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Borland被收购之后

Borland前几天被收购了,这个招牌从此消失了。与上次短暂的用Inprise更名来说,这次是真的不在了。有点感伤,憋了几天,还是觉得既然与它相处了15年有余,应该写点什么留点念想。 

我初识Borland是在重庆大学读大2时,那是1994年,我们开始学习pascal语言。虽然在大足中学也上过一点Basic语言,见过Apple机,但当第一次从老师手中接过一张5寸的磁盘时,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教学的是高小强老师,很年轻,人很随和,课也教得挺好。我做了这门课的课代表,学习很有兴趣,是少数几个能考90分以上的。上机使用的就是Borland的Turbo Pascal 5.0,还清楚的记得那深色的蓝底和金黄色跳动的光标,以及红色的编译错误。当确认计算机病毒不会传到人身上后,开始大胆的编程序了。 

我们系是冶金系,我学的是钢铁冶金专业,系里面的计算机很少,记得有2台8086,6台286,2台386。除了正常上机课可以使用这些电脑,其余时间按小时收费,记得是1块钱1小时。我很喜欢上机,有空我就去,每次还要早早的,门口常排好几个人,知道排不上的就只能悻悻的走了,一开门大家都先抢386。 

于是开始了使用Turbo Pascal的历史,先是5.0,后来从学长那里拷贝了一个5.5。大三的时候开始辅修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了c语言,IDE也是用的Borland的Turbo C,好像是2.0版本,界面颜色风格与Turbo Pascal完全一样。本系的计算机比较少,也旧,空闲的时间也很少,后来发现学校的计算机中心有专门的一批计算机对外开放,机器也比较好,大多是386、486之类的,每到周末我就去,一张票是2个小时,我一般都会上4个或6个小时。看别人拿着一个有机玻璃盒子装几张3寸磁盘,很羡慕,毕竟5寸盘容量小,还比较容易坏。但3寸盘比较贵,好像是12块一张,那时候食堂一份肉才2块。后来还是买了几张,并在老师那里讨到一个空盒子。那时候软件比较少,记得常常用一个叫PCTools的工具,做些格式化或恢复误删除文件的事。用得多的还有WPS,CCDOS。除了用Turbo Pascal或Turbo C或汇编语言写书上的习题,我最喜欢的还是用Turbo Pascal来写些小游戏,如打飞机,用字符来模拟飞机和子弹,后来学会了图形处理,开始写俄罗斯方块游戏和象棋游戏,以及用点阵输出汉字,再后来到Turbo Pascal 7.0的时候,可以对鼠标编程了,于是又在象棋游戏中加入鼠标。周末大部分时间就在不厌其烦的调试修改这些程序,乐此不疲。 

毕业设计是跟高老师做的,课题好像是《高炉炼铁中的硫含量计算机预报》。先帮高老师把它之前写的一套c程序翻译成了pascal,然后再做了一些编程计算工作,期间准备用有限元分析,但我没整明白就没有用。课题答辩后来得了优。 

快毕业的时候,听说Delphi1.0诞生了,但没有用过。 

毕业后我分配到上海,自己开始学delphi2,买了一个厚厚的书。后来进到一家软件公司开始用delphi4,学会了写元件,那时候Delphi如日中天,在中国特别是台湾地区用户相当多。然后就是delphi5,delphi6,delphi7,delphi2007,delphi2009一直用到现在。软件架构的知识要感谢台湾李维的几本书。 

前几天Borland被MicroFocus收购了,在此之前的2年,Borland本来要卖IDE部门,但没有买家,于是把它分离独立成公司codegear,codegear去年也被embarcadero收购了。 

delphi走下坡路是从delphi8开始,为了追逐.Net,delphi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

  1. 写pascal编译器的anders hejlsberg被挖到了微软;
  2. .Net方向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将IDE界面全部重写,抛弃了原来大家用得很爽的界面风格,采用了Visual Studio的风格,操作不习惯不说,还引入了无数的bug,直到现在Delphi2009无论win32还是.Net都还有一些明显的bug。一个明显的不便之处是,设计时的画面,原来是独立的,现在被dock到另一个画面中,你要拉大它必须先拉大外面的画面。因此用户持续观望就是不升级,Borland应该营收大大减少。给我的教训是:对成熟的产品不要轻易改头换面,否则别人不认识你。类似例子还有两个,一个是Borland一度改成inprise,结果股民不认;另一个是Vista操作系统,大家都说用起来不爽,微软白忙活。
  3. 重点转到.Net后,对win32没有任何改进,delphi2005,delphi2006,delphi2007都是这样,唯一的改进是数据库的datasnap强调跨平台,但我还是用ADO比较多。给我的教训是:主推的技术不要跑得太快,不要让用户无法追随,毕竟用户投资的硬件和win32软件环境都还能满足现在的需要,升级没有那么大的迫切性(这几天好像感觉到电脑升级的迫切性了,2G的内存,前年的主流台式机突然跑起来慢慢悠悠的,是不是M$做手脚和硬件厂商串通故意捣鬼啊)。

而Borland的失误还在于,资源有限,但新项目太多,到处点火:

  1. 花很多时间做了一个“生命周期管理”,包揽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代码版本管理。但并不成功,原因是跑得太快,实际用户还没有迫切需求它,或者用户有自己东拼西凑的方案。
  2. 做了C#的IDE,大家还是喜欢用c#老祖宗的东西。后来在RAD2007就不包含c#了;
  3. 做了kylix,本来不错,但没有热起来,只出了2.0版本;
  4. 做了delphi for php,也是不错,但周边没有建设好,没有多少公司来写vcl for php,无法比拟vcl for delphi的热浪。去年出了2.0,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出。

今年看好codegear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 delphi2009终于支持unicode,也增强了一些语法,又回过头来补强win32下的开发,毕竟应用还是相对技术的脚步会慢很多,过早预言win32的终结让borland吃亏不小。但时机上已经大大落后了,web来势汹汹,新的系统都将大部分构建在web之上。
  2. 借助intraweb把编程带入可视化的RIA,如果intraweb元件在表现力上面加强一下,堪比delphi1.0的革命。可是intraweb一直是单打独斗,已经发布第10个版本了,外观还是那么差,无法与flash和flex等媲美。

希望codegear带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

  1. 还是intraweb,或类似的东西。让我不要学javascript和html,能用旧的知识开发web程序,我希望自己将来的程序都是web程序;
  2. 支持移动开发(可不是端着笔记本走来走去的写代码,或者说喝前摇一摇,哈哈),手机程序的开发。手机用户增加太快了,作为一个随身的终端,应该要发挥更强的计算能力了。虽然屏幕小了点,但谁又知道什么时候不能带上一个类似眼镜的设备,看到非常大的视野呢?

Borland被收购了,codegear还要活下去,embarcadero一定能为delphi注入新的活跃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