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平准书3

3.汉武帝时期的货币改革(五铢钱的出现)

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

汉武帝时期的货币改革开始了。要进行币制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什么材料来制造新的货币。在当时帝国中央能控制的可以制造货币的材料中,稀有的白鹿皮和银锡首先被选上。皮币价值四十万,面值较高,主要用作诸侯朝觐纳贡用;银锡被称作白金,用银锡铸造了三种钱币,分别价值三千、五百和三百。此外,又命令地方销毁秦代开始流通的半两钱,重新铸造了三铢钱。这样,帝国市面上出现了币值不等的各种钱币,按照币值大小,分别是皮币、黄金、白金三品和三铢。其中,黄金是可以自由分割的,不受中央和地方控制;三铢钱由地方铸造;而皮币和白金三品由于材料稀缺,主要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和民间是很难铸造的——但反而是这种新币价值更高。于是,中央就可以用新发行价值较高的皮币和白金三品同地方和民间进行货币交换,借此收取铸币税。

虽然中央开始控制了货币的部分发行权,但民间仍有其他办法来突破中央的控制。“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另外朝廷内部也对皮币有不同的声音,大农颜异就是一个。

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颜异无疑是平准书里的悲剧人物之一,也是第一个出场的悲剧人物。作为主管帝国经济的最高长官大司农,他不断地反对汉武帝出台的各类措施,最后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改革中,他的政治生命和生理生命都被无情的断送了。

这次币制改革发生在元狩四年。同年,有三个人被任命为朝廷命官,和这次任命的意义相比,币制改革只能算是区区了。

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

东郭咸阳是齐国的大盐商,孔仅是南阳的大铁商。盐和铁在封建社会属于战略物资,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政权也罢,有了这两样东西几乎称霸天下的计划就完成了第一步。当然,马也是战略物资,不过中原政府控制的地区很难出产出优秀的马匹。能否控制良马产地,则成为中原政权能否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甚至将战略触角延伸到中亚、西亚的重要标准。当然,随着后来冶金技术的进步,铁在国家经济、军事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盐作为生活必需品,直到今天,仍然享受着国家专营的待遇。让大商人出身的东郭咸阳和孔仅出任负责国家盐铁事务的大农丞,表明了帝国政府的一种态度,当然,也是对颜异不满的一种表现。

而桑弘羊这个注定要在中国历史上闪烁几十年光芒的名字现在才刚刚在史书上露了一小脸。桑弘羊是以富二代当公务员这样一个现在看起来不太光彩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本来是洛阳商人的孩子,因为聪明,被送到汉武帝身边事奉。侍中一职,此时不过是正职的加官,意思很简单,就是能在皇帝身边事奉而已,往高了说是领导秘书,往低了说不过是皇帝身边的杂役。当然,这一职位越往后地位越高,到了六朝,侍中已经是宰相级别了。十三岁的桑弘羊,肯定做的不是那种大秘书,皇帝的大秘书在当时有专门的称呼:尚书令,如果是宦官出任尚书令的话则改称中书令——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中书令就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了。

这次人事任命的影响,要在下一个篇幅去说。元狩四年的币值改革刚刚开始不久,帝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花钱行动。一方面“伐棘上林,作昆明池”,为征讨西南夷做准备;另一方面,卫青、霍去病打了胜仗,又要奖赏士卒,又要抚慰死者,还要补充战马,“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

新币制实行没一年,新的改革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改革是完善上次改革的方案,但影响更加重大。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

五铢钱,一个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出现了。从元狩五年开始由郡国铸造,到唐武德四年(621)铸“开元通宝钱”,废止五铢钱。五铢钱流通七百余年,铸造的数量更是天文数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1.1.1.3 平准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