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学习笔记

一、简介

Redis 是一个开源(BSD许可)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它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 字符串(strings), 散列(hashes), 列表(lists), 集合(sets), 有序集合(sorted sets) 与范围查询等。 Redis 内置了 复制(replication),LUA脚本(Lua scripting), LRU驱动事件(LRU eviction),事务(transactions) 和不同级别的 磁盘持久化(persistence), 并通过 Redis哨兵(Sentinel)和自动 分区(Cluster)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二、数据类型

  • Strings

    这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用来存储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1.存储:set key value    
          >set myKey "zifuchuan"
           OK
    
    
    2.获取:get key
          >get mykey
           "zifuchuan"
        
    3.删除:del key
          >del mykey
          (integer) 1
    
    
  • Hashes

    这是一个key-value类型的集合,可以用来存储对象类型的数据。

    1.存储:hmset key field value
          >hmset myhash username zhangsan
          (integer) 1
          >hmset myhash password 123
          (integer) 1
        
    2.获取:hget key field: 获取指定的field对应的值
          >hget myhash username
           "zhangsan"
           hgetall key:获取所有的field和value
          >hgetall myhash
           1) "username"
           2) "lisi"
           3) "password"
           4) "123"
        
    3.删除: hdel key field
           >hdel myhash username
            (integer) 1
    
    
  • Lists

    这是一个列表类型的数据,可以向列表的头部和尾部添加元素。

    1.添加:
        1)lpush key value: 将元素加入列表左表
          >lpush myList a
           (integer) 1
           >lpush myList b
           (integer) 2
        2)rpush key value:将元素加入列表右边
         >rpush myList c
          (integer) 3
            
    2.获取:lrange key start end :范围获取
          >lrange myList 0 -1
           1) "b"
           2) "a"
           3) "c"
            
    3.删除:
          1)lpop key: 删除列表最左边的元素,并将元素返回
            >lpop myList
             "b"
          2)rpop key: 删除列表最右边的元素,并将元素返回
            >rpop myList
             "c"
            
    
  • Sets

    这是一个无序集合数据类型,不允许重复的元素。

    1.存储:sadd key value
          >sadd myset 1
          (integer) 1  // 1表示添加成功
          >sadd myset 1
          (integer) 0  // 0表示添加失败(不允许重复)
          >sadd myset 2
          (integer) 1
          >sadd myset 3
          (integer) 1
    
    2.获取:smembers key:获取set集合中所有元素
          >smembers myset
           1) "1"
           2) "2"
           3) "3"
        
    3.删除:srem key value:删除set集合中的某个元素
          >srem myset 2
           (integer) 1
    
  • Sorted Sets

    这是一个有序集合类型,不允许重复元素,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

    1.存储:zadd key score value
          >zadd mysort 60 zhangsan
           (integer) 1
          >zadd mysort 50 lisi
           (integer) 1
          >zadd zadd mysort 90 wangwu
           (integer) 1
        
    2.获取:zrange key start end [withscores]
          >zrange mysort 0 -1
           1) "lisi"
           2) "zhangsan"
           3) "wangwu"
          >zrange mysort 0 -1 withscores
           1) "lisi"
           2) "50"
           3) "zhangsan"
           4) "60"
           5) "wangwu"
           6) "90"
        
    3. 删除:zrem key value
           >zrem mysort lisi
            (integer) 1
    

三、持久化

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如果不对其进行持久化配置,那么在服务器宕机或者Redis重启后存储在Redis内存中的数据将丢失。Redis支持RDB和AOF两种持久化机制。

  • RDB

    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能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优点:

    • RDB是一个非常紧凑的文件,它保存了某个时间点得数据集,非常适用于数据集的备份,比如你可以在每个小时报保存一下过去24小时内的数据,同时每天保存过去30天的数据,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你也可以根据需求恢复到不同版本的数据集.
    • RDB是一个紧凑的单一文件,很方便传送到另一个远端数据中心,非常适用于灾难恢复.
    • RDB在保存RDB文件时父进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fork出一个子进程,接下来的工作全部由子进程来做,父进程不需要再做其他IO操作,所以RDB持久化方式可以最大化redis的性能.
    • 与AOF相比,在恢复大的数据集的时候,RDB方式会更快一些.

