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既熟悉又陌生,数组在大学之后用的多,毕业之后几乎没用过了。
1.不能将一个数组赋值给另一个数组。
int a[5] = { 1, 2, 3, 4 };
char b[4] = { 'a' };
char c[10];//未初始化的字符好像经常会显示“烫烫烫烫烫”,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int d[4];//未初始化的int经常是-858993460。
百度一下:
烫烫烫和屯屯屯产生自VC,这是debug模式下VC对内存的初始化操作。
VC会把栈中新分配的内存初始化为0xcccccccc,而把堆中新分配的内存初始化为0xcd。
把0xcc和0xcd按照字符打印出来,就是烫和屯了。
还有锟斤拷,这个是字符编码造成的。在进行从老的编码体系到unicode的转换过程中,
部分字符不能转化,于是unicode给了它们一个特殊的占位符U + FFFD,这个用UTF - 8表示就成了\xef\xbf\xbd。
如果出现两个连着的\xef\xbf\xbd\xef\xbf\xbd,按照两个字节一个字显示成汉字,就成了锟斤拷这三个字。
而0xcccccccc用int格式就是-858993460了。。。
设计成0xcccccccc是有特殊用意的……这个好像叫做Poison,未初始化的Pointer去取值的话会出错。
肯定有人问为什么不弄成0x00000000,因为空指针是指针的有效状态,可能会误导人,
而0xCCCCCCCC在Windows下永远不可能是一个指针的有效状态(不是NULL,不指向一个对象,不指向一堆对象紧接之后的区域),这就是在模拟野指针
2.string是以\0结尾的,char[]没有特别赋值的话,是没有的。
char a2[5] = { 'a', 'b', 'c', 'd', 'e' };
char b2[5] = { 'a', 'b', 'c', 'd', '\0' };
cout << a2 << endl;
cout << b2 << endl;
cout的时候,a2是没有结尾的,所以会一直往下走,知道出现一个\0为止。
3.C++对字符串的长度没有限制,处理的时候碰到\0就会结束。
4.字符串常量,隐式添加了\0。例如‘S’和“S”是不同的,“S”中实际是两个字符,S和\0。\0只会在末尾出现,两个字符串拼接,则中间是没有\0的。
5.通过cin输入的字符串,用空字符(空格、回车、制表符等)来结尾。
char a2[25] ;
char b2[25] ;
cout << "input name:" << endl;
cin >> a2;
cout << "input school" << endl;
cin >> b2;
cout << "name:" << a2 << endl;
cout << "school:" << b2 << endl;
结果是:
这个数组超过25个之后居然还能正常输出。只不过后面就跟着中断了。
6.位字段,真惭愧,第一次听说到这个东西。每个字段占的内存是按位来算的,不是原来基础类型的字节大小。在成员名后面加个:和位数就可以了。
一般用于硬件编程了,已经非常非常底层了。怪不得还没听说过。
typedef struct bit_field {
unsigned int a : 5;
unsigned int b : 3;
unsigned int c : 20;
unsigned int d : 4;
} bit_field_s;
7.共同体,用于节省内存。还是没有用过。。。。。。
8.枚举形的强制类型转换,好像是没有任何异常检测和抛错什么的。。。
enum EMyEnum
{
EMyEnum1,
EMyEnum2,
EMyEnum3,
EMyEnum4,
};
EMyEnum a = EMyEnum(5);
结果a的值是5.
这个平时写代码经常用到,自己写代码检测又嫌麻烦。只能自己把握了。
9.指针的声明,每一个变量都要带*
int i = 123;
int* p1, p2;
p1 = &i;
p2 = &i;//这一句编译不过,因为p2是int,而不是int*
10.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都在堆(heap)或者自由存储区中,变量声明的内存一般都在栈(stack)中。
11.C++3中管理内存的方式:自动存储,静态存储,动态存储。
a.自动存储:局部变量,放在栈中,后进先出。函数被退出栈,变量就没了。
b.静态存储:static,或者写在函数外
c.动态存储:new出来的都是,放在堆中。
#include "Chapter4.h"
#include
#include "Chapter2.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Test
{
public:
CTest(char c);
~CTest();
static CTest* getACTest();
private:
char flag;
};
CTest::CTest(char c)
{
flag = c;
cout << "create CTest, flag:" << flag << endl;
}
CTest::~CTest()
{
cout << "delete CTest, flag:" << flag << endl;
}
CTest* CTest::getACTest()
{
CTest b('b');
CTest* c = new CTest('c');
return c;
}
static CTest a('a');
void CChapter4Answer::answer()
{
CTest* c = CTest::getACTest();
CTest d('d');
}
试了一下,各个地方的变量什么时候创建和删除。
最后得到的结果:
因为a是静态变量,所以程序启动的时候先创建了a,然后才进入main函数。
在getTest函数内先创建了b,然后new了一个c。b是声明出来的,所以函数结束之后,就会删除掉,而c是new出来的,放在堆中。
然后创建d,删除d,其实d就是在一个更大的函数内而已。
然后走完main函数,在外面才删除了a。静态变量是在关闭程序的时候才回收的。
然后c呢,c的析构函数没有走到。证明在堆中的内存,程序是不会回收的,这就是内存泄露了吧。相信操作系统会回收吧。
另外,走出了main函数之后,还是有别的操作的。这真是第一次知道。
要人工确保new和delete,对于稍微大一点的程序来说,应该不大可能吧。一般都会用智能指针,所以我在工作中,根本没有主动使用过delete这个关键字。
但是即使是智能指针,还是会出现内存泄露的情况。最先想到的就是两个智能指针互相指向,都在等对方释放。
12.vector初始化可以用{}直接包含一些元素进去。
CTest* c = CTest::getACTest();
CTest d('d');
vector e = { d };//这个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