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得与失(1-二次编码的缺点)

北斗得与失(1-二次编码的缺点)

《北斗得与失》系列主要讨论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民用信号的优缺点。不吹不黑。

摘要:北斗B1I信号在D1导航电文中引入现代化GPS和Galileo系统常用的二次编码调制,但却没有深入理解二次编码的应用场景。在现阶段,北斗系统不具备应用二次编码条件的情况下,这“画虎不成反类猫”的“借鉴”,降低了系统的捕获灵敏度。

1. 北斗二次编码简介

北斗的二次编码是指D1导航电文上速率为1kbps的NH编码[1]:
北斗得与失(1-二次编码的缺点)_第1张图片

2. 二次编码的优点

在GPS现代化和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提出和发展了二次编码的技术。有很多文章分析了二次编码的优点[2]:

  1. 改善卫星信号之间的互相关特性。
  2. 改善窄带抗干扰能力
  3. 改善比特同步

3. 二次编码的缺点:北斗捕获灵敏度降低

3.1 相干积分与捕获灵敏度

GNSS信号捕获的一条经验准则是:信号经过积分后的SNR>14dB时,具有较好的捕获性能。那么,在相同的捕获时间内(1s),以14dB为限,不同的相干/非相干积分组合所达到的捕获灵敏度如下表(已考虑50bps的数据调制)。

积分组合 捕获灵敏度(dBm)
1ms*1000 -148.71
2ms*500 -150.14
4ms*250 -151.54
10ms*100 -153.23

3.2 二次编码对北斗的捕获灵敏度影响

参考上表,在1s的捕获时间内,北斗的二次编码使得接收机必须采用1ms×1000的相干积分,而对于GPS(L1 C/A)信号则可使用10ms×100的相干积分。即相比GPS信号,二次编码导致北斗的捕获灵敏度比GPS低4.5dB。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因为实际的捕获可分为多种模式:

捕获方式 灵敏度特点
冷启动捕获 没有任何先验知识,都采用1ms相干方式,
所以GPS和北斗具有相同的捕获灵敏度,如-148dBm。
温/热启动捕获 北斗由于二次编码,采用1ms相干方式,
GPS则可使用较长相干方式(如10ms)。
所以北斗比GPS的捕获灵敏度低4.5dB。
重捕获 通过准确的预测可剥离北斗的二次编码,
都可采用长相干积分方式(如20ms),
所以GPS和北斗具有相同的捕获灵敏度,如-160dBm。

4. 原因讨论

二次编码导致北斗的捕获灵敏度下降,那为何GPS现代化信号和Galileo信号却仍然采用二次编码呢?原因在于:

  1. 现代化的GNSS信号具有数据和导频两个通道。二次编码应用在导频通道上,替代了数据调制,同时二次编码速率不高,仍能采用较长的相干积分。
  2. 现代化的GNSS信号具有多个频率的信号。主频率信号(如L1)用来快速捕获,其他频率信号(如L5)可使用辅助的方式剥离二次编码,仍能采用较长的相干积分。

综上,北斗系统在设计时,借鉴了GPS和Galileo的二次编码,但却没有深入的理解二次编码的应用场景。因为现阶段北斗不具备应用二次编码的条件(B1I是北斗系统的主频率信号,且只有一路信号,不分数据和导频通道),突兀的加入二次编码反而降低了系统的捕获灵敏度。

5. 参考文献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2.0版)[S]//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2013.12.
[1] 吴晓东. GNSS二次编码分析[C]//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 2011.

你可能感兴趣的:(接收机,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