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sing Our Children,Raising Ourselves》

做母亲有十二年了。

孩子每成长到某一特定阶段,我看着他在我眼前发生的变化,有欣喜,也有焦虑。和儿子日常相处发生的大小矛盾令我焦虑,怎样做一个让孩子和自己都满意的妈妈让我困惑。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母亲,并没有亲身经验指导我妥善处理亲子关系,孩子成长的烦恼不可避免地给做家长的我带来烦恼。以怎样的心态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是我当前很想解决的问题。

毫无疑问,做家长需要终身学习。我和朋友聊过,看到也听到他们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叛逆,他们也有着同样的苦恼。但每个家庭不同,孩子也不一样,我需要一种符合规律的育儿理念帮助理清我的困惑,更需要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带给我有力的精神支持。

这时,我碰到这本书,带给我启发,特将书中有用的话摘录下来。

为人父母,路漫漫其修远。

《Raising Our Children,Raising Ourselves》(中译名:完美的教养),美国育儿作家娜奥米阿尔多特著,杜蕾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图片发自App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来自惧怕,而是来自快乐和爱。

我们过去的思维和顾虑妨碍因爱而生的智慧,顾虑是徒劳无益的。温和而平静地教导孩子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心快乐的人,放弃责骂、惩罚或威胁这些手段。

控制观念并不会带来改变。“诱使合作"也是一种控制,采用一种温和的手段(收买或赞扬)来诱使孩子,使其愿意合作。控制无法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人性本能地与之抵触。无论其形式多么温和,控制都会引发棘手的问题。

该思考如何不控制他们,放弃习以为常的依附关系和控制欲,和他们和睦相处,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该思考如何增强自己与孩子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要相信,一个生活顺心如意,自由自主的孩子,做事总是很出色,因为他做事是出于快乐和爱。

父母应消除内心情绪和因条件反射造成的障碍,以便让孩子保持本真,不被父母过去的经历,对未来的担忧和别人看法的顾虑所阻碍。你只需要抚养你的孩子,不要塑造你的孩子。

不是爱你想他成为的样子,而要无条件地爱,跟随孩子的脚步。自然和上帝不是傻瓜,父母只需养育他。

思想的来去不受我们的控制。它们是自然产生的,并非全部有益,有些甚至是错的,我们不必一一遵守。如果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要允许孩子亲手创造明天,而不是服从我们的想法。

肯定是目的,不是手段。如果孩子的强烈表现让你不舒服,提醒自己,你的责任不是让自己舒服,而是让孩子信任你,信任自己。信任自己,不惧怕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能够乐观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

SALVE沟通原则:

S-Separate:将冲动的话留在心里,你的感受不是你发脾气的理由,冲动的你不是真实的你。你需要一分钟来控制自己眼前的情绪(那些气话不是真想说的话;后果;如果没有期望值,自然的爱就会浮现;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些想法有误导作用,挖掘自己身上无条件的爱,不再陷入对孩子的担忧焦虑中。

A-Attention:关注孩子。

L-Listen-:倾听孩子的诉说

V-Validate:肯定孩子的感受和合理需求,不夸张,不加入自己的理解。

E-Enpower:鼓励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插手,完全信任他。不要急于匆忙为他安排好一切。孩子本身不会执著于痛苦的感受,对于他们来说,每一种感情都没有历史负累。

成年人对问题的方式:“沉溺于痛苦”,不停纠缠于一个问题,试图让他人感到愧疚,甚至责备文化,责怪政府。

情绪是一种释放形式,就像流汗和排泄。情绪需要得到承认,这样他们就不会妨碍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汗水被擦去一样。一旦被理解的渴望得到满足,孩子就会抛开不悦,继续前进。这种继续前进的能力能防止他执著于某一事件,避免转化为一种情结,避免今后的人生造成负面影响。

当我不高兴时,不要理我,也不要对我说你理解我。当孩子需要默默聆听时,保持沉默,给孩子充分的关注,但不要付诸语言。在孩子难堪或害怕时提起他的感受同样会令他不悦。这时候不要点破他的情绪,维护孩子的自尊。

愤怒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释放要求,因为它以责备被焦点。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之外会阻止我们发现自己的脆弱感受。孩子是你愤怒的导火线,不是令你产生愤怒的原因。他不应对你的情绪负责。孩子的行为启动了你内心的程式,但你可以选择是否遵从他的指示。倾听自己的内心,排解冲动,以便更好地关注孩子,不受习惯反应的干扰。花一分钟时间分离自己的情绪,会意识到,那些让你愤怒的喜爱能够副并非你的本意,而且与眼前的情形没有关系。这样,就能轻易地把它们放在一边,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稍微等一下,让孩子先说话,可以避免愤怒升级,让你对情形有更清醒的认识。

要记住,无论高兴或生气,都要花相同的时间来清理孩子造成的混乱。不用语言激发孩子的愤恨和羞愧,他就会觉得被重视,被珍爱,被欣赏。联结亲子心灵的情感年让这些时光变得可贵。

