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坏的一年,最好的一年,交学费要趁早

2019,最坏的一年,最好的一年,交学费要趁早_第1张图片

2019年,Q1结束,1/4没了。

最大感想是,交学费要趁早。

交的越早,成本越小。

要用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待吃亏受骗等事物的负面。

回想起来,稍微有点后悔的是,没有早点入股市。

股市是最主流最知名的投资渠道之一,流动性最强,机遇也蛮多,虽然坑更多。

在大学那会,钱不多,由于不懂只尝试了定投股票基金,学习经验并不是那么明显。因为主要是别人操盘,买哪些和卖哪些,并不由自己决定。赚钱了,亏本了,收获的经验都比较有限。

在过往的经历中,先赚一点点,然后立即就逐步亏损,最后挽回账面损失,正好也倒了想撤退的时候,挺尴尬的。

在经济实力总体稳定之后,2017年10月正式入市,开始了股海生涯,刚赚一点,加大了点投资,又进入了熊市,2018年全年下跌20%以上。

以上算是开篇。

之前发了朋友圈和QQ空间动态,说到2019年可能是最好的一年,也可能同时是最坏的一年。

一、最坏的一年

1. 股权(众筹)投资,死亡第1例,比呀比。

从2015年底投资,2016年3月工商变更,到2019年初正式决定清算,就没有几个正面发展的好消息。

融资不顺利的项目,肯定有其不好的一面,信息不足,非常影响决策。

走VC融资路线的创业项目,方向可能是第一位的,人才是第二。

众筹群,大多都是懵懵懂懂的散户,非常业余的至少占一半,交友方面也比较差。

2.店铺(众筹)投资,死亡第1例,龙虾饭外卖店。

从2017年11月投资,就没有回过一笔钱。

刚刚投资,就遇到了外卖平台行业调整,恰好餐饮业又是证照麻烦的行业,外卖对店铺选址和配送方便又有很大要求,终归凉凉。

平台已经和品牌方在协商了,最多也就能清算回本的25%,15%以内可能是正常结果。

盈亏同源。这个店在平台红利期1年回本,利润非常高。然而,平台调整的时候,也首先凉凉。不但是新开的3个店,其它门店也都损失惨重,关店多半。反倒是其中一家,由于毛利不高的餐饮项目,没能达到平台要求,现在经营的反倒是有声有色,有点讽刺。

行情好的时候,外卖店和淘宝店一样,各个都赚钱。行业转冷,竞争激烈的时候,才看出商业本质,看出创始经营团队的真功夫。

作为投资人,得反问自己,为何当初没能够看到未来。

没有相关经验是其一,被高收益所吸引,而忽视了高风险,这是所有投资人难过的关。对于股市来说,也是如此。

品牌行业是外界因素,最根本的是人性。是人选择了项目,而非项目选人。那些追求高收益的投资人,本身就是想追求高回报,稍微有些急功近利,追求刺激的人。

因此,得先认清自己,再看风险承受能力,最后是选择项目。

胜败乃兵家常事,问题是在同一个问题上,会倒下几次?

3.年终奖不达预期

2018年年初,各方面形势一片大好,不曾料到股市由大涨到大跌,也没能料到互联网优化潮,不少公司不少部门不少同行豆遇到了年终奖不达预期的情况。

雷哥就是那其中失意的一员。

虽然心里有点思想准备,没想到还是成真了。抱有幻想的唯一原因是,年初jd公开承诺了14薪,难道真的会违背承诺。

最终,真的违约了。也许也不算,当初公开宣布的政策里,也是存在漏洞的,比如管理层决定某些细节。

这都已经成为了往事。

正如上篇所总结的,“这些大道理,有点类似自然科学、数学原理、逻辑推理、历史规律、人性本质。凡是违背它的人,吃亏指日可待。在尊重以上6点的基础上,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更容易在工作、生活、管理、创业、投资等现实行为中,取得佳绩。 ”

抛弃幻想,尊重历史规律,才能早日看到真相。

二、最好的一年

1. 股权(众筹)投资,C轮第1例,有望IPO。

2015年投的一个金融招聘项目,后来转型做了资产配置平台,2019年完成了C轮融资,创始人和PR都透露了在谋求上市,预计最快2019年下半年上市,2020年也可能。

