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低耦合
低耦合: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名词,多见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与之相对应的是高内聚,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
的标准。划分摸块的一个准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
耦合度
(Coupling)
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的强弱取决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界面传送数据的多少。
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能减少业务改动引起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
“
牵一发动全身
”
的水波效应,保证系统设计顺利进行。
内聚和耦合密切相关,网上有观点同其它模块存在强耦合关系的模块常意味这弱内聚,强内聚常意味着弱耦合,个人并不是很认同,耦合是站在模块与模块之间联系说的,而内聚是站在模块内部的各块的联系,模块强内聚,但是对外暴露
api
采用多参数和参数强耦合,一样会造成强耦合,所以开发两个标准应该同时考虑,最低要求是要弱耦合然后是强内聚;组件封装首先要满足弱耦合,后面可以慢慢进行内聚延伸)。
耦合度就是某模块(类)与其它模块(类)之间的关联、感知和依赖的程度,是衡量代码独立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软件工程设计
及编码质量评价的一个标准。耦合的强度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
1
)一个模块对另一个模块的调用;
(
2
)一个模块向另一个模块传递的数据量;
(
3
)一个模块施加到另一个模块的控制的多少;
(
4
)模块之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耦合按从弱到强的顺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
非直接耦合:两模块间没有直接关系,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
b)
数据耦合:一个模块访问另一模块,彼此间通过简单数据参数来交换输入、输出信息。这里的简单数据参数不同于控制参数、公共 数据结构
或外部变量。
c)
标记耦合:如一组模块通过参数表传递记录信息,就是标记耦合。这个记录是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不是简单变量。
d)
控制耦合:一个模块通过传递开关、标志、名字等控制信息,明显的控制选择另一模块的功能
e)
外部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数据结构,而且不是通过参数传递该全局变量的信息
f)
公共耦合: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该公共数据环境可以是全局数据结构、共享的通信区、内存的公共覆盖区等。
g)
内容耦合:一个模块直接修改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或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
二、为什么要低耦合
高耦合的项目不利于延展和后期维护。耦合度高的项目,维护代码时候往往修改一个地方会牵连到很多地方,往往业务完成散落在很多地方,如果修改时候并不清楚这些耦合关系,那么带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低耦合利于后期代码维护和项目扩展。
三、降低耦合度的方法
1
、模块的功能化分尽可能的单一,道理也很简单,功能单一的模块供其它模块调用的机会就少。
2
、遵从开发设计模式,比如采用
MVC
的设计模式就可以降低界面与业务逻辑的耦合度。
3
、尽量不用
“
硬编码
”
的方式写程序。
4
、最后当然就是避免直接操作或调用其它模块或类(内容耦合);如果模块间必须存在耦合,原则上尽量使用数据耦合,少用控制耦合。
四、内聚&&总结
内聚:
故名思议,表示内部间聚集、关联的长度,那么高内聚就是指要高度的聚集和关联。
高内聚
: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而定,高,意思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简单,明了,不要有很强的关系,不然,运行起来就会出问题。一个类的运行影响到其他的类。由于高内聚具备鲁棒性,可靠性,可重用性,可读性等优点,模块设计推荐采用高内聚。
这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
,
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面向
OO
的设计,主要是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偶合度是否低
“
高内聚,低耦合
”,
首先要知道一个软件是由多个子程序组装而成
,
而一个程序由多个模块
(
方法
)
构成
!
“
高内聚,低耦合
”
主要是阐述的面向对象系统中,各个类需要职责分离的思想。
每一个类完成特定的独立的功能,这个就是高内聚。耦合就是类之间的互相调用关系,如果耦合很强,互相牵扯调用很多,那么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利于维护和扩展。
类之间的设置应该要低耦合
,
但是每个类应该要高内聚
.
耦合是类之间相互依赖的尺度
.
如果每个对象都有引用其它所有的对象
,
那么就有高耦合
,
这是不合乎要求的
,
因为在两个对象之间
,
潜在性地流动了太多信息
.
低耦合是合乎要求的
:
它意味着对象彼此之间更独立的工作
.
低耦合最小化了修改一个类而导致也要修改其它类的
"
连锁反应
".
内聚是一个类中变量与方法连接强度的尺度
.
高内聚是值得要的
,
因为它意味着类可以更好地执行一项工作
.
低内聚是不好的
,
因为它表明类中的元素之间很少相关
.
成分之间相互有关联的模块是合乎要求的
.
每个方法也应该高内聚
.
大多数的方法只执行一个功能
.
不要在方法中添加
'
额外
'
的指令
,
这样会导致方法执行更多的函数
.
推广开来说,这个思想并不限于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模块和模块,子系统之间也都要遵守这个原则,才可以设计出延展性比较强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