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
一、选择题
1.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N 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 32,那么至少需要( )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
A.4 位
B.5 位
C.6 位
D.7 位
【答案】C
【解析】在后退 N 帧的协议中,序列号个数>=MAX_SEQ+1,设序列号尾数用 s 表示,则 2S>=MAX_SEQ
+1,即 2S>=33,即得 s 最小为 6。
2.若数据链路层采用回退N 滑动窗口字而已,发送帧的序列号用 7bit 表示,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 )。
A.7 B.64 C.127 D.128
【答案】C
【解析】对于 7 位的发送序列号,采用回退N 帧的协议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值应该是 27-1=127。
3.一个在以太网中的主机试图发送一个帧,当它尝试了 16 次仍然失败之后,它应该( )。
A.放弃发送,回复一个失败报告
B.在 0~1023 个时槽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再次尝试发送
C.在 1023 个时槽之后再次尝试发送
D.在 0~216 个时槽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再次尝试发送
【答案】A
【解析】二元指数后退算法的过程是在第 i 次冲突之后,在 0~2i—1 之间随机选择一个数,然后等待这么多个时槽。然而,到达 10 次冲突之后,随机数的区间固定在最大值 1023 上,以后不再增加了。当重传达 l6 次仍不能成功时(这表明同时打算发送数据的站太多,以致连续发生冲突),则丢弃该帧。
4.与CSMA/CD 网络相比,令牌环网更适合的环境是( )。
A.负载轻
B.负载重
C.距离远
D.距离近
【答案】B
【解析】CSMA/CD 网络各站随机发送数据,有冲突产生。当负载很重时,冲突会加剧。而令牌环网各站轮流使用令牌发送数据,无论网络负载如何,都没有冲突产生,这是它的突出优点。
5.下列关于令牌环网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令牌环网络存在冲突
B.同一时刻,环上只有一个数据在传输
C.网上所有结点共享网络带宽
D.数据从一个结点到另一结点的时间可以计算
【答案】A
【解析】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环状,存在一个令牌不停地在环中流动。只有获得了令牌的主机才能发送数据,因此不存在冲突,因此A 错误。其他选项都是令牌环网络的特点。
6.以太网地址是由( )字节组成的。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以太网地址由 48 比特组成,常用 6 个字节表示。而 IPv4 的地址由 32 比特组成,常使用 4 个字节表示。
7.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根据后退N 帧协议,如果发送方收到了 3 号帧的确认,则说明 0、1、2、3 号帧都已经发送成功, 所以只需要重发 4、5、6、7 号帧即可。
8.在一个 HDLC 帧的数据中,如果出现了 000111111011 这样的流,请问发送到信道上它将会变成( )。
A.0001111110110 B.0001111111011 C.0001111101011 D.0000111111011
【答案】C
【解析】HDLC 采用了比特填充法来实现链路层的透明传输,如果在数据流中发现了连续的 5 个‘1’就在其后面加一个‘0’,所以填充后后将会变成 0001111101011。
9.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目的物理地址
B.目的 IP 地址
C.源物理地址
D.源 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以太网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数据链路层的帧进行转发时都是依据目的网络地址的,所以它的转发决策是依据PDU 的目的物理地址。
10.一个使用选择性重传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果采用了 5 位的帧序列号,那么可以选用的最大窗口是
( )。
A.15 B.16 C.31 D.32
【答案】B
【解析】在选择性重传协议中,为了保证没有重叠,那么最大窗口尺寸不应该超过序列号范围的一半。在题目中采用了 5 位的序列号,序列号共 25=32 个,所以最大窗口尺寸应该是 16。
11.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1 Gbp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000km/s。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 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A.增加 160m
B.增加 80m
C.减少 160m
D.减少 80 m
【答案】D
【解析】设传输线路的长度是 L,那么信号在电缆中传输一个来回的时间是t=2*(L/2*10-8) =L*10
-8s。设最短帧长度是 MIN,则 MIN=t*1Gbps=10L。所以如果 MIN 减小了 800bit,那么 L 就应该减少 800/
10=80m。
12.一个以太网的帧数据长度为 20 字节,那么它的填充域长度是( )。
A.0 字节
B.23 字节
C.45 字节
D.26 字节
【答案】D
【解析】以太网要求帧的最小长度是 64 字节,源地址、目标地址、类型和校验及域占用了 18 个字节,那么一个有 20 字节数据的以太网帧的长度就是 18+20=38 字节,还需要填充 64-38=26 字节。
13.一个 16 端口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
A.1,1 B.16,16
C.1,16 D.16,1
【答案】D
【解析】以太网交换机能分割冲突域,但 LAN 交换机不隔离广播,所以本题中,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16 和 1。
14.一条线路带宽为 1Mbps,往返时延为 45ms,假设数据帧的大小为 1000 字节。若采用停-等协议,实际的数据率是( )。
A.15Kbps B.1.5Kbps C.151Kbps D.1510Kbps
【答案】C
【解析】为了求出实际的数据率,可以先求出每成功发送一帧并得到确认的时间 t,然后用帧大小 n 除以 t
即可得实际的数据传输率,题目中 n=1000*8bit=8000bit,t 包含往返时间和发送时间,即 t=45ms+n/1Mbps
=45ms+8000b/106bps=53ms,则数据传输率=n/t≈151Kbps。
15.一个使用 CSMA/CA 的网络上,计算机 A 的帧际间隔是 2 时槽,计算机 B 的帧际间隔是 6 时槽,如果计算机C 使用( )帧际间隔可以获得最高优先级。
A.8 时槽
B.5 时槽
C.3 时槽
D.1 时槽
【答案】D
【解析】在CSMA/CA 中,帧际间隔值可以用来分配发送方的优先级,如果一个设备被分配一个较小的帧际优先级,那么它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对传输介质访问的机会。
16.长度为 10km、数据传输率为 10Mbps 的 CSMA/CS 以太网,信号传播速度为 200m/μs。那么该网络的最小帧长为( )。
A.20bit B.200bit
C.100bit D.1000bit
【答案】D
【解析】以太网中,最小帧长度=数据传输率 W*往返传输延时RTT,题中,W=10Mbps。往返路程=10km*2=20000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200*106m/s,
则RTT=往返路程/信号传播速度=20000m÷(200*106)=10-4s。
那么最小帧长度=W*RTT=1000bit。
17.一个 ATM 网络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有三个 ATM 交换机,现在要建立一条虚电路,一共需要发送
( )个报文。
A.12 B.15 C.18 D.21
【答案】B
【解析】让 SETUP 报文到达目的地需要四个跳段,除了最后一个跳段外,每个跳段都要被确认,这样就共有 7 个报文。类似地,C0NNECT 报文也经历 4 个跳段,并且有 4 个确认,共有 8 个报文。这样全部加在一起,
总共需要发送 15 个报文。
18.在 Internet 的几种路由协议中,( )采用了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A.RIP B.BGP C.OSPF D.NAT
【答案】C
【解析】OSPF(开放的最短路径优先)内部网关路由协议采用了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RIP 协议采用距离-矢量路由算法。BGP 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算法,NAT 协议不属于路由协议。
19.ATM 技术主要是解决( )。
A.带宽传输问题
B.网络成本问题
C.带宽接入问题
D.带宽交换问题
【答案】D
【解析】ATM 技术是一种交换技术(快速分组交换,帧长固定,称为信元,也叫信元交换),通过 ATM 交换机组建起一个骨干网络,主要解决带宽交换问题。异步传输是指信元被异步地复用到 SDH 序列中。ATM 网络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传输数据切分为固定长度(53Bytes)的信元传送,可根据业务类型对带宽的需要动态分配信元,执行异步信元交换。从而容纳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纯交换技术,每个连接都有自己的独占带宽,数据传送效率高,带宽可达 25Mbps~625Mbps。
20.( )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A.流控
B.线路控制
C.差错控制
D.上面 3 项都是
【答案】D
【解析】数据链路层必须负责帧的定界,实现一种能够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的结构。帧的结构可以包含错误检测机制,错误纠正可以后向地通过帧的重传获得,也可以前向的通过冗余编码获得。对于某些数据链路连接, 还应该能够提供保序和流控功能,保证在链路层连接上收到的帧能够以和发送时相同的顺序递交给网络层实体, 并协调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节奏,保证发送方不会一太快的速度使得接收方被淹没。
21.对于以太网,如果一个网络适配器发现刚刚收到的一个帧中的地址是另一个网络适配器的,那么( )。
A.它发送一个NACK(not acknowledged frame)给发送这个帧的主机
B.它把这个帧交给网络层,让网络层决定如何处理
C.它丢弃这个帧,并且向网络层发送错误消息
D.它丢弃这个帧,不向网络层发送错误消息
【答案】D
【解析】当主机受到一个不是本机 IP 地址的帧时,不做任何处理,只是将该帧丢弃掉。
22.CSMA/CD 是一种( )工作方式。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其他方式
【答案】B
【解析】CSMA/CD 方式中,每个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路传输,如果有两路传输就会产生冲突,但总线上的数据传输方向可以是两个方向。
23.就交换技术而言,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是( )。
