种不同引用,虽然我们使用的类库、框架可能利用了其机制。它被频繁问
到,是因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既考察了我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也考察了对底层对象生命周期、垃圾收集机制等的掌握。
充分理解这些引用,对于我们设计可靠的缓存等框架,或者诊断应用OOM等问题,会很有帮助。比如,诊断MySQL connector-j驱动在特定模式下( useCompression=true)的内存泄漏问题,就需要我们理解怎么排查幻象引用的堆积问题。
首先先看下面的流程图,简单总结了对象生命周期和不同可达状态,以及不同状态可能的改变关系。阐述可达性的变化。
下面来简单介绍上图的具体状态,这是Java定义的不同可达性级别( reachability level),具体解释如下:
判断对象可达性,是JVM垃圾收集器决定如何处理对象的一部分考虑。
所有引用类型,都是抽象类java.lang.ref.Reference的子类,你可能注意到它提供了get()方法:
除了幻象引用(因为get永远返回null),如果对象还没有被销毁,都可以通过get方法获取原有对象。这意味着,利用软引用和弱引用,我们可以将访问到的对象,重新指向强引用,也就是人为的改变了对象的可达性状态!这就是画双向箭头的原因。
所以,对于软引用、弱引用之类,垃圾收集器可能会存在二次确认的问题,以保证处于弱引用状态的对象,没有改变为强引用。
但是,这里是不是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的问题呢?
不错,如果我们错误的保持了强引用(比如,赋值给了static变量),那么对象可能就没有机会变回类似弱引用的可达性状态了,就会产生内存泄漏。所以,检查弱引用指向对象是否被垃圾收集,也是诊断是否有特定内存泄漏的一个思路,如果我们的框架使用到弱引用又怀疑有内存泄漏,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检查。
谈到各种引用的编程,就必然要提到引用队列。我们在创建各种引用并关联到响应对象时,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关联引用队列, JVM会在特定时机将引用enqueue到队列里,我们可以
从队列里获取引用( remove方法在这里实际是有获取的意思)进行相关后续逻辑。尤其是幻象引用, get方法只返回null,如果再不指定引用队列,基本就没有意义了。看看下面的
示例代码。利用引用队列,我们可以在对象处于相应状态时(对于幻象引用,就是前面说的被finalize了,处于幻象可达状态),执行后期处理逻辑。
前面泛泛提到了引用对垃圾收集的影响,尤其是软引用,到底JVM内部是怎么处理它的,其实并不是非常明确。那么我们能不能使用什么方法来影响软引用的垃圾收集呢?
答案是有的。软引用通常会在最后一次引用后,还能保持一段时间,默认值是根据堆剩余空间计算的(以M bytes为单位)。从Java 1.3.1开始,提供了-XX:SoftRefLRUPolicyMSPerMB参数,我们可以以毫秒( milliseconds)为单位设置。比如,下面这个示例就是设置为3秒( 3000毫秒)。
这个剩余空间,其实会受不同JVM模式影响,对于Client模式,比如通常的Windows 32 bit JDK,剩余空间是计算当前堆里空闲的大小,所以更加倾向于回收;而对于server模式JVM,则是根据-Xmx指定的最大值来计算。
本质上,这个行为还是个黑盒,取决于JVM实现,即使是上面提到的参数,在新版的JDK上也未必有效,另外Client模式的JDK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所以在我们应用时,可以参考类似设置,但不要过于依赖它。
如果怀疑应用存在引用(或fnalize)导致的回收问题,可以有很多工具或者选项可供选择,比如HotSpot JVM自身便提供了明确的选项( PrintReferenceGC)去获取相关信息,我指定了下面选项去使用JDK 8运行一个样例应用:
-XX:+PrintGCDetails -XX:+PrintGCTimeStamps -XX:+PrintReferenceGC
这是jdk8使用ParrallelGC收集的垃圾收集日志,各种引用数量非常清晰。
注意: JDK 9对JVM和垃圾收集日志进行了广泛的重构,类似PrintGCTimeStamps和PrintReferenceGC已经不再存在,我会在后面的垃圾收集主题里会更加系统的阐述。
除了已经介绍的几种基本引用类型,我们也可以通过底层API来达到强引用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设置reachability fence。
为什么需要这种机制呢?考虑一下这样的场景,按照Java语言规范,如果一个对象没有指向强引用,就符合垃圾收集的标准,有些时候,对象本身并没有强引用,但是也许它的部分属性还在被使用,这样就导致诡异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法,在没有强引用情况下,通知JVM对象是在被使用的。说起来有点绕,我们来看看Java 9中提供的案例。
方法action的执行,依赖于对象的部分属性,所以被特定保护了起来。否则,如果我们在代码中像下面这样调用,那么就可能会出现困扰,因为没有强引用指向我们创建出来的Resource对象, JVM对它进行finalize操作是完全合法的。
new Resource().action()
