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吧产品分析

一、产品概况                                                                                                

唱吧产品分析_第1张图片

Analysys易观智库《中国移动K歌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90后用户已成为中国移动K歌行业主要消费对象,唱吧90后用户占比7成,远高于同类K歌应用。而在移动k歌市场用户渗透率上,唱吧则以38.4%的高比例,占据行业第一。

数据显示,第4季度的移动k歌市场,中国移动K歌的用户规模已达5389万人。唱吧和全民k歌分列行业一二,两家在k歌市场的占比总和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唱吧以38.4%的用户渗透率居行业首位。

唱吧于2012年5月上线,仅用5天时间,便冲到App Store免费榜的榜首。上线3个月,唱吧就积累了上百万用户。从上线至今,唱吧发展盛势不减,目前设备注册设备数逾3亿,月活跃用户逾3000万,已成长为中国最具人气的移动音乐社交APP。

二、用户&场景

1. 产品定位

唱吧定位于KTV娱乐社交平台。

2. 目标用户和场景

(1)喜欢唱歌的人

场景:想把自己的歌声分享出去,想秀,想分享

痛点:没有观众,没有人分享

(2)想练习唱歌的人

场景:想随时想唱就唱,想练就练

痛点:不能随时到KTV练歌

(3)喜欢听歌 的人

场景:想随时随地听歌,听听其他人怎么唱的歌

痛点:平时无法听到其他人唱歌


三、产品分析

1. 业务逻辑

唱吧产品分析_第2张图片

2. 产品架构

从核心产品架构来看,产品架构一一满足了用户核心需求。精彩表演模块主要为了满足用户听歌需求,唱歌模块主要为了满足用户录歌的需求,整个流程体验非常流畅,包含。聊天模块主要满足用户沟通的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线上体验高度还原线下KTV体验,比如独唱、合唱、排麦等场景。

唱吧产品分析_第3张图片

3. 数据

在appannie数据显示,唱吧的下载排名从上线初期到现在都还比较稳定和靠前。2015年7月21日有较大的降低情况。

唱吧产品分析_第4张图片

4. 评论数据

评论数据中,负面评论较多。

产品开发初期,评论以正面评论为主。但是2014年7月附近负面评论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录歌体验上:唱歌的时候返回到主页,唱歌的时候跳转到其他人的页面,ipad闪退的情况等。

唱吧产品分析_第5张图片

5. 运营迭代分析

从产品迭代的节奏看,唱吧优先优化工具属性,而后再优化社交属性,加大曝光和运营动作。

6. 商业探索

唱吧的商业化探索,都是围绕唱歌展开,现阶段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流量变现,包含线上线下两部分

。线上开始尝试在线手游,不仅如此,还探索硬件领域,推出K歌周边产品在商城中售卖。线下开始与麦颂KTV合作,从线上引流线下。

随着唱吧的成长,一批拥有大批粉丝力量的大V诞生,通过粉丝力量挣钱也是唱吧正在做的事情。

未来甚至唱吧可以成长为线上的造星平台,打造专属互联网的造星路。


四、思考

看完唱吧的一些问题:

1. 与bilibili类似,如何前期让喜欢唱歌唱歌唱得好的人能够留在平台上继续使用,提升活跃数据。

产品上来看,唱吧前期主要围绕种子用户,围绕录歌的核心诉求进行产品迭代。

主办一些运营活动:比如比赛,将他们捧成小网红

2. 唱吧对于线下产品体验到线上的移植做得很好,线下的ktv排歌到线上也有相对应的等待,线下点歌过程在线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还原。但是有个问题,单纯的照搬,是否需要考虑线下是否有痛点,b不知道唱吧内部在这一点上怎么处理?怎么安排上线优先级?

线下KTV的不足,a. 线下曲库太少,很多新歌点不到;b. 空间局限,必须点歌机才可以点,没法几个人同时点歌;c. KTV还有很多低头族,唱吧提供了一些低头族与唱歌人的互动


3. 唱吧在歌唱打分识别技术上的逻辑是什么?跟哪家合作的?我近期也想做中文的打分,不知道准确度如何?

打分逻辑主要偏娱乐,最早的打分机是唐骏的,据说满分。娱乐成分大于专业程度。

4. 各大娱乐平台都在培养网红,到底怎么培养?唱吧如何培养的呢?

关注草莓网

5.商业化探索还比较多,是否考虑唱歌培训等?或者还有其他哪些探索?

唱吧的娱乐成分多一些,不太会考虑这种唱歌培训,不是他们的强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唱吧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