A.分组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
【答案】A
【解析】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分组交换在传送数据之前不必先占用一条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24.在以太网中,当一台主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信号,只有数据帧中的 目的地址与某主机的地址一致时,该主机才接收这个数据帧。这里所提到的地址是( )。
A.MAC 地址
B.IP 地址
C.端口
D.地理位置
【答案】A
【解析】数据帧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指的是 MAC 地址。
25.在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
A.并发连接B.CSMA/CD
C.时间片
D.令牌
【答案】B
【解析】CSMA/CD 是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最经典,最常使用的方法。
26.通常数据链路层交换协议的数据单元被称为( )。
A.报文
B.帧
C.比特
D.报文分组
【答案】B
【解析】报文是公用电报网的交换数据的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交换协议的数据单元通常配称为帧。比特是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报文分组是网络层交换数据的单元。
27.一个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速率为 100Mbit/s,若该端口可以支持全双工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口实际的传输带宽是( )。
A.100Mbit/s B.150Mbit/s C.200Mbit/s D.1000Mbit/s
【答案】C
【解析】全双工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该端口的实际带宽可达到
100Mbit/s*2=200Mbit/s 。
28.在 CSMA/CD 协议中,下列指标与冲突时间没有关系的是( )。
A.检测一次冲突所需的最长时间
B.最小帧长度
C.最大帧长度
D.最大帧碎片长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 CSMA/CD 协议中冲突时间,冲突时间就是能够进行冲突检测的最长时间,其决定了最小帧的长度和最大帧碎片的长度,对最大帧的长度没有影响。
29.CSMA/CD 以太网中,发生冲突后,重发前的退避时间最大是( )。
A.65536 个时间片
B.65535 个时间片
C.1024 个时间片
D.1023 个时间片
【答案】D
【解析】根据CSMA/CD 退避算法的描述,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首先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T。定义重传次数 k,k≤10,即 k=min[重传次数,10]。从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这里的时间片就是基本退避时间,重传次数的最大值为 10,因此退避时间最大就是 210-1=1023 个时间片。
30.局域网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如果正确,则根据帧目的地址确定输出端口 号再转发出去。这种交换方式是( )。
A.直接交换
B.改进直接交换
C.存储转发交换
D.查询交换
【答案】C
【解析】交换机进行交换方式主要有三种,直通式、存储转发式和碎片隔离式。
(1)直通交换在输入端V1 检测到数据帧时,检查帧头地址,把数据帧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
(2)存储转发交换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帧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帧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帧。
(3)碎片隔离交换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 64 个字节,如果小于 64 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
果大于 64 字节,则发送该包。本题中描述的交换方式为存储转发式交换。
31.以太网的MAC 子层遵守的标准是( )。
A.IEEE802.4
B.IEEE802.5 C.IEEE802.2 D.IEEE802.3
【答案】D
【解析】IEEE802.3 描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 MAC 子层的实现方法,在多种物理媒体上以多种速率采用
CSMA/CD 访问方式,对于快速以太网该标准说明的实现方法有所扩展,是以太网的 MAC 子层遵守的标准。
32.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
A.网络层
B.数据链路层
C.物理层
D.媒体访问控制层
【答案】A
【解析】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都处于同一个网段中,不需要路由器或更上层设备将数据转发到不同网段,在局域网中只需要物理地址就可以实现主机间的通信,物理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地址,因此局域网仅涉及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不会包括网络层及其上层。
33.局域网中访问冲突的根源是( )。
A.独占介质
B.共享介质
C.引入 MAC 子层
D.规则的拓扑结构
【答案】B
【解析】以太网使用CSMA/CD 协议,由于在共享的信道中采用随机访问和竞争技术,所以会发生访问冲突。
34.具有 24 个 10M 端口的交换机的总带宽可以达到( )。
A.10M B.100M C.240M D.10/24M
【答案】C
【解析】交换机属于多端口网桥,是数据链路层设备,由于其各端口是独立的,并非共享链路,可以分割冲突域,因此不同端口上的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时不会发送冲突,所以总带宽可以达到 24*10=240M。
35.IEEE 的 802 委员会已经标准化了很多种类的 LAN,其中无线 LAN 标准是( )。
A.IEEE802.3 B.IEEE802.5 C.IEEE802.11 D.IEEE802.17
【答案】C
【解析】IEEE802.11 是无线 LAN 的标准。
36.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 WT=4,在发送 3 号帧、并接到 2 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的帧数是( )。
A.2 帧
B.3 帧
C.4 帧
D.1 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窗口的机制,这里收到 2 号帧的确认后,2 号帧及以前的帧已经正确接收,目前已经发送了 3 号帧,发送并等待确认的帧只有 3 号帧一个帧,因此还可连续发送的帧数是窗口大小-已经发送的帧数, 即 4-1=3。
37.以太网交换机中的端口/MAC 地址映射表是( )。
A.是由交换机的生产厂商建立的
B.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过程中通过学习动态建立的
C.是由网络管理员建立的
D.是由网络用户利用特殊的命令建立的
【答案】B
【解析】交换机中地址映射表的原理与路由器的路由表有所区分,路由表可以由认为配置静态路由,也可以通过动态协议建立,而对于交换机,映射表只能在数据转发中进行动态学习建立,并且没有表项都有定时器。
38.关于以太网交换机,下面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B.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形成一个冲突域
C.交换机支持多端口同时收发数据
D.交换机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
【答案】D
【解析】交换机是工作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每个端口是独立的冲突域,交换机的交换结构保证了多端口同时进行数据交换,多端口的中继器可以认为是集线器,其所有端口处于同一个冲突域内,而不是交换机,交换机属于多端口网桥。
39.在 MAC 子层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是( )。
A.比特流
B.MAC 帧
C.LLCPDU
D.数据报
【答案】B
【解析】因此 MAC 子层属于链路层,数据传输单元就是 MAC 帧。
40.考虑在一条 1000 米长的电缆(无中继器)上建立一个 1Gb/s 速率的CSMA/CD 网络,假定信号在电缆中的速度为 2*108 米/秒。最小帧长是( )。
A.1250 字节
B.1230 字节
C.1280 字节
D.1220 字节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最小帧长的计算,信道中的往返传播延时=2*1000/(2*108)=10μs=10-5s。在 1Gb
/s 即 109b/s 的速率下,所以最小帧长=数据发送速率*往返传播延时=109*10-5=10000b=1250 字节。
41.在多路复用技术中,WDM 表示为( )。
A.频分多路复用
B.波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空分多路复用
【答案】B
【解析】频分多路复用为FDM,波分多路复用为WDM,时分多路复用为TDM,空分多路复用为 SDM。
42.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
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
A.频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答案】B
【解析】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许多个单个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本题中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并供多个信号使用,这种复用方式属于时分多路复用。
43.以太网交换机转发数据包时所依据的是( )。
A.IP 地址
B.MAC 地址
C.LLC 地址
D.PORT 地址
【答案】B
【解析】以太网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因此转发数据包时会使用数据链路层地址, IP 地址属于网络层,而PORT 地址属于传输层,故可排除,数据链路层中,LLC 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MAC 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因此,交换机在转发数据包时所依据的是MAC 地址。
44.要发送的数据是 1101011011,采用 CRC 校验,生成多项式是 10011,那么最终发送的数据应该是( )。
A.11010110111010 B.11010110110110 C.11010110111110 D.11110011011100
