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安新片上场,Sir突然发现:
电影圈大导们,都老了。
杜琪峰,61岁;李安,62岁;准备在年底交卷的星爷,52岁;老谋子和徐克,66岁。
虽然年过半百,但他们偏偏不服老。
特别是这一位,10月底被日本地震震上了新闻的吴宇森。
70岁的他,正在翻拍一部40年前的同名日本老电影,《追捕》。
看看演员阵容。
张涵予、戚薇、福山雅治、河智苑………………
老版本《追捕》Sir很喜欢,也因此去找过西村寿行的原著小说来看,故事简直太刺激。
这组合老实说……Sir有点看不到刺激。
相比之下,还不如说说老吴另外一部片,Sir当年看着很过瘾——
《记忆裂痕》
Paycheck
名字……一点也不吴宇森,但它是吴宇森闯荡好莱坞时期,拍的最后一部电影。
豆瓣7.2,好于64%的科幻片,59%的悬疑片。
除《变脸》外,又一部吴氏科幻片。
嗯,瞧这全是俄罗斯方块的LED显示屏。
还有会刮风、还能模拟闪电的实验室。(感觉像到了气象博物馆……)
信Sir,别看它和现在的科幻片比,有点寒酸(毕竟是十三年前)。
但故事刺激到你没法眨眼。
电影的男主,是现在又导又能演的大本(本·阿弗莱克),他在电影里饰演的,是一只高级程序猿。
2013年,他自导自演的《逃离德黑兰》获奥斯卡最佳电影
怎么高级?
他能把别人刚上架的,号称独家且最先进的电子新品,拆了重装。
然后变成更先进、更厉害的……2.0版。
简直就是业界拆台小能手,商业间谍·梦寐以求·技能Top1……
技能够拽,大本自然赚得快。但同时也……忘得快。
谁让他干的活又机密又高端?
为了保险起见,每干一单活儿,都会被雇主要求来一管,记忆消除针。
不过他也不care——
我的人生很精彩
你消除的记忆并不重要
(嗯,不重要,一会你就等着哭吧……)
最近,他又接了一单生意。流程和以前没什么不同,除了:
周期变长,由原来的3个月,变成3年。
工作地点,是个只能进不能出、连私人物品都得上交的封闭空间。
请拿出私人物品
手表皮夹和身上所有的东西 都不可以带进去
而这些物品,只有在工作结束、拿到报酬之后,才能取回。
工作内容则是……
秘密。
看来,是单大生意,看对方许诺的天价报酬就知道——
世界500强之一的公司股票!8位数酬劳!外带!!
还外带个毛,这已经牛叉得要死了。
一笔巨款、半生富贵,代价是3年失忆。如果是你,你做不做?
……脑子瓦特了才不做吧。
转眼三年过去。
听boss的意思, 生意做成了。
——我做的如何?
——做的很好
但收工离开的大本却像是撞了邪,怪事一桩连一桩。
按照约定,拿到大公司股份的他,乐呵呵地到证券公司,准备取点钱出去浪。
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自己主动放弃了价值9000多万的股份。
到手的钱飞了,只剩一个,装着小物件的信封。
这什么鸟情况!
来看看信封里装的都是什么:
钥匙、喷雾、回形针、硬币……这些廉价的小玩意儿,连报酬的零头都达不到。
而且,这些物件还都不是他自!己!的!
得,富豪秒变民工。
这还不算,瞬间一无所有的大本,转头就被FBI的条子给扣了。
让你耍帅,这下哭了吧
更怪的,还在后头。
他不仅被国家机关盯上,还被合作的公司追捕。
所以可怜的大本,既不清楚自己惹了谁,也不懂自己为什么被追。
没办法,先跑再说。
在逃亡路上他发现了一件更怪的事——
自己每一次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信封里的小物件总是能救他的命。
FBI的审讯室里,警察准备进一步扫他大脑,找到未被清除的记忆碎片。
正烦着的警长,点燃了一根烟,触发了烟雾警报。
审讯室霎时黄茫茫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啊!好机会,赶紧跑。
准备跑路的大本,在信封里,摸到了一幅款式浮夸的眼镜。
一戴上……我擦,抗雾霾神器!
