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中止情绪性进食的恶性循环?
首先,你需要辨别你是真的想吃,还是来自情绪的欺骗。请你对照以下5点:
1. 情绪饥饿是突如其来的,突然想吃而不是逐渐变饿
情绪饥饿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欲望,它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希望立刻进食的冲动。而生理饥饿则更加循序渐进,我们的饥饿感是随着时间增强的。
2. 情绪饥饿使你渴求一些特定的食物,而不是只需要吃饱
情绪饥饿表现为对某一种或是几种特定食物的渴求,通常是甜食或油炸类食品。但生理饥饿则更多是一种“有吃的就可以”的状态,因为其主要目的是填饱肚子。
3. 情绪饥饿时,你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我觉得自己不知不觉就吃完了几大包薯片”——这是典型的情绪饥饿的状态。而生理饥饿时你则对自己在干什么有更清晰的意识,包括你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等等。
4. 情绪饥饿在饱腹之后依然不会得到满足
情绪的饥饿不会在吃饱,甚至吃撑之后得到满足,可能会反而还想吃更多。但如果你是真的饿了,就会伴随着进食的量和时间,慢慢地产生满足感。
5. 情绪饥饿会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
冲动的情绪性进食之后常常伴随着后悔,愧疚或羞耻等情绪,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而进食,就不太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这五条你都符合,那你吃的就是你的身体并不需要的多余的食物,值得引起你的注意。情绪性进食,看似是面对食物无能为力,实则却是出于对处理情绪的无力感——你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你选择用食物来回避直面它们。
下面是一些针对改善情绪性进食的更实操的方法:
1. 学习更多健康的自我安抚方式
需要强调的是,食物本身是一种合理的安抚方式,没有人会否认美好的食物能够治愈人心。然而,选择用健康的食物,适时适量地治愈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关怀自己,否则就更像是一种对自己有害无利的自我放纵。
除此之外,你也应该去发掘更多的能安抚自己,让自己感到平静和快乐的事情,它们最好是像和吃东西一样简单、易操作的。比如泡个热水澡,听轻音乐,撸猫撸狗,散步,喝热茶,与朋友聊天等等。
这样一来,你的脑中“心情不好”和“吃”之间的关联就能逐渐被减弱——吃不再是你唯一的、首要的治愈自己的方式,你也不会再只要一不顺心,就只会立刻想到吃东西这一件事情。
2. 从日常小事降低自己暴饮暴食的可能性:
a.从购物清单开始
你需要在日常购物时,格外留意自己放进购物车中的食物,思考你添加的每一样吃的东西是否有它的营养价值。保证家里唾手可及的地方没有垃圾食品,是从环境上制止自己暴食的第一步。
b.不让自己处于太饿或太累的状态
情绪性进食在这两种状态下是最容易发生的。因此,为了使自己不出现极度饥饿的状态,应该保证一日三餐,或者以少量多餐的形式让自己不至于太撑,也不会很饿。
另外一点,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人在过度疲劳和困倦的状态下,极其有限的认知资源会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想要胡吃海喝的欲望,这也是为什么暴食常常发生在半夜的原因。
c.吃正餐以外的东西时保持警醒
因为情绪性进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过量的东西,因此你可以用一些巧妙而简单的方法让自己难以进入“不知不觉”的状态。
比如,当你实在想吃一些不太健康的食物时,试着用自己不常用的那只手或是错误的餐具,让“吃”这个动作变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样做的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你在吃东西,也会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已经吃了多少。
3. 练习正念进食(Mindefulness
eating)
研究发现,学习正念的人普遍拥有更加健康和科学的饮食选择(Van De Veer, 2015),正念也能有效地改善情绪性进食的问题(Mantzios
& Wilson, 2015)。利用正念进食,能够让你在不至于“伤身”的情况下,品尝你想吃的食物。
当你下次想“借吃消愁”时,不妨尝试:
>将一勺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放进嘴里;
>放下勺子,先别急着吃第二口;
>慢慢咀嚼20-40次,直至你能感受完全食物的香气、味道、口感,以及它们的层次;
>感受当下(be present in the moment),专注地,只想着你嘴里的那口食物;
>想象它是如何一步步被制作完成的,甚至从原材料的生长开始;
>不要和旁人说话,不要被任何别的事情打扰,尽情享受当下这个时刻。
其实,正念进食就是要求我们有意识地用所有感官去感受我们所吃的食物,并和食物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结和关系:清楚自己在吃什么,清晰地区分自己进食的目的——是为了裹腹,还是想要获取情感上的慰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