【答案】C
【解析】要发送的数据是 1101011011,除数为 5 位,则在要发送的数据后面补 4 个 0,得 11010110110000, 然后用 11010110110000 除以 10011,得到的冗余码为 1110,添加到要发送数据的最后即得到最终发送的数据
11010110111110。
45.CRC 校验是目前常用的检错方式。如果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4+X+1,那么对于要传的信
息串 1101011011 的CRC 冗余校验码是( )。
A.1011 B.1101 C.111O D.1100
【答案】C
【解析】根据CRC 校验的计算方法,本题中生成多项式为 4 次多项式,因此在信息串 1101011011 后面补 4 个 0 得到 11010110110000,然后用 11010110110000 除以生成多项式表示的除数 10011,可得余数为 1110。发送端发送信息串时,会在信息串后加上余数 1110 以进行差错检测,因此CRC 校验码为 1110。
46.局域网参考模型一般不包括( )。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答案】A
【解析】IEEE802 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而又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 MAC 子层。因此不包括网络层。
47.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属于( )。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B.无确认的有连接服务
C.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
D.有确认的有连接服务
【答案】A
【解析】考虑到局域网信道质量好,以太网采取了两项重要的措施以使通信更简便:(1)采用无连接的工作方式;(2)不对发送的数据帧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因此,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服务,即尽最大努力交付。差错的纠正校验等工作由高层完成。
48.一个广域网信道的比特率是 4Kbps,传播延迟为 20 毫秒,若确保停-等协议才至少 50%的效率,那么帧的大小至少是( )。
A.大于 160bit
B.大于 150bit
C.大于 140bit
D.大于 130bit
【答案】A
【解析】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信道传播延迟的 2 倍时,信道利用率是 50%。或者说,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来回路程的传播延迟时,效率将是 50%。本题中,往返传播时间为 20 毫秒*2=40 毫秒,则每帧的发送时间至少为 40 毫秒即 0.04 秒时,信道利用率能达到 50%,设帧大小至少为 Mbit,发送速率 4Kbps 即每秒 4000bit, 可知 M=4000*0.04=160bit,帧的大小至少为 160bit。
49.促使采用多路复用技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包括( )。
A.成本效率原因:传输与接收设备的单位速率价格(每 bps 价格)随数据率增大而降低
B.用户速率要求原因:普通用户大都只需要中等速率的通信能力
C.工程原因:架设大容量与小容量通信线路施工难度、费用相近,从而总是尽量铺设大容量线路
D.安全性原因: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后,在同一线路上同时传送多路信号,不易泄密,使安全性得以提高
【答案】C
【解析】工程原因不是采用多路复用的原因。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往往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ing)。采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送行传输,在远距离传输时可大大节省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50.在以太网中,一个数据帧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到该数据帧完全到达另一个站点的总时间等于( )。
A.信号传播时延加上帧的发送时延
B.信号传播时延减去帧的发送时延
C.信号传播时延的两倍
D.帧的发送时延的两倍
【答案】A
【解析】信号传播时延(通常记为 τ)是指信号从发送站点传播到接收站点所需的时间,即 τ=L0/V,L0 为电缆长度,V 为电磁波在电缆上的传播速率。帧的发送时延 T 是指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帧到该数据帧发送出去所需时间,也可以是接收站点接收整个帧的全部时间,即 T=L1/C,L1 为帧长,C 为该电缆的数据发送速率。
在以太网中,如果不考虑中继器引入的时延,一个数据帧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到该帧完全到达另一个站点的总时间等于信号传播延时加上帧的发送延时;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到检测到冲突的时延为信号传播时延的
2 倍。
51.在传统以太网中有A、B、C、D4 个主机,A 向 B 发送消息,( )。
A.只有B 能收到
B.4 台主机都会收到
C.4 台主机都收不到
D.B、C、D 主机可收到
【答案】B
【解析】在传统以太网中,由于采用总线作为共享的传输介质,任何一个结点发出的数据帧都在总线上进行广播,局域网上的所有结点包括发送结点都将收到发出的数据帧。每个结点将帧中的目的地址与自己的 MAC 地址相比较,若相同,则将数据帧上传至上层;否则,丢弃该数据帧。
52.网桥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4)( ),其二是利用公共通信链路实现了两个远程 LAN 的互联。
A.能放大和再生信号,以扩展 LAN 的长度
B.具有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功能
C.适用于复杂的局域网互联
D.可把一个大的 LAN 分段,以提高网络性能
【答案】D
【解析】A 项,放大和再生信号属于物理层功能,网桥工作数据链路层。B 项,网桥没有流量控制功能。C 项,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D 项,网桥具有过滤通信量的功能,可以使局域网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冲突域,从而减轻了扩展局域网上的负荷,提离了网络的性能。
53.网桥是一种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工作在 OSI 的(1)( )。在 LAN 中,能即插即用的网桥是(2)
( )。从网桥的基本原理可知网桥(3)( ),因此,网桥有两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4)( ),其二是利用公共通信链路实现了两个远程 LAN 的互联。
(1)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2)A.封装网桥
B.源路由网桥
C.转换网桥
D.透明网桥
(3)A.无选择的转发数据帧
B.有选择的转发数据帧
C.可将其互联的网络分成多个逻辑子网
D.以地址转换方式实现互联的网络之间的通信
(4)A.能放大和再生信号,以扩展 LAN 的长度
B.具有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功能
C.适用于复杂的局域网互联
D.可把一个大的LAN 分段,以提高网络性能
【答案】B,D,B,D
【解析】(1)网桥是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随络互联设备。
(2)按照路由策略的不同,网桥可分为两类: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其中在透明网桥中,数据帧的路由选择由网桥负责,网桥对站点来说是透明的,所以透明网桥是即插即用设备 源路由网桥中,数据帧的路由选择由站点自己负责,站点必须知道网桥的标识和属于哪个网段,网桥对主机不是透明的,不能即插即用。
(3)从网桥的工作原理可知,网桥在互联的各网段之间通过“端口-地址”映射表来转发数据。
(4)A 项,放大和再生信号属于物理层功能,网桥工作数据链路层。B 项,网桥没有流量控制功能。C 项,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D 项,网桥具有过滤通信量的功能,可以使局域网各网段成为隔离开的冲突域,从而减轻了扩展局域网上的负荷,提离了网络的性能。
54.为什么大量的广播信息会降低整个网络的性能?( )
A.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必须为每个广播信息发送一个确认信息
B.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必须处理每个广播信息
C.广播信息被自动路由到每个网段
D.广播信息不能被自动转送到目的计算机
【答案】B
【解析】由于广播信息的目的地是“所有计算机”,所以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在接收到此信息时都必须花费时间来处理。因此,如果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广播信息,则每台计算机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信息,因此所有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势必受到影响。另外,这些广播信息可能会占用整个网络的带宽,造成所谓的“广播风暴”,将会严重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在共享传输媒体的局域网中,网络的总带宽的绝大部分都由广播帧所消耗的。
55.在总线型局域网中,总线两端使用匹配电阻是为了( )。
A.防止信号丢失
B.吸收信号,防止信号反射造成干扰
C.降低线路传输功率
D.防止信号衰减
【答案】B
【解析】电信号在这个铜导线里面跑遇到导线截面是会反射的,反射信号会干扰正常数据信号,这个电阻就是防止反射。
56.使用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可以降低再次发送冲突的概率,下列数据帧中发送成功的概率最大的是
( )。
A.首次发送的帧
B.冲突两次的帧
C.冲突 4 次的帧
D.冲突 8 次的帧
【答案】A
【解析】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是为了降低冲突再次发生的概率而提出的,规定结点在发生 i 次冲突后应该等待的时延是从[0,1,„,2i-1]中随机选出的。所以,一个帧发生冲突次数越多,等待的时延可能就越长, 即发送成功的概率越小。
57.一个 16 端口的集线器的冲突域和广播域个数分别是( );一个 16 端口的交换机的冲突域和广播域个数分别是( )。
A.16,1
B.16,16
C.1,1 D.1,16
【答案】C;A
【解析】(1)使用集线器的局域网在逻辑上仍是总线网,各结点共享总线。所以连接到集线器上的结点都共享同一个冲突域。而且,由于总线上为广播通信方式,每个结点发送的帧都可为其他结点所接收,即所以结点也共享同一个广播域。
(2)为了解决冲突域的问题,提高共享介质的利用率,人们利用网桥和交换机来分隔互联网的各网段中的通信量,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但是,当网桥和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转发信息的数据帧时,为了保证该帧能被目的结点正确接收,将该帧从所有的端口广播出去。可以看出,网桥和交换机的冲突域等于端口的个数,广播域为 1。