类似的书写结构,在异步编程中似乎是很普遍的,因为异步编程中往往不会用传统的“执行->返回->使用”的结构。
在Java 9之前,实现类似类似功能相对比较繁琐,有的时候需要采取一些比较隐晦的小技巧。幸好, java.lang.ref.Reference给我们提供了新方法,它是JEP 193: Variable Handles的一部分,将Java平台底层的一些能力暴露出来。
static void reachabilityFence(Object ref)
在JDK源码中, reachabilityFence大多使用在Executors或者类似新的HTTP/2客户端代码中,大部分都是异步调用的情况。编程中,可以按照上面这个例子,将需要reachability保障的代码段利用try-finally包围起来,在finally里明确声明对象强可达
总结:
1 强引用
特点:我们平常典型编码Object obj = new Object()中的obj就是强引用。通过关键字new创建的对象所关联的引用就是强引用。 当JVM内存空间不足, JVM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运行时错误( OOM),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存活”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个普通的对象,如果没有其他的引用关系,只要超过了引用的作用域或者显式地将相应(强)引用赋值为 null,就是可以被垃圾收集的了,具体回收时机还是要看垃圾收集策略。
2 软引用
特点:软引用通过SoftReference类实现。 软引用的生命周期比强引用短一些。只有当 JVM 认为内存不足时,才会去试图回收软引用指向的对象:即JVM 会确保在抛出 OutOfMemoryError之前,清理软引用指向的对象。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 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 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后续,我们可以调用ReferenceQueue的poll()方法来检查是否有它所关心的对象被回收。如果队列为空,将返回一个null,否则该方法返回队列中前面的一个Reference对象。
应用场景:软引用通常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缓存。如果还有空闲内存,就可以暂时保留缓存,当内存不足时清理掉,这样就保证了使用缓存的同时,不会耗尽内存。
3 弱引用
弱引用通过WeakReference类实现。 弱引用的生命周期比软引用短。在垃圾回收器线程扫描它所管辖的内存区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具有弱引用的对象,不管当前内存空间足够与否,都会回收它的内存。由于垃圾回收器是一个优先级很低的线程,因此不一定会很快回收弱引用的对象。弱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 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弱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 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弱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应用场景:弱应用同样可用于内存敏感的缓存。
4 虚引用
特点:虚引用也叫幻象引用,通过PhantomReference类来实现。无法通过虚引用访问对象的任何属性或函数。幻象引用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确保对象被 fnalize 以后,做某些事情的机制。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它就和没有任何引用一样,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 ( 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如果发现它还有虚引用,就会在回收对象的内存之前,把这个虚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ReferenceQueue queue = new ReferenceQueue ();
PhantomReference pr = new PhantomReference (object, queue);
程序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已经加入了虚引用,来了解被引用的对象是否将要被垃圾回收。如果程序发现某个虚引用已经被加入到引用队列,那么就可以在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存被回收之前采取一些程序行动。
应用场景:可用来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的活动,当一个虚引用关联的对象被垃圾收集器回收之前会收到一条系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