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七)下:初识socket网络编程

可以先熟悉下 OSI七层模型
对网络协议的封装,就叫socket

一、Socket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对于文件用【打开】【读写】【关闭】模式来操作。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socket即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

socket和file的区别:

  • file模块是针对某个指定文件进行【打开】【读写】【关闭】
  • socket模块是针对 服务器端 和 客户端 Socket 进行【打开】【读写】【关闭】
    python(七)下:初识socket网络编程_第1张图片

一个小例子:
客户端:socket_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声明socket类型,同时生成socket连接对象
client.connect(('localhost', 6969))  # 指定服务端连接地址,一个元组

client.send(b"Hello World!")  # 发送信息 3.x只能发bytes类型
data = client.recv(1024)  # 获取返回信息,指定获取大小,单位字节
print("server_recv:", data)  # 打印获取值

client.close()

服务端:socket_server.py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 6969))  # 绑定要监听端口
server.listen()  # 开始监听
# 获取客户端标识和地址
conn, addr = server.accept()  # accept():等待客户端连接
print("客户端标识:",conn)  # 客户端连接,服务端为其生成的连接实例
print("客户端地址:",addr)

# data = server.recv(1024)  
# 注意:这里不是调用server接收数据,而是客户端标识,公用server
data = conn.recv(1024)
print("recv:", data)
conn.send(data.upper())  # 将获取到的值变为大写发送回去

server.close()

二、Socket 功能介绍

sk = socket.socket()  # 括号内不写默认就是下面
s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0) 

上面sk = socket.socket(),省略了参数,具体如下,简单了解一下:
参数一:地址簇 (网络层)

socket.AF_INET    # IPv4(默认)
socket.AF_INET6   # IPv6
# (本机 进程之间默认没法通信的)
socket.AF_UNIX 只能够用于单一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

参数二:类型 (传输层)

socket.SOCK_STREAM  # 流式socket , for TCP (默认)
socket.SOCK_DGRAM   # 数据报式socket , for UDP
socket.SOCK_RAW       # 原始套接字,普通的套接字无法处理ICMP、IGMP等网络报文,可以伪造IP地址
# 而SOCK_RAW可以;其次,SOCK_RAW也可以处理特殊的IPv4报文;
# 此外,利用原始套接字,可以通过IP_HDRINCL套接字选项由用户构造IP头。可以修改构造IP地址头,实现洪水攻击

socket.SOCK_RDM       # 是一种可靠的UDP形式,即保证交付数据报但不保证顺序。
# SOCK_RAM用来提供对原始协议的低级访问,在需要执行某些特殊操作时使用,如发送ICMP报文。
# SOCK_RAM通常仅限于高级用户或管理员运行的程序使用。
socket.SOCK_SEQPACKET # 可靠的连续数据包服务

参数三:协议

  0  (默认)与特定的地址家族相关的协议,如果是 0 ,则系统就会根据地址格式和套接类别,自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协议

socket 属性功能

sk.bind(address)  '将套接字绑定到地址。'
#  address地址的格式取决于地址族。在AF_INET下,以元组(host,port)的形式表示地址。

sk.listen(num)  '开始监听。'
#  num指定在拒绝连接之前,可以挂起的最大连接数量。
#    num等于5,表示内核已经接到了连接请求,但服务器还没有调用accept进行处理的连接个数最大为5
#    这个值不能无限大,因为要在内核中维护连接队列

sk.setblocking(bool)
#  是否阻塞(默认True),如果设置False,那么accept和recv时一旦无数据,则报错。

sk.accept()  '接受连接并返回(conn,address)'
#  其中conn是新的套接字对象,可以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address是连接客户端的地址。
#  接收TCP 客户的连接(阻塞式)等待连接的到来

sk.connect(address)  '连接到address处的套接字。'
#  一般,address的格式为元组(hostname,port),如果连接出错,返回socket.error错误。

sk.connect_ex(address)
#  同上,只不过会有返回值,连接成功时返回 0 ,连接失败时候返回编码,例如:10061

sk.close()  '关闭套接字'

sk.recv(bufsize[,flag])  '接收套接字的数据。'
#    '接受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最多可以接收的数量。
# 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sk.recvfrom(bufsize[.flag])
#  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sk.send(string[,flag])  '发送string到连接的套接字。'
#  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即:可能未将指定内容全部发送。

sk.sendall(string[,flag])
#  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
#    内部通过递归调用send,将所有内容发送出去。

sk.sendto(string[,flag],address)
#  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该函数主要用于UDP协议。

sk.settimeout(timeout)
#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
# 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 client 连接最多等待5s )

sk.getpeername()
#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sk.getsockname()
#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sk.fileno()
#  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三、Socket 简单练习