58.以下哪个是正确的MAC 地址?( )
A.00-01-AA-08
B.00-01-AA-08-0D-80 C.1031
D.192.2.0.1
【答案】B
【解析】MAC 地址,又叫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IEEE 的注册管理机构 RA 是局域网全球地址的法定管理机构,它负责分配地址字段的 6 个字节中的前 3 个字节,即高 24 位。在生产网卡时,6 个字节的MAC 地址已被固化在网卡的 ROM 中,当网卡被插入到某台计算机后,适配器上的标识符就成为这台机器的 MAC 地址。
59.下列哪一项不是网卡的功能?( )
A.数据封装与解封
B.链路管理
C.流量控制
D.编码与译码
【答案】C
【解析】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通信适配器。适配器本来是在主机箱内插入的一块网络接口板, 这种接口板又称为网络接口卡NIC 或简称为网卡。网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网卡接收和发送各种帧时不使用计算机的 CPU。当网卡接收到有差错的帧时,就把这个帧丢弃而不必通知计算机。当适配器收到正确的帧时,采用中断来通知计算机并交付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当计算机要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由协议栈把 IP 数据报向下交给适配器,组装成帧后发送到局域网。
60.按照路由选择算法,用于互联多个局域网的网桥可分为( )。
A.透明网桥和生成网桥
B.本地网桥和远程网桥
C.源路由网桥和透明网桥
D.源路由网桥和远程网桥
【答案】C
【解析】(1)目前使用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其标准是 IEEE 802.ID。透明是指以太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以太网上的站点都是看不见以太网上的网桥的,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即只要把网桥接入局域网,不用人工配置转发表网桥就能工作。
(2)源路由网桥是在发送帧时,把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为了发现合适的路由,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作为探测只用,发现帧将在整个扩展的以太网中沿着所有可能的路由传送。在传送过程中,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当这些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着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以后,凡从这个源站项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发现帧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源站确定整个网络可以通过的帧的最大长度。
61.下列哪项不是使用网桥分割网络所带来的好处?( )
A.减少冲突域的范围
B.增加了每个网段上的结点所能获得的带宽
C.过滤在网段之间的数据
D.将广播域划分为更小的范围
【答案】D
【解析】网桥可隔离信息,将网络划分成多个网段,隔离出安全网段,防止其他网段内的用户非法访问。由于网络的分段,各网段相对独立,一个网段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网段的运行。因此 B、C 确。根据网桥的特点可知A 正确,D 错误。
62.关于 100BASE-T 以太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T 表示以太网
B.100 指的是传输速率为 100Mb/s
C.BASE 指的是基带传输
D.10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
【答案】A
【解析】100BASE-T 是在双绞线上传送 100Mb/s 基带信号的星形拓扑以太网,仍使用 IEEE 802.3 的CSMA
/CD 协议,它又称为快速以太网,100BASE-T 可使用交换式集线器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
63.在一个采用CSMA/CA 作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网络中,计算机 A 的帧间间隔为 2 个时隙,计算机 B
的帧间间隔为 4 个时隙,计算机 C 的帧间间隔为 8 个时隙,那么哪个计算机的数据发送优先级最高?( )
A.计算机A
B.计算机B
C.计算机C
D.在采用CSMA/CA 的网络中无法分配优先级
【答案】A
【解析】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 采用 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CSMA)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A 的冲突避免要求每个结点在发送数据之前侦听信道的状态。如果信道空闲,结点可以发送数据。发送结点在发送完一个帧后,必须等待一段称为帧间时间间隔(IFS)的时间,检查接收方是否发回帧的确认。帧间间隔也可以用于具有优先级的发送中,如果一个设备的帧间间隔较小,那么获得传输介质访问权的机会较大, 这有些类似于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中的优先级思想。
64.交换机比集线器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的原因是( )。
A.交换机支持多对用户同时通信
B.交换机使用差错控制减少出错率
C.交换机使网络的覆盖范围更大
D.交换机无须设置,使用更方便
【答案】A
【解析】交换机能隔离冲突域,工作在全双工状态,使网络中多对结点同时通信,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这是交换机的优点。
65.下列网络连接设备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 )。
A.中继器和集线器
B.集线器和网桥
C.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
D.集线器和局域网交换机
【答案】C
【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网桥和局域网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
66.广域网所使用的传输方式是( )。
A.广播式
B.存储转发式
C.集中控制式
D.分布控制式
【答案】B
【解析】广域网由一些结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结点交换机执行将分组存储转发的功能。结点之间都是点到点的连接,但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一个结点交换机往往与多个结点交换机相连。
67.在 HDLC 协议中,( )的功能是轮询和选择。
A.I 帧
B.S 帧
C.U 帧
D.A 和 B
【答案】B
【解析】HDLC 允许三种类型的帧:
(1)信息帧,又称为I 帧,用于数据传输,还可以同时用来对已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执行轮询等功能。
(2)监控帧,又称为 S 帧,用于数据流控制,帧本身不包含数据,但可对信息帧确认,请求重发信息帧和请求暂停发送信息帧等功能。
(3)无编号帧,又称为U 帧,主要用于控制链路本身,它不使用发送或接收帧序号。某些无编号帧可以包含数据。
68.根据HDLC 帧中控制字段前两位的取值,可就将 HDLC 划分为三类,这三类不包括( )。
A.信息帧
B.监督帧
C.确认帧
D.无编号帧
【答案】C
【解析】HDLC 允许三种类型的帧:
(1)信息帧,又称为I 帧,用于数据传输,还可以同时用来对已收到的数据进行确认和执行轮询等功能。
(2)监控帧,又称为 S 帧,用于数据流控制,帧本身不包含数据,但可对信息帧确认,请求重发信息帧和请求暂停发送信息帧等功能。
(3)无编号帧,又称为U 帧,主要用于控制链路本身,它不使用发送或接收帧序号。某些无编号帧可以包含数据。
69.HDLC 和PPP 协议分别是面向( )的数据链路层控制协议。
A.比特、比特
B.字节、比特
C.字节、字节
D.比特、字节
【答案】D
【解析】HDLC 协议是面向比特的,它使用零比特填充法来组成帧。PPP 协议是面向字节的,即所有 PPP
帧的长度都为整数个字节。
70.下列关于循环冗余校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逐个校验每一个字符
B.能查出任意奇数个比特的差错
C.查不出偶数个比特的差错
D.没有奇偶校验可靠
【答案】B
【解析】循环冗余校验(CRC)是广泛用于数据链路层的一种校验方式,其特点是:每个 CRC 标准都能检小于 r+1 比特的突发差错;在合适的假定下,长度大于 r+1 比特的突发差错被检测到的概率是 1-0.5r;每个
CRC 标准也都能检测任何奇数个比特的差错。
71.在选择重传协议(SR)中,当帧的序号字段为 3bit,且接收窗口与发送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设 n 为序号位数,Ws 为发送窗口大小,Wr 为接收窗口大小。
选择重传的窗口大小应满足 3 个条件:①Ws+Wr=2n;②Ws>=Wr;③Ws,Wr<=2n-1。
本题中 n=3,Ws=Wr,则 Ws+Wr=2Ws=23=8,得 Ws=4<23-1,则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为 4。
72.使用下列协议计算机网络中,各用户发出的数据之间不会发生碰撞的是( )。
A.TDM B.ALOHA C.CSMA D.CSMA/CD
【答案】A
【解析】TDM 属于静态划分信道的方式,各结点分时使用信道,不会发生碰撞,而 ALOHA、CSMA、CSMA
/CD 均属于动态的随机访问协议,都可能会发生碰撞。
73.在监听到信道忙时,仍然继续监听下去,直到信道空闲为止。采用该种方式的 CSMA 协议称为( )。
A.1-坚持型CSMA
B.坚持型CSMA C.p-坚持型CSMA
D.非坚持型CSMA
【答案】A
【解析】CSMA 的主要类型有 3 种:l-坚持型 CSMA,非坚持型CSMA 和 p-坚持型 CSMA。对于 1-坚持型
CSMA,在监听到信道忙时,仍然继续监听下去,直到信道变闲为止;对于非坚持型 CSMA,一旦监听到信道忙, 不再坚持听下去,而是延迟一段随机时间后重新再监听;对于 p-坚持型 CSMA,则是以概率(1-p)延迟一段时间。
74.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中,在第 5 次碰撞之后,一个结点选择的 K 值为 4 的概率是( )。
A.1/8 B.1/16 C.1/32 D.1/64
【答案】C
【解析】以太网使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解决碰撞问题。根据该算法,在第 5 次碰撞后,从整数集合[0,1,„,(25-1)]中随机选取 K 值,因此,选择的K 值为 4 的概率是 1/32。
75.在同一局域网上的两个设备具有相同的静态 MAC 地址时,其结果是( )。
A.首次引导的设备使用该地址,第 2 个设备不能通信
B.最后引导的设备使用该地址,第 1 个设备不能通信
C.这两个设备都不能正确通信
D.两个设备都可以正确通信
【答案】C
