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园(社)区及BIM的一点心得体会

        这几天参加了中国智能建筑展览会,感触颇丰。先不说BIM如何如何好,只有一个感觉让我印象最为深刻,那就是虽然智能社区及智能建筑被提出已经很多年了,近两年更是被炒的炙手可热,但智能社区的发展依然处于上升的阶段,并且尚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当“智慧城市”这个概念被大家炒的最热的时候,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IBM是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于是就说“智慧城市”就是由很多台服务器构成的城市服务器群,能够实现城市海量信息的处理。传感器生产厂商也出来发话了,说“智慧城市”就是由各种传感器构成的城市“神经网络”,一旦一个地方发生异常,立刻可以被传感器感知,从而便于城市管理人员及时地处置各种城市突发状况……于是各家对“智慧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厂商基本都是从自己的主营业务出发去理解“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的。没想到还没等“智慧城市”发展成熟,“海绵城市”便被提了出来。

        说这么多其实意思已经比较明了了:那就是现如今“智慧园(社)区”的发展也处在类似的阶段,大家对于其含义各有理解。生产和研究BIM的单位认为“智慧园(社)区”就是通过BIM来对园区的规划、设计等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而做传感器的厂商则认为“智慧园(社)区”就是通过在园区内布置足够多的传感器而让园区自身具有感知力甚至简单的决策能力。做视频的厂商则认为“智慧园(社)区”就是让园区内部无监控死角,并且使园区甚至城市内的各楼宇之间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实时通信……站在每个厂商的角度去看待关于“智慧园(社)区”的各种定义,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感觉高度不够,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

        还好这几天会务组请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厂商,得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和看法。综合各家的意见,现将智慧园区及BIM的思想系统性地梳理为如下几点:

一、BIM并不止限于建筑的设计阶段

        国内专家目前基本已达成共识,那就是BIM应该是贯穿于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维、销毁等完整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的,而不仅仅限于设计阶段。传统或者习惯上很多人都以为像3DMax一样,只需要用Revit等软件将模型建好,再导入到GIS、施工管理等软件里就足够了。实际上这样就严重浪费了BIM的价值。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的建设经验来看,BIM会在建筑的规划、设计及施工阶段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通过BIM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BIM模型1:1进行原样施工,否则要求其重新返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任何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对BIM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来项目的竣工模型和图纸跟实际效果完全一致,二来可以精确控制项目建设成本,三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垃圾。我觉得这三点中哪怕做到其中的任意一点都已经很了不起了,可人家居然把三点都做到了。这就是通过BIM给施工管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BIM的受益方其实并不只是建设方

        传统上大家可能都会习惯性的认为BIM主要是给设计者和建设者用的,项目一验收基本就不用了。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BIM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业主。不仅建设者可以对建设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有效地把控进度和成本,项目的业主更可以通过BIM来对建筑的日常管理进行精细化地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以珠港澳大桥为例,通过BIM,大桥的维护者可以跟踪到大桥上的每个灯杆上的灯泡是采购自哪个厂商,从而了解到灯泡的保质期、售后服务等信息,从而避免了传统上因查不到相关资料一旦发生故障不得不自行更换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清华同方的物流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做到精确的物流调度、配送,人员和物资管理,从而做到园区内的监管无死角。

三、BIM不是一本万利的

        很多人一直都认为BIM一旦制作完毕就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不同的领域和阶段对建筑物关注的重点不尽相同。在规划阶段,只需要了解建筑物的选址、范围、高度、朝向、建筑风格、业态等信息;在设计阶段,重点关注建筑物的细节、结构、专业等信息;在施工阶段,除了关注与设计阶段相同的信息外还关注建筑物内部的拓扑关系;在运维阶段,关注建筑物每个部件关联的各种业务及属性信息。类似的,规划行业关注建筑物的整体形态;设计和建设行业关注建筑物的细节;GIS行业关注建筑物的轮廓、高度和位置信息……所以很难用一个BIM模型满足建筑物的相关的各个方面,需要制作多种不同规格的BIM模型,或者对BIM模型进行调整。

四、需要对BIM进行轻量化处理

        这几天与会单位都提出了“BIM轻量化”这个概念。大家都意识到直接把原始BIM拿来用至少在BS和MS端是无法使用的,原因就是数据量实在是太大,客户端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大的数据量。这时候就需要对BIM进行轻量化的处理。BIM轻量化目前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算法,也推出了很多专门的产品,如Autodesk Navisworks、毕加索BIMSOP轻量化引擎等,都提出了很多将BIM流畅地展示在BS端的方案。

五、BIM急需与GIS进行有效地融合

        这几天参会的各方对BIM与GIS的结合都没有做过多地阐述,能够将BIM与GIS中进行很好融合的厂商并不多。目前就笔者听说的能够支持BIM的厂商有SuperMap、Skyline等,盈嘉互联也推出了承载BIM的GIS平台。SuperMap更是做了从BIM到GIS的自动化的工具,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总体说来,BIM和GIS结合的还不够深入和广泛。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正如前面所说的,GIS和建筑设计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与建筑设计关注细节不同,GIS更多地关注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关注建筑物的细节,所以只需加载建筑物的轮廓即可,所以就需要对建筑物BIM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否则以GIS大范围、海量模型的加载方式来看,如果每个建筑物都用非常精细的BIM模型现有的硬件根本达不到要求。所以BIM的轻量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智慧园区并不止限于园区本身。

        类似于智慧城市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有些专家就提出了智慧园区也应该建立类似的体系:园区管理和处理具体的日常业务细节,市、省、国家等级别分别关注不同维度的统计和汇总信息。这样就可以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有效的管控体系,既可以掌控一线的运行情况,又可以得到最为准确的实时数据(PS:至少在技术层面可以保障)。

七、智慧园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大工程

        与会的各单位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百度云推出了针对园区和社区的各种实用的APP,旷视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为企业人员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国自的巡检机器人在园区巡检领域大放异彩。太极更是可以给出整体性的园区级解决方案。但要想真正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智慧社区体系,非一家之力能所及也。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其次需要采用PPP的模式建立起良性的投资及回报体系,然后才是各个厂商发挥自己的所长将各个方面做到极致。

        以上就是我这几天参会后对智慧园(社)区的一点浅薄的认识,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