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

中国数据库界的老朋友 韩家炜教授国际数据挖掘界的知名学者,是中国数据库学人的老朋友。记得大约是1998年(1999?)年暑假,复旦大学主办过一次数据挖掘讨论班,得到了IBM的资助,请来的主讲人是陆宏钧老师和韩家炜老师,他们的生动讲演为参会的师生启开了数据挖掘之旅。如果说,在那以前,中国的数据挖掘研究还只是星星之火,那么,在那以后,就逐渐开始了燎原之势。
记得那时候,裴健还是北大的博士生,在讨论班中,他提出的问题颇有深度,引起了韩老师的关注,一年后,裴健到韩老师麾下攻读pHD,这些年中,作出了一系创新工作,如今已经成长为成果累累的,国际数据挖掘界的活跃研究者。近些年,韩老师多次回国内讲学,参与龙星计划等等,
韩老师也是是笔者的学术朋友,2006年,韩老师来川大讲学,考察了川大的教学科研和条件,鼓励我们争取龙星计划,次年,我们在竞争中申办成功。
韩老师也是好多中国学生的学术偶像,这些学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在竞争中来UIUC求学,至今踊跃不衰;据悉,今年又有五位自北大、清华和浙大的高材生,将到这里攻博。

 

 

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_第1张图片



实验室和中国大学实验室差不多 在研究型大学中,暑假是研究集体的科研的大忙季节,为不干扰研究室的正常活动,趁周末参观了韩家炜老师的学生实验室。在最近一个学术年度,韩老师的研究集体获得学术大丰收,在SIGMOD、VLDB、ICDE,KDD等顶级会议和杂志上,一共发了二十多篇论文。
   获得如此多的成果的关键是什么,是实验室硬件条件吗?诚然,UIUC有很大的大楼,学生的工作空间页比较宽松,有的同学的桌面上因为实验需要,放了两个,甚至三个屏幕。
   看了他们的实验室,觉得国内一流大学的实验室也差不多,但他们的人均成果可多得多。可见差距主要在人,而不在物。

 

在韩老师家里做客。傍晚,到韩老师家里作客。 家园周边宽敞,风中散发着玉米的清香,这在预料之中,因为打开谷歌的卫星地图,整个UIUC就是玉米地中一学堂。
因为冬天雪大,这里的建筑的屋顶坡度颇大,有点格林童话建筑的味道。空气清新,万里少云,晚霞中的小区格外静谧安详,已能隐约看到弯月如钩。
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_第2张图片


温馨的家园 韩老师的花园中有一小块菜地。目测有4平方米。种的辣椒、西红柿、黄瓜已经果实累累,韭菜发出清香,呼唤主人快快收割,因为在附近草丛中,野兔们正觊觎着人们的劳动成果。 时不时有源于小动物的“盗案”发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韩老师的夫人蔡老师采摘了好多给蔬果我们,次日,我们将有一顿韭菜饺。能在异乡吃到韩老师种的韭菜,真是有口福。

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_第3张图片

 

下面的照片是故意做了模糊处理(筛减模糊,而非抖至模糊,较难逆转),是为了保护肖像权的隐私,夕阳下的小亭是中秋品茗,赏月的好地方。中秋前后,这里空气清新,天气好,似乎是为满足华夏子孙思乡情,月亮格外圆、格外亮。

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_第4张图片 

 

看着从韩老师的园地中采摘的劳动成果,分享了他们的喜悦,他们在科研上丰收,在人生上丰收,在菜园中也丰收。于是联想起了《最浪漫的事》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 坐着摇椅慢慢聊…”
祝韩老师,蔡老师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永远收获欢笑。


已有 13075 次阅读 2012-8-4 08:01 |个人分类:观察感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UIUC,韩家炜,实验室,家里, 作客

在韩家炜老师的实验室和家里作客 — 旅美散记之二(唐常杰)


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179&do=blog&id=598858


你可能感兴趣的:(境外名校,杰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