【解析】在局域网上,每个设备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硬件地址,在使用静态地址的系统上,如果有重复的硬件地址,那么这两个设备都不能通信。
76.由交换机连接起来的 10Mbit/s 的共享式以太网中,共有 10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能够占有的带宽和总带宽分别为( )。
A.1Mbit/s,10Mbit/s B.10Mbit/s,10Mbit/s C.10Mbit/s,100Mbit/s D.100Mbit/s ,100Mbit/s
【答案】C
【解析】对于普通 10Mbit/s 的共享式以太网,若共有 N 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占有的平均带宽只有总带宽
(10Mbit/s)的 N 分之一。但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时,虽然在每个端口到主机的带宽还是 10Mbit/s,但由于一个用户在通信时是独占而不是和其他网络用户共享传输媒体的带宽,因此,每个用户仍然可以得到 10Mbit/s 的带宽,而总带宽则可以达到 100Mbit/s,这正是交换机的最大优点。
77.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 )。
A.突发错
B.计算错
C.CRC 错
D.随机错
【答案】A
【解析】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称为突发错,是传输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从突发错误发生的第一个码元到有错的最后一个码元间所有码元的个数,称为该突发错的突发长度。
78.下列产品中( )是在OSI 模型的数据链路层进行互连的。
A.中继器
B.路由器
C.网关
D.网桥
【答案】D
【解析】多个局域网可以通过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桥连接起来。然而,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而网关涉及到OSI 体系结构中的多层。
79.以下对PPP 协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具有差错控制能力
B.仅支持 IP 协议
C.支持动态分配 IP 地址
D.支持身份验证
【答案】B
【解析】除了 IP 以外,PPP 还可以携带其他协议。包括DECnet 和Novell 的 Internet 网包交换(IPX)。
80.HDLC 帧格式中标志序列(F)是( )。
A.11111111
B.11lll110 C.01111111 D.01111110
【答案】D
【解析】HDLC 的帧格式中采用“0 比特插入法”。该法在发送端监视除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发现有连续 5 个“1”出现时,便在其后添加一个“0”,然后继续发后继的比特流。在接收端,同样监视除起始标志码
以外的所有字段。当发现连续 5 个“1”出现后,若其后一个比特为“0”则自动删除它,以恢复原来的比特流。
81.曼彻斯特编码和 4B/5B 编码的效率分别是( )。
A.100%和 100% B.50% 和 80% C.80% 和 50% D.50%和 50%
【答案】B
【解析】4B/5B 编码是每四位二进制代码由五位编码来表示,这五位编码称为编码组(code group),并由
NRZI 方式传输。曼彻斯特编码的效率是 50%,4B/5B 编码的效率是 80%。
82.采用串行线路连接到网络时,如果希望能够支持动态分配 IP 地址,那么数据链路协议应该采用( ) 协议。
A.SLIP B.PPP C.HDLC D.SDIC
【答案】B
【解析】PPP 协议支持动态分配 IP 地址。而且 PPP 协议还满足了动态分配 IP 地址的需要,并能够对上层的多种协议提供支持,无论是同步电路还是异步电路,PPP 协议都能够建立路由器之间或者主机到网络之间的连接。
83.下列关于PPP 和HDLC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PP 是网络层协议,而 HDLC 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
B.PPP 支持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C.PPP 两端的网络层必须运行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D.PPP 是面向字节的协议,而HDLC 协议是面向比特的协议
【答案】D
【解析】A 项,PPP 和 HDLC 协议均为数据链路层协议。B 项,PPP 协议只提供全双工操作。C 项,由于
PPP 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它对上层的网络层的协议没有要求。
84.HDLC 常用的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异步平衡模式
B.异步响应模式
C.正常响应模式
D.A、B、C 都可以
【答案】C
【解析】在 HDLC 的三种数据操作方式中,正常响应模式和异步响应模式属于非平衡配置方式。在正常响应模式中,主站向从站传输数据,从站进行响应传输,但是,从站只能在收到主站的许可后,才可进行响应。
85.下面( )协议包括 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A.IEEE801
B.IEEE802 C.IEEE803 D.IEEE804
【答案】B
【解析】IEEE 802 标准定义了网卡如何访问传输介质(如光缆、双绞线、无线等),以及如何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定义了传输信息的网络设备之间连接建立、维护和拆除的途径。遵循 IEEE802 标准的产品包括网卡、桥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来建立局域网络的组件 IEEE802.3 中包括 CSMA/CD,IEEE802.4 中包括令牌总线网,IEEE802.5 中包括令牌环网。
86.以太网采用的发送策略是( )。
A.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
B.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
C.站点采用带冲突检测的 CSMA 协议进行发送
D.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
【答案】C
【解析】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协议,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 和“碰撞检测”。 “载波监听”就是“发送前先监听”,“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监听”。
87.( )最准确地描述了循环冗余检查的特征。
A.逐个地检查每一个字符
B.能够查出 99%以上的差错
C.不能够查出有偶数个位出错的差错
D.不如纵向冗余检查可靠
【答案】B
【解析】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特点有:(1)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差错;(2)可检测出所有双比特差错;(3)可检测出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
88.下列协议中,( )使用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组帧。
A.DDCMP B.HDLC C.BSC D.SLIP
【答案】B
【解析】HDLC 协议中要求每个帧前、后均有一标志码 01111110,用作帧的起始、终止指示及帧的同步。标志码不允许在帧的内部出现,以免引起歧义。
89.以下关于误码率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
B.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要求的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的造价就越高
C.实际应用中数据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可以达到零
D.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多,才会越接近真正的误码率的值
【答案】C
【解析】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是误码率越低越好,而要根据实际传输要求提出误码率要求。在数据传输率确定后,要求的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的造价就越高。而且实际传输过程中,误码率不可能绝对到达零。
90.为了避免传输过程中丢失帧.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措施是( )。
A.发送帧编上序号
B.循环冗余编码
C.海明码
D.计时器超时重发
【答案】D
【解析】为了防止帧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在可靠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发送方缓存发送的每一个帧,并为它设定一个计时器,当时间到期而该帧的确认帧仍然没有返回时,发送方将重新发送该帧。故选D。
91.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称为( )。
A.纠错率
B.误码率
C.最小数据传输速率
D.最大数据传输运率
【答案】B
【解析】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当数据从信源出发,经过通信信道时,由于通信信道总是存在一定的噪声,在到达信宿时,接收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可能不一致。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称为误码率。
92.下列协议中不属于TCP/IP 协议族的是( )。
A.ICMP B.TCP C.DNS D.HDLC
【答案】D
【解析】TCP/IP 协议族是由一组协议组成的,包括的协议主要有 IP、ICMP、ARP、RARP、TCP、UDP、
SMTP、DNS、FTP、HTTP 等。HDLC 是 ISO 提出的一个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属于 TCP/IP 族。
93.HDLC 常用的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既能由主站启动又能由从站启动的是( )。
A.异步平衡模式
B.非平衡异步响应模式
C.非平衡正常响应模式
D.A,B,C 都可以
【答案】A
【解析】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HDLC 有两种基本的配置方式:非平衡配置方式和平衡配置方式。非平衡配置方式将通信的节点按照它们在通信过程中的地位分为主站和从站,主站发出命令,从站接受命令并作出响应。非平衡配置方式有两种数据传送方式:正常响应模式与异步响应模式。在平衡配置方式中,每个节点同时具有主站与从站的功能,即是一个复合站,可以随时发出命令与响应,平衡配置方式只有一种工作模式,即异步平衡模式,允许每个站随时、平等地发起数据传输。
94.HDLC 常用的操作方式中,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异步平衡模式
B.非平衡异步响应模式
C.非平衡正常响应模式
D.A,B,C 都可以