如果真的能IPO,并且我购买代持的2个份额,有很大希望挽回股权投资的70%以上的本金。

2. 股市,1年亏损,3月回本

2018年,绩优股遭受重挫,无论业绩多少,都是震荡下跌。格力电器、茅台、招商银行等全年下跌20%以上。

都是好公司,业绩都很不错,无奈市场情绪作祟,账面浮亏20%以上。

2019年,毛衣战转暖,各种减税降费,金融政策之类的正面因素刺激,大家又都看好了,1月到3月,绩优股,少的涨了30%以上,多的80%。

股市这玩意,本质还是市场,短期来看,供求关系影响太大了。

现在也理解了,为啥那么多人亏钱,而却有那么多的投资者赚到了大钱。这些绩优股,只要长期持有,年化少的10%,多的20%,复利20% 10年就是好几倍的收益。

目前全仓格力电器,单支股票开始盈利,总的刚刚保本。

预计1到3年内逐步退出,账面盈利希望很大了。

3. 店铺(众筹)投资,完美开局第1例

  店铺生意,选址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品类倒是其次。

  店铺大多都是刚需生意,需求都是存在的,就看人多不多,转化率行不行,很多也都是零售生意,对运营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人气不足,选址不行,最终成交额营收利润自然就不行。

   之前投的几个项目,1/3的店因为位置不佳,惨的倒闭清算,不惨的也是亏本经营,或者微利。

   基于选址的大坑,平台方不再完全信任品牌方,对选址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好的开店位置一律否决,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选址的可靠性。可能受此正面影响,兔兔抹茶店,开业2个店,都盈利很不错,大概月回本7%,保持平稳运作下去,18个月之内就能回本。

   18个月回本,并不是店铺生意的本质利好。越是好的项目,赚钱越多,续签反而更容易,各个利益相关法都有利可图。越是差的项目,亏钱越快,都无法获利,倒闭还快。1个好的项目,长期经营下去,完全可以弥补2个项目的亏损。这才是雷哥眼中的投资本质。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永续经营的生意。

     财务自由的人,不是说有几亿资产,而是不工作的收入,大于自己的所有开销就行了。

4. 店铺(众筹)投资,回本第1例

2017年一个项目,分红还不多。项目方拿到了唯品会的融资,打算把现有几个门店全部回购。本金+20%补偿,还能接受。

目前,总体谈妥了,在走流程。

预计4月能回购2个门店,剩余2个看项目方资金情况了。

这可能是,店铺(众筹)投资,完全回本的第1例。

5. 跳槽红利

   这次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能顺利较大幅度涨薪的一次机会了。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以前工资确实太低了,在同行同学历同技术档次。

另一方面,京东镀金有了一点效果。

最后,工作加班确实也比较多。

   现在拿到了,期望中的薪资,自己大概也就水平了。再涨个10%到20%,就是自己的瓶颈了。

   市场需要的是技术专家路线,而这不是我所追求的。

   为了多年后的发展,这次只能跳槽苦逼加班干活,多拿点钱了。

三、交学费

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坑到处都是,遇到吃亏在所难免。

以投资为例,大学时候吃亏,顶多就亏个几千上万。

工作之后吃亏,可能就是数十万,有的人甚至是上百万。

在自己的过往经历中,交学费最多的应该算股权众筹。满怀信心,结果倍受打击。

本来对股权投资有所担心,结果看到jd金融搞的场面很大,就参加了,入了坑,就很难跑了。

过往所有惨痛失败不成功的经历,大多都是败在了 过于理想,注重感情,而忽视了利益、客观规律、逻辑推理之类。

(这是今后需要重点总结、梳理的一个方面,不然还会吃亏。)

职业方面还好,跳槽次数多,很快就对公司和个人的关系看清楚了。

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雇主员工关系,弱化的合作关系,简单的利益关系,别扯感情情怀之类。

既然开店可能亏损,就别再相信谁谁,开店必赚。

如果一项生意很容易赚钱,凭啥会留给你?

这个问题理解不清,开实体店、开淘宝店、投资、开公司、股市,大概率还是赔钱。

四、大道理都是想通的

 总结来总结去,本质都回到了那些大道理。

经历不同,理解不同。

回归商业本质。谁愿意去回归,都想急着赚大钱赚快钱。越是急着赚钱,越是亏钱。

做好人做善事。长期下去,才会有更多人愿意和你来往合作。眼光不长远的人,都怕吃亏。反倒是成功的大老板们,个个都急着搞慈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做了好事。

五、写在最后

花2个多小时写点心得,主要是希望自己能早点看懂事物的发展规律,少走一点弯路,少在同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如果流水有意,也可借鉴参考。

30了,成绩还很一般,希望再努力几年,35岁之前迎来事业转机,40岁之前事业进入正轨。

2019年,可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如果不是,2020年想必肯定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