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师不需要任何奖项来证明,鲁迅的作品其实早就远超外国作家

真正的大师不需要任何奖项来证明,鲁迅的作品其实早就远超外国作家_第1张图片
鲁迅

 

在莫言之前,人们总觉得世界欠我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莫言为我们填补了这个遗憾。然而,真正的文学文豪为什么需要一个奖项去证明呢?鲁迅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们印象中的鲁迅,就是那个对现实各种不满,不停地揭露社会腐败的鲁迅,他的文风永远是一成不变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当时的世界文坛正在发生着传统文学到现代派文学的转变,并且,现代主义文学的势头已经逐渐超越了传统文学。在文学形式上,鲁迅绝对称得上紧跟世界文化潮流。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散文集《野草》。

《野草》作为一部散文诗集,即使放在今天,写法仍然很前沿。这部散文诗采用了一种当时在西方极其兴盛的象征主义手法,如开头第一篇的《秋夜》就是这个样子。看似很朦胧的“枣树”的象征,暗示着鲁迅坚韧战斗的精神。再如《死后》,《一觉》等,都充满象征主义的影子。尽管,鲁迅借用了当时西方的象征主义手法,但丝毫不落于俗套。鲁迅并没有完全照搬那些作品,而是在他们的基础上,与当时中国现实结合,破除了象征主义的绝望与迷茫感,添上了一笔斗争的意味。

在象征主义出现后,随之而来的表现主义与意识流,鲁迅同样也能驾驭。《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都是运用了西方新出现的表现主义写作手法。而意识流在《野草》中并没有多少提现,更多地体现在了小说集《彷徨》中。但鲁迅的意识流手法并不是现今我们所熟知的现代派意识流,而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意识流。这种意识流融合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与审美。

最后,笔者想要说的是鲁迅作品的超越性。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作品《过客》存在着荒诞派的影子——主角并不知道前方有什么,但不接受任何人的布施,执着地走下去。这像极了《等待戈多》的故事结构。然而,我们从时间上可以看到,鲁迅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荒诞派戏剧。这就说明了,鲁迅在运用当时现代派手法的基础上,更加有所超越,已经触碰到了未来荒诞派戏剧的影子。

由此可见,鲁迅的作品不仅在内容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外国作家,甚至在形式上也有着创新的影子。鲁迅先生这样的大师,并不是文学奖项所能证明的,真正的大师只能用他的作品证明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大师不需要任何奖项来证明,鲁迅的作品其实早就远超外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