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数据读到我们的程序里去。方法是使用SciPy的genfromtxt(),首先打开开始菜单中的所有应用程序找到Python 2.7,选择第一个IDLE(Python GUI)或者打开cmd,然后再敲入python,也是可以的:
然后输入:
import scipy as sp
data=sp.genfromtxt(“web_traffic.tsv”,delimiter=”\t”)
前者表示路径名,要注意在自己电脑上设置成相应的路径名,然后第二个参数是分隔符,由于原文件中使用的制表符隔开数据的,所以这里是\t。为了查看以下是否已经成功将数据读取到相应变量中,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检验:
其中观察到第二行数据的第二列nan,它表示无效数据。然后,我们再敲入:
>>>print(data.shape),显式如下:
它的意思表示一共有743行数据,每行数据有2个属性。到这里,我们已经成功把数据读到程序里去了。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说上面显示的无效数据。我们需要把数据分成两个向量也许更好。它们分别是向量x和向量y。使得它们可以对应监督学习中的输入和输出。第一个向量x表示第一列时间,向量y表示第二列点击量。操作如下:
刚才提到了无效数据,首先看看有多少个无效数据,也就是有多少行含有“nan”。敲入:
看来不多,只有8行。我们能够手动删除它们?那如果很多无效数据了呢,所以我们还是借助SciPy的强大功能吧。敲入:
学过程序的人应该都能看得明白,~表示取反,这里就表示取有效的数据,当然具体细节我们暂时不需要明白,只要知道它的功能即可。好的,现在来检测一下是不是已经剔除了无效数据呢?
发现原来的2被我们剔除了,再来看下y吧:
原来那个nan没了。好的,数据处理好了,接下来想可视化以下,我们把它展示在一张图中,这就要借助工具Matplotlib.把下图中的>>>后面的命令敲入:
下面两幅图是一样的
可以看到图:
这个就是之前的数据绘成的图,x,y轴分别表示时间和点击量。数据到这里基本就处理好了。下面应该是机器学习算法部分了。我们要选择一个算法去预测将来的点击量,这是明显的监督学习。上图给出的数据便是训练样本。在建立我们第一个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先设计一个评估函数,用来判断什么样的模型才是好的。也就是误差函数,可以这样来计算,用模型的预测值-真实值(训练样本已经提供)的差的平方来评估(为什么它能评估,也是很好理解的)。即:
def error(f,x,y):
return sp.sum((f(x)-y)**2)
容易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拟合问题,把这些数据拟合到最佳模型(即一个函数,再用这个函数去预测新数据)。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我们首先去一条直线去拟合这些数据。SciPy提供了函数polyfit(),只要给定数据x和y以及多项式的阶数(直线是1次函数),它就能找到模型的函数,使得之前定义的误差函数达到最小(只有误差最小才表面模型最好额)。敲入:fp1,residuals,rank,sv,rcond=sp.polyfit(x,y,1,full=True)
函数polyfit()返回拟合模型函数的参数fp1,并且通过把full设置成True,我们还能获得其他的相关信息,在这里只有residuals是我们感兴趣的,它是真的误差。打印参数:
打印误差:print(residuals)
这意味着:f(x)=2.59619213 * x +989.02487106
然后我们用函数poly1d()来创建模型函数:
注意这里是数字1不是字母l,不然就看到它报错了。现在我们用f1()去拟合数据,让我们看看拟合的效果:(由于画图需要之前的代码,所以写成一个脚本):
import sys
import scipy as sp
data=sp.genfromtxt("E:\python\data\ch01\data\web_traffic.tsv",delimiter="\t")
print(data[:10])
x=data[:,0]
y=data[:,1]
sp.sum(sp.isnan(y))
x=x[~sp.isnan(y)]
y=y[~sp.isnan(y)]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scatter(x,y)
plt.title("Web traffic over the last month")
plt.xlabel("Time")
plt.ylabel("Hits/hour")
plt.xticks([w*7*24 for w in range(10)],
['week %i'%w for w in range(10)])
plt.autoscale(tight=True)
plt.grid()
fp1,residuals,rank,sv,rcond=sp.polyfit(x,y,1,full=True)
f1=sp.poly1d(fp1)
fx=sp.linspace(0,x[-1],1000)
plt.plot(fx,f1(fx),linewidth=4)
plt.legend(["d=%i" %f1.order],loc="upper left")
plt.show()
input()
拟合效果显然不好,因为是一阶的直线。这个方法是可以用来学习机器学习各种算法的,而scikit-learn是提供了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包,可供你直接调用。暂时就不介绍了,今天只写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