上面的例子只发送了英文,能传中文么?

client.send(b"Hello World")  # b(bytes类型)只能接收ASCII码的值

发送中文字符

client.send("认知升级".encode('utf-8')  # 转成ascii里面能支持的格式,默认'utf-8'
# 转为utf-8编码,可见转为utf-8编码后,也是一个二进制类型
# utf-8编码的二进制格式,编码都是是二进制类型

接收中文字符

print("recv:",data.decode())  
# .decode() 解码:这里不太好理解(把二进制的utf-8编码解码为原字符串)
# 二进制 --> 字符串

python2和python3 都是用的encode、decode
不仅容易和str与bytes类型直接的转换混淆、而且python2和3还有区别
Python 3最重要的新特性大概是对文本和二进制数据做了更为清晰地区分。
python2中:

encode:编码成XX编码
decode:从xx编码解码到默认编码
  • 1、客户端重复发送和接收多次
    可先自己尝试写一下,遇到一些错误印象比较深刻:
    在windows上和linux上运行结果不一样,可以在linux上写,看一下效果

socket_server.py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 6969))  # 绑定要监听端口
server.listen()  # 开始监听
while True:
    conn, addr = server.accept()  # 获取客户端标识和地址
    print("客户端标识:",conn)
    print("客户端地址:",addr)

    while True:
        data = conn.recv(1024)
        print("recv:", data)
        if not data:  # linux上客户端断开,服务端会进入死循环
            print("客户端已断开")
            break
        conn.send(data.upper())  # 将获取到的值变为大写发送回去

server.close()

socket_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声明socket类型,同时生成socket连接对象
client.connect(('localhost', 6969))  # 指定服务端连接地址

while True:
    msg = input(">>> ")  # 直接回车,程序就卡住了
    if len(msg) == 0 : continue  # 不能send空、不能send空、不能send空
    client.send(msg.encode("utf-8"))  # 发送信息 3.x只能byte类型
    data = client.recv(1024)  # 获取返回信息,指定获取大小,单位字节
    print("recv:", data.decode())  # 打印获取值

client.close()
  • 2、模拟SSH,服务器返回执行命令结果
    ssh_server.py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 6969))  # 绑定要监听端口
server.listen()  # 开始监听
while True:
    conn, addr = server.accept()  # 获取客户端标识和地址

    while True:
        data = conn.recv(1024)
        print("recv:", data)
        if not data:  # linux上客户端断开,服务端会进入死循环
            print("客户端已断开")
            break
        result = os.popen(data.decode()).read()
        conn.send(result.encode())  # 将获取到的值变为大写发送回去

server.close()

ssh_client.py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声明socket类型,同时生成socket连接对象
client.connect(('localhost', 6969))  # 指定服务端连接地址

while True:
    msg = input(">>> ")  # 直接回车,程序就卡住了
    if len(msg) == 0 : continue  # 不能send空、不能send空、不能send空
    client.send(msg.encode("utf-8"))  # 发送信息 3.x只能byte类型
    data = client.recv(1024)  # 获取返回信息,指定获取大小,单位字节
    print(data.decode())  # 打印获取值

client.close()

一些返回信息少的命令,没有问题,ll这样的别名命令是提示命令找不到的。
不过执行“top -bn1”,再执行其他命令会是什么效果,可以试一下。
 
由于top的数据没传完,所以执行其他命令,还是返回top的数据。
执行新命令,应该返回新命令的结果,为什么返回top的数据,显然,接收1024字节的数据,数据还没有传完,剩下的数据怎么办,剩下的数据都排着队呢,都存在系统的缓冲区中

是不是把服务端的接收缓存改大点,就可以接收全了。
可以试一下发送接收一个视频文件,看一下效果。


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blog.csdn.net/fgf00/article/details/52556663

(只是做练习,正常不会这么干,官方建议最大8192)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