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里,弱者都只有通过辱骂别人找到自信

不管在哪里,弱者都只有通过辱骂别人找到自信_第1张图片

我记得第一次听到“势能”是来自于混沌研习社李善友教授的分享,后来则由于工作业务的因素,观察过一段时间分众传媒的模式,其董事长江南春在对外分享中,最喜欢强调的就是通过大量的曝光去占领用户的心智,包括在曝光的手法上,去开创新的品类,比如小饿小困喝香飘飘奶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当然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因为通过这些宣传,对分众自身的业务有极大提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公司与个人都需要看重“势能”的作用,虽然这个词很难去做具体的解释,但按照李翔老师的看法,拥有了势能,一家公司就可以享受到一系列对手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享受到的优势。比如对顶尖人才的吸引;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媒体的曝光;比较容易地获得大量资本;低成本地获取用户等等。而个人的势能积累,对于自己当下的工作、职业道路无疑都是特别有利的,这也是我坚信不疑,正在去做的。

关于势能的建立,按照大佬们的分享,基本分为三类:1.烧钱占领用户心智;2.聚焦最优势品类持续投入;3.开创全新品类。对于资源较多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第一种手段了,近几年的团购、打车、外卖领域的竞争都是如此,通过补贴占领用户的心智,成百上千款同类型产品中,最终被用户记住的也就几款而已。而第二种手段,则是在资源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局面之时,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最近的分享就有提到,现在的二手车项目,就是因为自身钱多而竞争对手在资本寒冬却不敢砸钱,于是今年砸了大量的广告;但是此前做赶集网时,在与58同城的竞争中资源上处于不利局面,于是就聚焦到一个品类上去做突破,于是全力切入了蓝领招聘项目,倾斜公司所有资源以增加势能,最终获得一席之地。而开创品类方面,我在上文提到的香飘飘就是如此,打出的”小饿小困“这个口号无疑极大的增加了使用场景,做一个没人做的创新品类。

而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个人建立势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传播自己的思想,打造个人品牌,我以前试过线下分享的模式,一年时间去了五十多所高校做分享,后来我偶尔的发了一篇文章,没想到在一些交流的场合,都被朋友提到看过我的文章,文字的传播力度真的相当惊人。结合个人经历来讲,我通过文章和分享,一点一点的去积攒自己的势能,最终让我自己的思维格局、人脉圈层、职业发展都有了较好的提升。一个人默默无闻无人关注,而当你开始积攒势能之时,面对的两个困难,一个就是坚持性的内容输出;另一个则接受那些无意义的贬低。势能从搭建开始,就是一步一步的积累去提高的,内容的持续性输出断不可少,并且是越来越优质的内容,当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做到有足够的深度,但这是发展的方向。另一点则是他人的贬低,不说马云被人骂了十几年的忽悠骗子,就是最近这两周由于乐视的风波,不知多少人在贬低着贾跃亭,说贬低还是很好听的词了,社交网络上真的是什么“脏字”都有。昨晚在朋友圈,我刚好看到阿里的朋友发了一段话,摘录了下来,“别太理会背后人怎么说你的,因为那些比你强的人,根本懒得提起你。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搭建势能,打造品牌,对于有资源者而言,确实为容易很多,而对于常人或小公司而言,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性的内容输出,瞄准于一个小的目标市场,深入进去。我开始坚持写文,也是因为有次听罗胖分享时,罗振宇老师在台上说到,有很多人在网上骂他是骗子,但做罗辑思维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他每天早上60秒的语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每天推送,不管身在何处,就这一点,国内就没一家公司、一个人能做到的,就该去佩服。至今,这也是我调整自己的心态的方式,我每天一篇文,今年发了200多篇原创文章,诸多文章还被虎嗅、亿欧、创业邦、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转载,就这一点就是那些谩骂嘲笑之人做不到的吧。不管在哪里,弱者都只有通过辱骂别人找到自信。

积攒势能,从当下开始,思考放在首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管在哪里,弱者都只有通过辱骂别人找到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