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下武广高铁

坐了下武广高铁_第1张图片

(一)

这些天武广高铁刚刚通车不久,也去凑热闹,乘坐武广高铁,跑了武汉/广州,武汉/长沙,长沙/广州3个主要城市之间的区间。

首先,火车乘坐的感觉很平稳,比广深或是广九直通车感觉还要平稳,这可能得益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的路基新技术。列车加速很快,很快就稳定在330-350公里/小时左右。武汉/广州间距1023公里,直达需时2小时57分,票价469元;武汉/长沙间距362公里,需时1小时21分,票价175元;长沙/广州间距669公里,需时2小时08分,票价312元。

武汉东站/长沙南/广州南都是巨无霸车站,但是进站/购票/检票/上车/出站/搭车都非常方便。虽然目前各个站都没有完工,在进出站车辆管理方便还比较混乱,但是车站本身的设计是很方便合理的。武汉东站/长沙南目前周边还比较偏僻,但是广州南站周边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广州南站周围都是大型的成熟社区,如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华南碧桂园、顺德碧桂园、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星河湾和祈福新村等等;游乐设施有长隆旅游度假区等等;交通方面走新光快线,经珠江新城20多分钟可以直达广州的天河北。所以呢,到广州南站后,不需要进入广州拥挤的市区,已经可以吃喝玩乐了,而武汉东站/长沙南周边则蕴含巨大商机。

在车上我留意了一下周边的乘客。广州上车时周边的乘客都显得有些兴奋和好奇。前面的佛山两姐妹因为姐姐是武汉读的大学,所以两姐妹专门乘高铁去武汉吃小吃。旁边的番禺大哥是尽孝道带了家里的五六位老人家出来散心,他的妹妹喝完早茶后在开车赶来火车站准备坐下班车凑热闹。后边的是广州工作的武汉人想回家看看。还有一些显然是有钱有闲的生意人。在武汉的东湖风景区,都是操广东口音的游客,他们也是乘高铁出来旅游的。在长沙往广州的时候,周围很多背书包的学生,一上车就写功课,一看就知道是湖南地方的在长沙工作的父母周末带他们回家的。在火车上面曾经听到过警铃,开始还以为是要错车,后来才知道是有人躲在洗手间吸烟。列车员跟我抱怨说,列车上任何角落有人吸烟就会报火警,然后几根烟就可以让整列车停下来,因为列车是全封闭的,一个人的不自觉就会导致全车人坐在车上陪他。12/29日武广高铁一趟列车就因为乘客吸烟引发故障,发车时间延误两个半小时。事后该趟列车的列车员全部回家,上面的命令是不听解释,出现类似事故就由列车员负责。

我觉得我是看见实实在在的消费,这就是内需。武广高铁的沿线地区的旅游、饮食、娱乐和经济型酒店行业都会得到很大的促进。好像我这次陪2个广东的家庭去武汉,8个人,不包括购物,每个人的餐饮、交通和娱乐消费至少是500左右,这种家庭消费对于普通的广东家庭不是问题,那么这样的消费总额就非常可观了。

另一方面,高铁目前的上座率不到50%。我觉得是班次频密、运行时间快和票价高三方面造成的。假设高铁能够承担50%的客流,那么腾出的运力给货运,使铁路货运运价下浮20%,以湖南的华菱钢铁集团为例,如果现在每吨铁矿石由沿海港口到工厂的铁路运费是100RMB/吨,每年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以后可能的铁路运费节省每年就是2个亿。还有湖南其他的进口出口行业,可以节省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时间是非常惊人的。

P.S.

受河友大问号启发,再补充我个人觉得的高铁意义:

首先是大国民。人们经常说美国是车轮子上的民族,美国人驾车穿越广袤的国土,成就了大国民心态。现在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国人也要培养大国民心态,那么什么是中国人应该有的大国民心态呢,我觉得中国人不妨做高铁上的民族。为什么美国人不做?因为他们没有高铁,现在还想请我们帮他造呢。作为大国民据说应该具有宽容,大度、感恩、优雅等的品质和心态,我觉得也对,不过不是对友邦的,而应该是在我们的人民内部,创造一种和谐、宽容、团结和谅解的国内环境,也就是凝聚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以前对于外省人外地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来自于道听途说或是身边的外地朋友或同事,有了高铁以后,可能我们就更愿意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就慢慢的跨越了地域的界限和隔阂。没有高铁我相信这个过程也会发生,但是有了高铁,这个过程肯定会更快更好。高铁已经不是日行千里了,当乘客们在高铁上感慨350公里的时速和技术的进步时,心态肯定也会更开放,眼界也更开阔。良好的国民心态 + 统一的全国大市场可能是高铁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第二个是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就好像你说的,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想着坐火车去武汉吃小吃,多少在广州工作的人想着坐火车回武汉长沙家里过周末?这在高铁通车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经常感慨美国产品的创意和日本产品的人性化,感叹国人做不出iPhone这样革命性的东西,好不容易有个魅族M8,也被视为山寨的典范。艺术来自生活,我相信创意也源自生活品质。中国人刚刚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现在是解决怎么玩而且能玩的好的问题。会折腾了,创意自然就来了,一点点小的变化累积起来就会产生质变。

(二)

上次写了"坐了下武广高铁" ,还有SZBD的精彩大作"算算高铁的账"链接出处之后,高铁这个话题引起大家的兴趣,相关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也有些反面意见,例如被高铁,算高铁的经济账等等等等。对于这些反面的意见,我觉得还是用亲身经历来摆事实,讲道理比较好。

有人说农民工朋友是不会坐高铁的,这本身可能就是瞧不起人。如果能够体体面面、干干净净的、有尊严的出门回家,谁不想呢?毕竟农民工朋友不是经常走在铁路上的,出门回家可能也就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但是在高铁之前挤春运的时候有这个可能吗?

我本人是1992从武汉考去大连读书,之前没出过省。到学校报到的时候,父亲陪我一起去,买的是武汉到大连的通票,大概要坐50多个小时,硬座。在车上一天一夜以后,旁边几位沈阳机床厂的女工看不下去了,她们是单位组织去武汉旅游结束返回沈阳的。她们跟我父亲说,大哥,这孩子受不了,要不你让他睡到我们3个人的硬座下面,怎么也能睡一会。呵呵,说来有些人可能想象不到,那趟车,行李架上面都躺人的。由此,我自己发誓,有飞机的话,绝不坐火车!那时武汉到大连还没有航班。

然后大连回到武汉就是我自己坐车了。那时一般是学生通票,大连到北京,北京站排队签转之后到武汉。我的湖北同学们都是老老实实这么办,快的4-5天回到家,慢的6-7天也不一定。我一想,这样不行。我托人只买大连到北京的特快,下午三点多到北京,买不到就混上特快从大连站到北京,大概站13小时,身边都是人,想蹲一会儿你得挤。所以我在火车上只喝点水,从不吃东西,没办法,太脏了。下午三点多到北京站后,跑到北京站售票口等退票,我每次都能等到,然后坐当晚6点多的特快从北京到武汉。这样我今天大连上车,后天可以到家。可怜我那些湖北的同学,其实钱花的差不多,他们要流落北京好几天,还好当年没有孙志刚。这样熬了一个寒假返程、一个暑假往返,好消息来了,1994年1月春节前,武汉到大连的航班开通了。我不想找家里要钱买飞机票,因为太奢侈,大家都坐火车,你为什么坐飞机?93年的大二上学期我就翘课去电脑城打工了,卖金长城电脑,月薪900,干半个学期可以买往返机票,不用坐火车咯,我到现在还很感谢那个公司老板。这里留个问题给大家猜,几个新疆伊犁地区的女孩子到大连上学,她们要在路上多少天才能到?