【答案】C
【解析】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HDLC 有两种基本的配置方式:非平衡配置方式和平衡配置方式。非平衡配置方式将通信的节点按照它们在通信过程中的地位分为主站和从站,主站发出命令,从站接受命令并作出响应。非平衡配置方式有两种数据传送方式:正常响应模式与异步响应模式。正常响应模式中,主站可以随时向从站传输数据,而从站只有在主站向它发送命令帧进行探寻,从站响应后才可以向主站发送数据帧。
95.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即CSMA( )。
A.只用于总线拓扑结构
B.只用于环形拓扑结构
C.只用于星形拓扑结构
D.既能用于环形也能用于总线形拓扑结构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是从 ALOHA 协议改进而来的,而 CSMA/CD 协议又是在 CSMA 协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这三种协议都只用于总线拓扑的局域网(或物理结构为星形网但逻辑结构仍为总线形的局域网)。CSMA
/CA 协议虽然也是从CSMA 协议改进而来,但它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用于环形拓扑局域网的是令牌传递协议。
96.CSMA/CD 方法用来解决多结点如何共享共用总线传输介质的问题,在采用 CSMA/CD 的网络中
( )。
A.不存在集中控制的结点
B.存在一个集中控制的结点
C.存在多个集中控制的结点
D.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集中控制的结点
【答案】A
【解析】CSMA/CD 属于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特点是用户可以随机地发送信息。但每个结点发送信息前必须先侦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出去,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信道忙,则继续侦听。当数据发送过程中检测到冲突,将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长的时间。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因此,CSMA/CD 方法不需要集中控制的结点。但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中则需要集中控制的结点。
97.在 CSMA 控制方案中,介质的最大利用率取决于( )。
A.帧的长度
B.帧的内容
C.帧的结构
D.帧的类型
【答案】A
【解析】CSMA 协议的性能和帧的长度有关。碰撞发生后,会产生无效的传输,帧长过长,传输效率将降低; 帧长过短,每次传输的帧实际装载的信息过少,效率会降低。
98.对于窗口大小为n 的滑动窗口,最多可以有( )帧已发送但没有确认。
A.0 B.n-1 C.n D.n/2
【答案】B
【解析】在连续 ARQ 协议中,必须满足发送窗口的大小≤窗口总数-1。例如,窗口总数为 8 个,编号为 0~
7,假设这 8 个帧都已发出,下一轮又发出编号为 0~7 帧共 8 个帧,接收方将无法判断第二轮发的 8 个帧到底是重传帧还是新帧,因为它们的序号完全相同。对于回退N 帧协议,发送窗口的大小可以达到窗口总数-1。因为它的接收窗口大小为 1,所有的帧保证按序接收。
所以对于窗口大小为n 的滑动窗口,其发送窗口大小最大为 n-1,即最多可以有 n-1 帧已发送但没有确认。
99.采用后退 N 帧协议(GBN),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而 1 号帧的确认没有返回,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1 B.2 C.6 D.7
【答案】D
【解析】后退 N 帧协议中,接收方应以正确的顺序把收到的报文递交给本地主机,发送方在不等确认就连续发送许多个帧的情况下,有可能发送了 N 个帧后,才发现尚未收到对前面的帧的确认信息,也许某个帧在传输的过程中出错了。接收方因这一帧有错,查出后不会交给本地主机,对后面发送来的 N 个帧也可能均不接受而丢弃。换句话说,接收方只允许顺序接收,当发送方发现前面的帧未收到确认信息而计时器超时后,不得不重传该帧以及随后的N 个帧。本题中的发送方需要发送编号为 1~7 的 7 个帧。
100.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 窗口大小为 8)中,ACK 3 意味着接收方期待的下一帧是( )号帧。
A.2 B.3 C.4 D.8
【答案】B
【解析】按照网络协议习惯的表示法,ACK n 表示“第 n-1 帧已经收到,现在期望接收第 n 号帧”。
101.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 1,接收窗口为 1 时,相当于ARQ 的( )方式。
A.回退N 帧ARQ
B.选择重传ARQ
C.停止-等待
D.连续ARQ
【答案】C
【解析】停止-等待协议相当于发送窗口、接收窗口均为 1 的滑动窗口。
102.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称为( )。
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B.码分多路复用
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答案】D
【解析】多路复用有两种基本形式: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
(1)频分复用以信道频带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子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频率范围来实现多路复用。
(2)时分复用以信道传输时间作为分割对象,通过为多个子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来实现多路复用, 它又包括两种类型:同步时分复用与异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将时间片(时隙)预先分配给各个信道,并且时间片固定不变。异步时分复用采用动态分配时间片的方法,又称为统计时分复用。
(3)波分多路复用实际上是光的频分复用。
103.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 )的控制。
A.发送方、接收方数据流量
B.接收方数据流量
C.发送方数据流量
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
【答案】C
【解析】流量控制就是保证发送实体不会因过量的数据而把接收实体冲垮的技术。
104.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规定,发送端在两个标志字段 F 之间的比特序列中,若连续检查出了( ) 个 1,则不管它后面是 1 还是 0,都加上一个 0。
A.4 B.5 C.6 D.8
【答案】B
【解析】零比特填充的具体做法是:在发送端,先扫描整个信息字段(通常是用硬件实现,但也可用软件实现,只是会慢些)。只要发现有 5 个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
二、综合应用题
1.简述与传统共享式局域网相比,使用局域网交换机的交换式局域网为什么能改善网络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答:传统共享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集线器,而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以太网交换机。在使用共享式集线器
的传统局域网中,在任何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结点通过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数据;在使用交换机的交换式局域网中, 交换机可以在它的多个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连接,从而实现了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有效地改善了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
2.试比较分析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的区别和联系。
答: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都是常见的用于互联、扩展局域网的连接设备,但工作的层次和实现的功能有所不同。
(1)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用来连接两个网段,以消除信号由于经过一长段电缆而造成的失真和衰减,使信号的波形和强度达到所需要的要求。
(2)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它实质上相当于一种多端口中继器,可以将多个结点连接成一个共享式的局域网,但任何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结点通过公共信道发送数据。
(3)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可以在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以及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局域网之间接收、过滤、存储与转发数据帧。
(4)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是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允许端口之间建立多个并发的连接,实现多个结点之间的并发传输。
3.什么是CSMA/CD?并论述其发送过程。
答:CSMA/CD,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它的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要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发送时间增大,发送效率急剧下降。CSMA/CD 应用在 ISO 七层里的数据链路层。它的工作原理是: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尝试。
发送过程包含四个处理内容:侦听、发送、检测和冲突处理。
(1)侦听:
通过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站点准备发送前先侦听一下总线上是否有数据正在传送(线路是否忙),若“忙”则进入后续的“退避”处理程序,进而进一步反复进行侦听工作。
(2)发送:
当确定要发送后,向总线发送数据。
(3)检测:
数据发送后,仍可能发生数据碰撞。因此,要对数据边发送,边接收,以判断是否冲突。
(4)冲突处理:
当确认发生冲突后,进入冲突处理程序。有两种冲突情况:
①若在侦听中发现线路忙,则等待一个延时后再次侦听,若仍然忙,则继续延迟等待,一直等到可以发送为止。每次延时的时间不一致,由退避算法确定延时值。
②若发送过程中发现数据碰撞,先发送阻塞信息,强化冲突,再进行侦听工作,待下次重新发送(方法同①)。
4.欲构建一个数据传输率为 1Gb/s 的千兆以太网,假设电缆长度为 1km,其中无中继器,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 2*108m/s。则帧的最小长度是多少?
