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基础 - Binder和socket的比较

Android基础 - Binder和socket的比较_第1张图片

Android基础 - Binder和socket的比较_第2张图片

 

传输性能:

  socket作为一款通用接口,其传输效率低,开销大,主要用在跨网络的进程间通信和本机上进程间的低速通信。

     消息队列和管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数据先从发送方缓存区拷贝到内核开辟的缓存区中,然后再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缓存区,至少有两次拷贝过程。

     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贝,但控制复杂,难以使用。

表 1 各种IPC方式数据拷贝次数

IPC

数据拷贝次数

共享内存

0

Binder

1

Socket/管道/消息队列

2

 

安全性考虑:

  Android作为一个开放式,拥有众多开发者的平台,应用程序的来源广泛,确保智能终端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终端用户不希望从网上下载的程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窥隐私数据,连接无线网络,长期操作底层设备导致电池很快耗尽等等。

     传统IPC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完全依赖上层协议来确保。

     首先传统IPC的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进程可靠的UID/PID(用户ID/进程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Android为每个安装好的应用程序分配了自己的UID,故进程的UID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使用传统IPC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里填入UID/PID,但这样不可靠,容易被恶意程序利用。可靠的身份标记只有由IPC机制本身在内核中添加。

     其次传统IPC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无法建立私有通道。比如命名管道的名称、system V的键值、socket的ip地址或文件名都是开放的,只要知道这些接入点的程序都可以和对端建立连接,不管怎样都无法阻止恶意程序通过猜测接收方地址获得连接。

  基于以上原因,Android需要建立一套新的IPC机制来满足系统对通信方式,传输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这就是Binder。

     Binder基于 Client-Server通信模式,传输过程只需一次拷贝,为发送发添加UID/PID身份,既支持实名Binder也支持匿名Binder,安全性高。

 


传输数据量:

 

     socket TCP的传输方式假如发送的数据过大,linux kernel 下面的TCP/IP stack 会重新分成小包发送的,对于应用程序来说,不需要关心数据大小。

     在UDP的方式下面,会由于发送的数据大小超过了内核缓冲区的最大限制,这个限制好象是65535(默认情况下是64K),导致UDP通信收不到包,阻塞在recvfrom()。

     1.UDP方式传输一段完整数据的大小时受内核缓冲区限制的,比如在默认情况下缓冲区大小是64K,所以对于该情况下的socket接收或者发送方,最大可以一次性发送一个64K的数据。而对于socket底层的具体实现是将64K的数据拆分成N个小数据包,内部提供机制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例如每个包的大小为1K,则分成64个包,从服务器端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在本地缓冲区重新组成完整的数据提交给用户。底层的实现方式应该各不相同,但是对于上层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超过了缓冲区大小则无法完成组包出现丢包等等现象。同理,对于200K则可以发送接收200K大小的数据。

     binder的数据是有大小限制的,在传输的时候,会先把数据从binder client拷贝到内核,然后从内核拷贝到binder server,数据的大小貌似是:4M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graitude/article/details/55522626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