好了大学毕业了,分配到广州,估计这辈子不用再坐该死的火车了。谁知道,说话太满,报应马上就到。1998年春节,我要回武汉,本来是买飞机票的,谁知道一个武汉籍同事说,你买什么飞机票,买张卧铺,又舒服,打打牌睡一觉就到,我于是花300多买了张卧铺,又花4000块买了套西装,拎个小包,打算体面一点回家。大概6点半的火车,我5点半到火车站就傻了,车站广场根本进不去,全部是人,就是下班时公交车上那种沙丁鱼罐头的挤法,隔很远的士就走不动了,我在广场边缘等到6点,一看实在不行,火车要开了,必须进站,可我挤不进去啊。很快我发现我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火车广场当时没有人知道去什么方向的可以进站,什么车可以发车,进站口都是军警在把守,只要突然一个破喇叭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然后人肉沙丁鱼们就向一个方向潮涌,过一会儿前面的人喊挤得受不了了,错啦错啦,然后沙丁鱼们都又向另外一个进站口方向涌去。我真的不是挤进去的,我是被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们挤在中间,差不多两脚悬空,他们送我进去的,当然用了差不多大半个小时,可怜我新买的西装啊。我进了进站口就是7点左右了。

进站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湖南大雪断路,没有车可以发车。我猫在people moutain people sea的火车站里直到晚上八点半,一想,这样不是办法,呆下去要死人的,我问了旁边一个眼光迷离的大姐,我有卧铺票你要吗,我不坐火车了。票卖给大姐,我又犯傻了,我怎么出去呢?外面人越来越多,而且都是想进站的。怎么办?我看见了旁边站内二楼的餐厅,他们好像胸前都带着个胸牌,哦,有了。我抓住一个小伙计,不走进出站口,能出站吗?他说可以,50块,他下班带我出去。然后大概九点左右,车站工作人员和军警疑惑地看见一列餐厅工作人员中间夹着一个穿西装拎个小包的人穿行而过。哦,餐厅小老板吧。我们先过检票口,往车站里面走,过地道,从大概1000以外的省汽车总站附近出去了。第二天早上,我跑到机场,加价300回家了。更精彩的是,我的一个广西同事,跟老公回桂林,跟我同一天进站的,他们愣是从火车站广场一直杀到火车边,可是上不去火车。那时已经乱套了,发狂的人群见车就上,不管车次去向。我同事的老公,一间外资保险公司的高级白领,从车窗把老婆塞进去,再把行李塞进去,大喊老婆你先走。。。然后我更佩服的是他老兄从火车站广场原路杀出去了,第二天坐飞机回的家。如果有人觉得我说的有演义成分,请看这个“1998年30万人滞留广州火车站留下半米厚垃圾”链接出处。

2008年湖南雪灾的时候,广州火车站可是滞留了过百万人的,某位市里领导人私下说过,如果天晚晴一天,火车站上面的人可能都会xx了。反对高铁的朋友们,你们自己经历过这些或是能够想象的到吗?今天我坐在高铁上面是很高兴的,普通人也可以很体面的出门了。像我这样的懒人,甚至花几十块把行李用顺丰快递寄回去,手揣在兜里优哉游哉晃回去。一句话,速度改变生活!(剽窃自康桂David)

说了旅行,该说说货运了。早在1997年,在和黄国际中国事业部,盐田码头铁路公司和铁道部属集装箱运输公司的推动下,我代表一间外资班轮公司开拓内陆市场,就是推动多式联运,工厂装箱,出联运提单,而改变内地出口货物都是铁路、公路散货运到口岸装箱的局面。以湖南为例,当时主要出口货物是烟花和陶瓷,像陶瓷这样的货散货运到口岸再装箱损耗非常大,而烟花多了转运过程危险程度更高,像2008年广东三水烟花爆炸而导致广东口岸对烟花出口关闭就是明证。类似的,贵州的轮胎出口、云南的烟草和农产品都面对这个难题。集装箱运输代表了世界80%以上进出口货值的运输方式,而集装箱铁路运输是集装箱联运的主要形式。最理想的铁路集装箱运输方式是像美国那样的双层集装箱运输,就是单一车板上面叠放两个集装箱。这样才能降低运输成本。在我国目前铁路客货混运线路上这是不可能的。这意味什么呢,铁路运输成本降不下来,沿海的工厂就不可能往内地搬,因为原料进口,成品出口的运输成本太高。除了成本,还有运力瓶颈。高铁网建成之后,可以考虑将原有线路逐渐改造为货运专线。那么以后的中国就是两条线轨走路,高铁网 + 货运专线,才能逐步解决目前国内的物流难题。

好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以后写“坐了下武广高铁3”就可能是我找到武广高铁拉动内需的实证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坐了下武广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