答:已知电缆的长度为 1km,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 2*108m/s,则信号的单向传播时延为 1/200000s,往返时延=2*1/200000=1/100000s,即为该网络的争用期。
为了按照 CSMA/CD 的方式,最小帧的发送时间不能小于 1/100000s,否则会被当成无效帧。以 1Gb/s
的数据传输速率发送数据,1/100000s 内可发送的比特数为 109*1/100000=10kb。因此,帧的最小长度为 10kb。
5.信道速率为 4kb/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为 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可忽略。问帧长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 50%?
答:已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 B=4kb/s,信道的单向传输时延 R=0.02s,假设一帧的帧长为 L。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协议忙的时间为数据发送的时间 L/B,协议空闲的时间为数据发送后等待确认帧返回的时间=2R, 数据发送周期=L/B+2R,则要使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 50%,需满足 (L/B)/(L/B+2R)≥50%
可得:L≥2BR=2*4k*0.02=160b
因此,当帧长大于等于 160 比特时,停止等待协议的效率至少为 50%。
6.假设一个数据传输速率为 64kb/s 的卫星信道上,在一个方向发送长度为 512 字节的帧,在另一个方向上返回很短的确认帧。对于窗口大小为 1,7,15 和 127 的情况,信道的吞吐率分别为多少?(假设卫星信道端到端的单向传播时延为 270ms)
答:已知数据帧的长度为 512*8=4096kb,卫星通信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64kb/s。因此发送一帧的时间为 4.096/64=0.064s。发送周期为 0.064+0.27+0.27=0.604s。
(1)当窗口大小为 1 时,信道的吞吐率=1*4.096/0.604=6.8kb/s;
(2)当窗口大小为 7 时,信道的吞吐率=7*4.096/0.604=47.5kb/s;
(3)由于发送周期为 0.604 s,发送一个帧的时间为 64ms,只要当窗口大小大于 604/64=9,发送方就可以保持连续发送。因此,当窗口大小为 15 和 127 时,信道的吞吐率将达到完全速率,即 64kb/s。
7.通过举反例来说明,对于选择重传协议,必须使发送窗口的大小≤2n-1。假设 n 为帧序号的比特数。答:假设 n=3,则 2n-1=4。如果发送窗口为 5,接收窗口为 4。假设 t1 时刻发送方发送序号为 0~4 的帧,
t2 时刻接收方接收到序号为 0~3 的帧,接收窗口滑动到[4,5,6,7],并发送 0~3 的确认帧,随后又接收到帧
4,接收窗口滑动到[5,6,7,0],并发送帧 4 的确认帧。但这两个确认帧在传输中都丢失了。于是,发送方在
t3 时刻重发帧 0。当 t4 时刻接收方收到帧 0 时,由于帧 0 在其接收范围,0 被错误地当作新帧接收,导致协议错误。因此,对于选择重传协议,必须使发送窗口的大小≤2n-1。
8.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 10110011010,接收双方采用的生成多项式为 G
(x)=x4+x3+1,则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中是否出错?如果传输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和 CRC
检验码的比特序列分别是什么?
答:根据题意,生成多项式 G(x)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 11001。进行如下的二进制模 2 除法,被除数为 10110011010,除数为 11001:
所得余数为 0,因此该二进制比特序列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发送数据的比特序列是 1011001,CRC
检验码的比特序列是 1010。
9.在数据传输率为 50kb/s 的卫星信道上传送长度为 1kb 的帧。假设确认总是由数据帧捎带。帧头很短, 帧序号的长度为 3 比特。对于下列 3 种协议,可以取得的最大信道利用率是多少?(假设卫星信道端到端的单向
传播延迟时间为 270 ms)
(1)停止-等待协议;
(2)回退N 帧协议;
(3)选择重传协议。
答:已知数据帧的长度为 1kb,卫星通信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50kb/s,因此发送时延是 1/50=0.02s。另外,卫星信道的单向传播延时为 270ms=0.27s。
(1)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发送方首先用 0.02s 发送一个数据帧,然后等待确认。该帧经过 0.27s 后到达接收方,接收方立即用 0.02s 发送一个数据帧,其中捎带了对所接收的帧的确认,该数据帧经过另外 0.27s 后到达发送方。于是,发送周期为(0.02+0.27+0.02+0.27)=0.58s,其中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间为 0.02s。因此,可以取得的信道最大利用率为 0.02/0.58=3.4%。
(2)在回退N 帧协议中,由于帧序号的长度为 3 比特,故发送窗口大小的最大值为 23-1=7,即在一个发送周期内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 7 帧。回退 N 帧协议的发送周期与停止-等待协议的发送周期相同,也是 0.58s。因此,可以取得的信道最大利用率为 7*0.02/0.58=24.1%。
(3)在选择重传协议中,由于帧序号的长度为 3 比特,发送窗口的最大值为 23-1=4 也就是在一个发送周
期内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 4 帧。选择重传的发送周期也是 0.58 s。因此取得的信道最大利用率为 4*0.02/0.58
=13.8%。
10.要发送的数据为 1101011011。采用 CRC 生成的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l 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
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为 1110(11010110110000 除以 10011)。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 1 变成了 0,则 11010110101110 除以 10011,余数为 011,不为 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则 11010110001110 除以 10011.余数为 10l,不为 0,接收端可以发现差错。
11.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含义?
答:发送窗口用来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而发送窗口的大小代表在还没有收到对方确认的条件下发送端最多可以发送多少个数据帧。
接收窗口是为了控制数据帧是否可以接收。在接收端只有当收到的数据帧的发送序号落人接收窗口内才允许将该数据帧收下。若接收到的数据帧落在接收窗口之外,则一律将其丢弃。
12.简述选择重传ARQ 协议的工作原理?
