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6再读传习录之27

图片发自App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 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此言与自己理解的儒家与佛家的区别是一样的,同出于内心,佛称为空,儒称为良知,但区别在于是出世与入世,静中求静还是动中求静。

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处

心动是因为行的过了,有了喜怒哀乐,如果我们行的都正确,那么心安无事,也就不动心了。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 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是一体。故五谷禽兽 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来源于内在那虚空灵性处,灵性在世间显现,为草木兽虫,而我们,幸而为了人。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根源是一致的。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心学里著名的一段,也是备受攻击的一段。唯物论说事物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世人花开万千,没入我们的眼,没入我们的心的,我们怎么知道?对我们而言,不知道的便不存在,也就是心外无物了。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 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 ,又忍得?人与禽兽 同是爱的,宰禽兽 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带两个孩子出门,一个自己的,一个朋友的,照顾中,不自觉的会对自己的格外照顾些,原来还会自责,怎么可以不公平?看先生说,才知这是应该的,是良知的自然要求。如果我们刻意对别人孩子好,反而违背的了本心,是好名的私意了。

圣人之知如春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察去耳

是阴天,是多云,是睛天,看自己的私欲多少,私欲越少,良知欲明,心空越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816再读传习录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