一代又一代人在对父母言语的恐惧中成长。要给予孩子我们曾经渴望的尊严。

比如,真诚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我需要房间保持干净。

只有孩子感觉到爱,感到自尊完整无损时,才能意识到大人的习惯和要求。孩子不需要我们帮助他学习如何与我们共同生活,而是需要我们信任他。

没有必要保护孩子不可回避的伤害,但一定要与他交流感受。

让孩子成为自己感受的唯一表述者。他是自己一切感受和行为的源头,承认他是自己感受的主宰者,他就会渐渐培养出达观的性情,找到更多的选择,控制自己的反应。避免向孩子灌输本不属于他的情绪,让他主动作出反应。

永远记住,只做自己的主人。

人们往往有把任何想法转变成控制工具的思想倾向。和孩子的沟通不抱任何目的,不干涉孩子表达感受的自由时,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的情感和言行被另一个人控制时,他就会感到屈辱。

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对与错,他们仅仅是情感和生理需求的表现。我们对之作出评价时,我们的反应并非来自孩子,而是来自我们自己对孩子行为的解释。

孩子是你的老师。如果阻止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机会。审视那些你对孩子持否定态度的想法,那么就会逐渐摆脱束缚,与孩子实现互动而不是互制。孩子的行为是在表达一种需求,让他表达出来。爱会帮助你找到平和的解决办法。而惯性思维会造成斗争、愤怒和疏远。

驱使孩子行为语言的五种基本情感需求:爱、自我表达、安全感、自主与强大、自信。

1、爱

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不会令我失望,我不会给你的未来勾画蓝图,我不愿构想虚幻的你,只想发现真实的你。我绝不会对你失去信心。

制止旧式思维的喋喋不休,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你可以接近自己的智慧与爱。如果孩子令你心烦,你要做的就是向他提供爱。如果孩子不把精力浪费在为了赢得肯定而作出的各种努力上,他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自由地取得成功。

依循他的成长节奏,让他自由地迈出每一步。放弃对孩子的期望。要接近我们无法理解的事物,没有比爱更加有效的途径。只要用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就不需要育儿指南。当对孩子的奉献大于自己的恐惧心理的时候,你将会突破限制,为孩子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飞跃——从安心自我满足到因他人的满足而快乐。将正当的需求与盲目的限制及旧式思维加以区分,远离习惯性的唠叨。情感上的满足能够促使你关注现在,欣赏自己,这会进一步增强你珍视孩子的本性、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能力。

解放孩子,不让他把对你付出爱当成一种负担。孩子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爱你,感激你,或者完成你的梦想和愿望。不要将你的计划强加给孩子,这样,孩子奇妙的成长之旅会自然铺展。

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父母形象而不满足孩子的需要。爱孩子就是要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孩子并不需要父母无微不至地保护他们的情感,只要他们相信我们的爱,孩子们可以忍受艰难的时光。

2、自我表达

不能完全靠思想来指导生活,需要其他手段来应对思想带来的不良反应和伤害。思想对孩子的控制力还没有达到对成年人那样牢固的程度。平静地倾听、肯定、放任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这样,孩子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处理不悦的情绪。

当孩子得到充分的聆听后,他从普通的情感伤害中复原的能力相当惊人。少数情况下,孩子反复不停地表达不悦,那是当前的情景引发了孩子的痛苦回忆。如果孩子不需要表达感受,不应勉强。他是否需要表达不该由你决定,他怎样表达也不该由你决定。肯定他的感受,不要过分渲染。学会让愤怒和悲伤消失于无形。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时,他能够从中学会满足。

当一个孩子能够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时,他的内心会变得平和宁静。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本身比头脑里的消极思想更加强大。自我认知能力——把消极思想和真实的自己区分开。

“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什么事也没有;没关系;你没事“,这些话否定了孩子对害怕或难过的表达。

倾听,但不渲染。要让孩子感受到,他有跨越困难的能力。

“为什么不做一次呢;你已经玩得够久了;你累了;你能做到;没有必要哭”。这些话也否定了孩子对表达的选择。

害怕家长生气并不是避免危险的正确理由。尽可能地提供机会给孩子,让他自己选择。让孩子独立寻找答案,做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受害者。既然不能责怪或怨恨别人,他就会对自己的事负责,他还能从亲身经历中得到第一手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不要打断孩子的行为,让他自己处理困难。

我们都想防止压抑的情绪在心头积累。可是,往往只有当事情过去后,我们才能对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要坚定地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他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孩子天生向往正确、和谐、安全以及家长的肯定。和蔼并不等于屈服,父母希望受到尊重的想法应该重新予以深刻审视。完善自己就意味着摆脱对他人的要求,不要认为别人应该对我们付出什么。孩子对尊重的真切感受来自爱与和蔼,而不是来自控制。

你对孩子的看法恰恰代表了你的内心。

你觉得这意味着什么,按你的方法做,结果会怎样?应该怎么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彰显了你的力量,因为你没有屈从于头脑中简单的条件反射。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你就会告别条件反射,走向智慧创造,告别软弱,走向强大。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强迫,而是来自温柔。

对自己的情感和喜好负责,这样就不会伤害任何人。内心存有期待会阻碍你拥抱现实生活,阻碍你无条件爱自己的孩子。

”你让我感到...;我觉得你不懂得感恩;你让我很生气;我无法处理你的...;我拿你没办法;我已经很累了,你总是...。避免这些让孩子感到愧疚和压力的话。

3、安全感

4、自主与强大

5、自信

抛开期望,欣喜地接受孩子的真实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Raising Our Children,Raising Ours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