答:选择重传ARQ 协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可以设法只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帧或者是定时器判定为超时的数据帧。此时必须加大接收窗口,以便先收下发送序号不连续但仍处在接收窗口中的那些数据帧。等到所缺序号的数据帧收到之后再一并送交主机。
13.有一条长度为 1000km 的链路 AB。现在从 A 用停止等待协议向 B 发送数据。链路带宽为 5Mb/s,链路的误码率 pb=10-6。链路只允许传送长度不超过 2KB 的帧。每一个帧的首部和尾部的开销为 32B。信号在链路上的传播速度为 2*105km/s。
试求从 A 成功发送长度为 63KB 的数据所需的平均时间。忽略结点对数据的处理时间,所有确认帧的处理时间和发送时间,并认为确认帧不会出错。计算出的时间比直接向链路发送 63KB 数据需要的发送时间大多少? 正确传送 1 帧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 tAV==tT/(1-pf),误帧率 pf=pblf,其中 tT 为无差错时两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lf 为帧长。
答:把数据平分为 32 个数据帧,每帧 2KB
即:首位长度=32*32B=1KB,需传输的总长度=数据长度+首尾长度=63KB+1KB=64KB 对于每一帧:
而 tT=重传时间+发送时间=tF+2tP 即 tF=2*213/(5*106)=0.003s tP=1000/(2*105)=0.005s
解得:tT=0.013s tAV=0.013s
则从A 成功发送长度为 63KB 的数据所需的平均时间=32*tAV=0.416s
而直接向链路发送 63KB 数据需要 63*213/(5*106)+1000/(2*105)=0.108s
时间差为 0.416s-0.108s=0.308s。
14.考虑建立一个CSMA/CD 网,电缆长 1km,不使用重发器,运行速率为 1Gbit/s,电缆中的信号速度是 200000km/s,求最小帧长度是多少?
答:对于 1km 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 1/200000=5*10-6s,即 5μs,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 10μs。为了能够
按照CSMA/CD 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 10μs。以 1Gbit/s 速率工作,10μs 可以发送的比特数为(10
*10-6)/(1*10-9)=10000,10000bit=1250B,因此,最小帧长应是 10000bit 或 1250 字节。
15.如下图所示为一个带宽为 50 Kbps 的卫星信道,它的往返传播延时为 500ms。现在有一个网络架设在该信道上,网络使用 1000bit 长度的帧和停止-等待协议,请回答如下问题:(1)该网络发送一帧的发送延时和传输延时分别是多少?
(2)网络的利用率是多少?
(3)为了使网络的利用率达到 100%,需要使用窗口是多大的回退N 帧协议?
(4)使用回退N 帧协议的网络中,如果发送了 0~7 号帧,而发送端只收到了 0、3 号帧的回复,需要重新发送哪些帧?
图 3-1
答:(1)信道的带宽为 50kbps,那么发送 1000bit 的帧需要 1000bit/50kbps=20 ms,而传输延时为 500ms
/2=250ms。
(2)发送端发送信号需 20ms,从发送成功到收到确认,传输延时需 500 ms。那么网络的利用率 E=20/
(500+20)≈4%。
(3)发送窗口应该为 520/20=26,使用的窗口大小为 26 时,网络利用率达到 100%。
(4)需要重发 4、5、6、7 号帧,因为回退N 帧的协议中,接受窗口为 1,那么如果返回了 3 号帧的确认, 则说明之前的所有帧都发送成功,因此只需要重发之后的几帧即可。
16.描述滑动窗口控制机制及其作用。比较停止-等待协议、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 帧协议、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的区别。
答:(1)滑动窗口控制机制
滑动窗口是进行数据链路控制的一个重要机制,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在任意时刻,发送方都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称为发送窗口;同时,接收方也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滑动窗口机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分别设置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受控地向前滑动,控制数据传输的过程。
(2)滑动窗口控制机制的作用
发送窗口用来对发方进行流量控制,其大小指明在收到对方ACK 之前发送方最多可以发送多少个数据帧, 只有序号在窗口覆盖范围内的数据帧才是可以连续发送的。接收窗口控制哪些数据帧可以接收,只有到达的数据帧的序号落在接收窗口之内时才可以被接收,否则将被丢弃。一般,当接收方收到一个有序且无差错的帧后,接收窗口向前滑动,准备接收下一个帧,并向发送方发出一个确认。为了提高效率,收方可以采用累计确认或捎带确认。当发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后,发送窗口才能向前滑动,滑动的长度取决于接收方确认的序号。向前滑动后, 又有新的帧落入发送窗口,它们可以被发送。滑动后被确认正确收到的帧落在窗口的后边。
(3)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协议: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固定为 l 时,滑动窗口协议退化为停等协议。该协议规定发送方每发送一帧后就要停下来,等待接收方已正确接收的确认返回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帧。由于接收方需要判断接收到的帧是新发的帧还是重新发送的帧,因此发送方要为每一个帧加一个一比特位的序号。
(4)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 协议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 N 帧协议:发送方连续发送若干个数据帧,不停下来等待应答帧。发送方在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都要设置超时定时器。只要在额定时间内仍收未到确认帧,就要重发相应的数据帧及其后的全部帧。
(5)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当接收方发现某帧出错后,其后继续送来的正确帧被接收方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同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一旦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就可以原已存于缓冲区中的其余帧一并按正确的顺序递交给高层。
17.简述以太网和令牌网这两种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答:(1)以太网 MAC 子层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是否空闲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要传递数据的设备只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当多个设备同时监测到空闲后传递数据产生冲突,所以设备传输数据时也需要继续侦听,使它能检测到发生的冲突。冲突发生时, 所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个“拥塞信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网络冲突。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 CSMA/CD 访问方法。
(2)令牌网的 MAC 子层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传递令牌。令牌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转发器相连,每个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 平时不停地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先截获令牌,一旦发现环路输入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本站的转发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从转发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法。
18.假定 A 和 B 是试图在一个以太网上发送的两个站。每个站都有一个稳定的帧的队列准备发送,A 的帧编号是 A1,A2 和A3 等,B 的帧编号是B1,B2 和B3 等。再假定指数后退的基本单元时问是 T=51.2 微妙。现在A 和B 同时尝试发送 1 号帧,碰撞,并且刚好分别选择了 0*T 和 1*T 的退避时间,也就是说,A 赢得了这一次竞争,发送 A1,B 需要等待。在这次传送结束时,B 尝试再发送 B1,而 A 则尝试发送 A2。这一轮的首次尝试产生碰撞,此时,A 的退避时间从 0*T 和 1*T 中选择,而B 则从 0*T,„,3*T 中选择。
(1)给出A 赢得第 2 次退避竞争的概率;
(2)假定 A 已赢得了第 2 次退避竞争。A 在成功发送 A2 后,接着尝试发送 A3。当 B 再次尝试发送 B1 时,
A 和 B 再次碰撞。给出A 赢得这第 3 次退避竞争的概率;
(3)给出A 赢得所有其余后退竞争的概率的合理下限值。
答:(1)A 可以选择 KA=0 或 1;B 可以选择 KB=0,1,2,3。如果(KA,KB)选择(0,1),(0,2),
(0,3),(1,2),(1,3)中的一个组合,那么将是 A 赢得这第 2 次竞争,其概率是 5/8。
(2)现在 A 是在一次成功发送之后,可以选择 KA=0 或 1;KB 是在它的第 3 次碰撞之后,可能的选择是
0,1,2,„,7。如果 KA=0,那么 KB 中有 7 种选择使得 A 赢;如果 KA=1,那么 KB 中有 6 种选择使得 A
赢。所以A 赢得这第 3 次竞争的概率是 13/16。
(3)A 赢得第 2 次竞争的概率=5/81/2A 赢得第 3 次竞争的概率=13/163/4 类似地,A 赢得第 4 次竞争的概率>7/8 一般地,A 赢得第 i 次竞争的概率>(1-1/2i-1)
因此,假定A 已经赢得第 1 至第 3 次竞争,那么A 赢得所有其余的后退竞争的概率将不低于:
(1-1/8)*(1-1/16)*(1-1/32)*(1-1/64)*„≈1-1/8-1/16-1/32-1/64-„=6
/8=3/4
19.一个以太网卡经历 4 次连续冲突后,在下一次重发前最多要等待多少时间片?在 10M 以太网中,其最大等待时间为多少?
答:根据 CSMA/CD 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要等待的时间片个数 r 需满足:0≤r<2k=min[冲突次数,
10],其中 k 表示冲突此时,现已知冲突次数 k=4,则 2k=16。由此可得,在下一次重发前最多要等待 15 个时间片。在 10M 以太网的情况下,一个时间片=51.2μs,所以等待的最大时间为 15*51.2=768μs。在下一次重发前最多要等待 15 时间片,其最大等待时间为 768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