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

古镇,永远都是人们心中的一捧情怀。小桥流水,船穿桥洞而过;人来人往,两侧的房子刻着历史的痕迹;三月里,草长莺飞,在古镇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古人云:烟花三月下扬州,诗里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美好,而在这样的三月,我更愿意在朱家角的慢时光里等你。

去朱家角的三大理由:

交通便利。17号线开通后,2号线可直接换乘17号线到朱家角站。驾车走沪渝高速车程1小时内。

相比七宝古镇的人潮,枫泾古镇尚未开通地铁,朱家角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紧邻淀山湖风景区和东方绿洲。

朱家角成功实现了古代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小镇新起的建筑里已入住上海三联书店,满记甜品,星巴克,爱茜茜里,巧克巧蔻等品牌。

风景篇

放生桥

沪上第一桥,建于明历年间,在平静如镜的河水倒映下,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别有洞天。相传明清时代,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举行隆重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以此彰显对生命的尊重。“放生桥”之名即由此而来。这个风俗延续至今,桥边有售卖乌龟和小鱼供游客放生。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1张图片

朱家角的明信片里很多都以放生桥为景,傍晚时分,人来人往,颇有"长桥驾彩虹,斜阳乱人影"的韵味。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2张图片

小桥流水人家

欣赏古镇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撑一艘小船慢慢游荡。船夫划桨中,你可以看到河两岸人家的生活方式;经桥洞而过,望一下桥上的行人;感受水的清澈,风的柔和。不知不觉间,船已经靠岸,让你惊呼慢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3张图片

美食篇

扎肉

扎肉,青浦当地特色小吃,将五花肉洗净,下锅煮至断血,将青稻谷去稻壳取谷垫入锅底,用青粽叶将肉包好后,用青稻草扎好放入锅内,加入酱油、糖、绍酒、焖烧重个半小时。色彩青绿,肉质红润,粽香浓郁。三元一个,物美价廉。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4张图片

扎蹄

以猪蹄为材料,做法与扎肉类似,以青粽叶包扎,特点就是一个真的很大。古镇的大多数游客倾向于买小的扎肉,当然如果你是个十足的大胃王,不妨来一个扎蹄过一下嘴瘾。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5张图片

青豆

这里的青豆有着各种口味,新上市的毛豆经过不同的处理,变成了你眼前的咸笋青豆,甜青豆,咸味青豆等等,20元一斤,买一袋回家当做看电视时的零食是个不错的选择。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6张图片

粽子

谈到古镇美食,似乎总是少不了粽子。谈到朱家角粽子,总是少不了阿婆粽。别处的阿婆到了晚年,都在家白相闲聊,唯有朱家角的阿婆,都十分忙碌。清晨起来,淘米、切肉、烫粽叶、扎柴,忙个不停。阿婆粽由此得名。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7张图片

酱菜

镇上有家酱菜店-涵大隆酱园,据说是一家百年老店,店内酱菜品种非常多,从萝卜干到大头菜 到酱茄子到红油酸菜,还有火腿乳腐、玫瑰乳腐、糟方乳腐和不可不试的臭乳腐,鉴于小编对酱菜无感,没有亲自尝试,喜欢的筒子们可以自行选择。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8张图片

手工艺篇

编织动物

古镇偶遇了这家店,手工编织的形形色色的动物,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可以买来摆放在家里,也可以送给朋友做礼物,文艺而不俗气。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9张图片

素描

一位中年大叔在便利店的外面一角不大的地方,撑起了一片素描的场地。不例外的摆出了自己的一些作品,经过的时候,正在帮一位姑娘素描,停下来看了一下,明显的素描比真人漂亮一人,这算不算真实呢?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10张图片

现代元素

去过那么多古镇,发现朱家角是最近地气的,河边的一块空气新建了一些不高的建筑,入驻了满记甜品,泰芒了,爱茜茜里,巧克巧蔻,星巴克,上海三联书店等品牌,走累了,坐在河边的椅子上喝一杯咖啡,来一块甜点,还是很惬意的。

上海三联书店

书店占地面积不小,总共二层,二楼主要是餐饮区。相比其他书店,这家书店书不是很多,很多区域都被出售的一些东西占据了,女士包包,丝巾,首饰,明信片等。总体感觉下来读书买书的氛围不是很浓,大多作为小憩休息的场所。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11张图片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12张图片

朱家角,一个让生活慢下来的地方。在这里,用你的脚一步步丈量那些陈年的青石板,停下了品一口美食,亦或是乘游船顺水而下,你也可以坐在河边喝一杯星巴克的时候回望这数千年的古镇。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你会来吗?

曾一个人川滇行走20天,住过青旅,喜欢徒步,喜欢用照片记录。用最低的成本走更多的路,看不一样的风景。长按识别二维码,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去这个世界看一看。

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烟花三月,我在朱家角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