Sir好想给帝都的前女友们寄几副过去
很好,众人皆懵我独清。
FBI审讯室,out!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逃到公交站的大本,却发现大厅和售票处都是保安。
这时FBI的人还没跟上,唯一的办法,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地……
刷卡进站。
问题来了,不买票哪来的卡。
但售票处也有警察,看得死死的。
就在这时,不小心弄掉的信封里,竟然出现了一张公交卡。
公交站,out!
接着,信封里又一个物件以同样“恰好”的方式,让他找到了给自己寄信封的人……
原。来。是。他。自。己。
几个星期前,他给证券公司,寄来了装有20件物品的信封。
等等,让Sir捋一捋。
那时的他,难道已经提前意识到,干完这单生意可能会有危险?还提前留下了20件“通关”宝物?
但问题是,几个星期前的他,怎么会知道后来会发生啥?
那20件通关宝物指向的,又是什么答案?
想知道的,b站找答案。
怎么样,听Sir一说是不是觉得,这科幻片虽没有大场面,但故事相当刺激?
没错,当时的老吴变了。
当年,他的上一部作品《风语者》在好莱坞失利,《记忆裂痕》就成了他想证明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很明显的,这部片能看出他的妥协与改变。
枪战、飙车,好莱坞动作片的必要元素,在《记忆裂痕》的后半段一个没少。
对观众而言,看得爽,有噱头。
但那些元素,出现在这样一部以悬疑取胜的科幻“非大片”里,用处不大。
说起吴氏经典的持枪对决和白鸽,这次也有,却露出得很尴尬,毫无美感。
以双枪对决为例。
在之前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中,周润发和李修贤双雄的持枪对决场面,相当合理。二人在隔着门的时候,有试探,有迟疑,有思考,有等待,然后迅速拔枪对峙,正与邪在一瞬间,完成了对立。
而同样的镜头在这部片中也出现了,剪辑没啥问题,但毫无必要:
一个说“我要杀你”,一个说“原来是你”……
反派和主角就这么举枪互怼杠上了。
一个老套路还玩得这么认真,看着是不是觉得相当2?
因为经典不能为了保留而保留,那样留下来的只能是虚壳。
其实也不能怪老吴。要不是他的迷弟,也就是男主大本再三央求,双枪对决他原本没打算用。只是为了让观众买单,才粗暴插入了自己的经典元素。
不过,这一点没有毁掉故事占上风的《记忆裂痕》。
尽管披着好莱坞动作片的外衣,但《记忆裂痕》的长处,是故事。
而故事好,多亏了编剧菲利普·迪克。
这是个好莱坞科幻影史绕不开的名字。
美国甚至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幻小说奖项,菲利普·K·迪克奖(Philip K. Dick Award)。
和《西部世界》原作者迈克尔·克莱顿等科幻小说家一样,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被好莱坞看中改编成电影。
1982年由他的小说改编成的《银翼杀手》,菲利普本人最喜欢。
虽然票房扑街,但却没阻止它成为科幻片经典。
在1990年的《宇宙威龙》赚得全美近1.2亿票房后,“菲利普淘金热”也正式开启了(可惜,这个时候菲利普已经去世了)。
这部《记忆裂痕》也是这场淘金热的产物。
但问题来了——
好莱坞导演们为什么都爱把他的小说拍成电影?
Sir觉得,是因为他的作品不局限在科技本身,而着力于营造未来的科幻感——
他的作品避开了好莱坞科幻作品里的典型元素:外星人入侵、外太空战斗、时间旅行等,而把视角聚焦在密闭环境里的小群体身上。@华盛顿邮报
简单地说,菲利普的故事很像《黑镜》,只不过更早10年被拍出来。
他想象出了好多可以应用于未来的科技手段,然后给我们讲一个“你的生活被改变了”的故事。
比如靠侦查人的脑电波就可以预防犯罪的《少数派报告》;
比如预测、规划每个人未来的《命运规划局》;
比如在人口过剩的未来,一台家用电器可以让你无成本移民的《太空裂隙》……
《少数派报告》《命运规划局》《太空裂隙》(该部作品尚未被改编成电影)
所以看他的电影,观众真的会爽到,不由自主地嵌套进去,展开想象。
而没有想象与体验的科幻,只是严肃无趣的科学死知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助理:蔡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