    缺点:

    • 如果你希望在redis意外停止工作(例如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丢失的数据最少的话,那么RDB不适合你.虽然你可以配置不同的save时间点(例如每隔5分钟并且对数据集有100个写的操作),是Redis要完整的保存整个数据集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你通常会每隔5分钟或者更久做一次完整的保存,万一在Redis意外宕机,你可能会丢失几分钟的数据.
    • RDB 需要经常fork子进程来保存数据集到硬盘上,当数据集比较大的时候,fork的过程是非常耗时的,可能会导致Redis在一些毫秒级内不能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如果数据集巨大并且CPU性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持续1秒,AOF也需要fork,但是你可以调节重写日志文件的频率来提高数据集的耐久度
    RDB:默认方式,不需要进行配置,默认就使用这种机制
        * 在一定的间隔时间中,检测key的变化情况,然后持久化数据
        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 after 900 sec (15 min) if at least 1 key changed
          save 900 1
        # after 300 sec (5 min) if at least 10 keys changed
          save 300 10
        # after 60 sec if at least 10000 keys changed
          save 60 10000
    
    
  • AOF

    AOF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优点:

    • 使用AOF 会让你的Redis更加耐久: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fsync策略:无fsync,每秒fsync,每次写的时候fsync.使用默认的每秒fsync策略,Redis的性能依然很好(fsync是由后台线程进行处理的,主线程会尽力处理客户端请求),一旦出现故障,你最多丢失1秒的数据.
    • AOF文件是一个只进行追加的日志文件,所以不需要写入seek,即使由于某些原因(磁盘空间已满,写的过程中宕机等等)未执行完整的写入命令,你也也可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修复这些问题.
    • Redis 可以在 AOF 文件体积变得过大时,自动地在后台对 AOF 进行重写: 重写后的新 AOF 文件包含了恢复当前数据集所需的最小命令集合。 整个重写操作是绝对安全的,因为 Redis 在创建新 AOF 文件的过程中,会继续将命令追加到现有的 AOF 文件里面,即使重写过程中发生停机,现有的 AOF 文件也不会丢失。 而一旦新 AOF 文件创建完毕,Redis 就会从旧 AOF 文件切换到新 AOF 文件,并开始对新 AOF 文件进行追加操作。
    • AOF 文件有序地保存了对数据库执行的所有写入操作, 这些写入操作以 Redis 协议的格式保存, 因此 AOF 文件的内容非常容易被人读懂, 对文件进行分析(parse)也很轻松。 导出(export) AOF 文件也非常简单: 举个例子, 如果你不小心执行了 FLUSHALL 命令, 但只要 AOF 文件未被重写, 那么只要停止服务器, 移除 AOF 文件末尾的 FLUSHALL 命令, 并重启 Redis , 就可以将数据集恢复到 FLUSHALL 执行之前的状态。

    缺点:

    • 如果你希望在redis意外停止工作(例如电源中断)的情况下丢失的数据最少的话,那么RDB不适合你.虽然你可以配置不同的save时间点(例如每隔5分钟并且对数据集有100个写的操作),是Redis要完整的保存整个数据集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工作,你通常会每隔5分钟或者更久做一次完整的保存,万一在Redis意外宕机,你可能会丢失几分钟的数据.
    • RDB 需要经常fork子进程来保存数据集到硬盘上,当数据集比较大的时候,fork的过程是非常耗时的,可能会导致Redis在一些毫秒级内不能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如果数据集巨大并且CPU性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持续1秒,AOF也需要fork,但是你可以调节重写日志文件的频率来提高数据集的耐久度
    AOF:日志记录的方式,可以记录每一条命令的操作。可以每一次命令操作后,持久化数据
        在Redis配置文件中进行配置:
        appendonly no(关闭aof) --> appendonly yes (开启aof)
        # appendfsync always : 每一次操作都进行持久化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隔一秒进行一次持久化
        # appendfsync no : 不进行持久化
    

四、应用场景

  1. 缓存,这是Redis当今最为人熟知的使用场景。在提升服务器性能方面非常有效;
  2. 排行榜,使用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oracle 等)来做这个事,非常的麻烦,而利用Redis的zset(有序集 合)数据结构能够简单的搞定;
  3. 计算器/限速器,利用Redis中原子性的自增操作(incr命令),我们可以统计类似用户点赞数、用户访问数等,这类操作如 果用MySQL,频繁的读写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限速器比较典型的使用场景是限制某个用户访问某个API的频 率,常用的有抢购时,防止用户疯狂点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在本项目中会用到该功能;
  4. 好友关系,利用集合的一些命令,比如求交集、并集、差集等。可以方便解决一些共同好友、共同爱好之类 的功能;
  5. 简单消息队列,除了Redis自身的发布/订阅模式,我们也可以利用List来实现一个队列机制,比如:到货通 知、邮件发送之类的需求,不需要高可靠,但是会带来非常大的DB压力,完全可以用List来完成异步解耦;
  6. Session共享,借助spring-session,后端用Redis保存Session后,无论用户落在那台机器上都能够获取到对 应的Session信息;
  7. 热数据查询,一些频繁被访问的数据,经常被访问的数据如果放在关系型数据库,每次查询的开销都会很 大,而放在redis中,因为redis 是放在内存中的,会得到量级的提升;
  8. 分布式全局唯一序列号,利用Redis中原子自增操作(incr命令),我们可以使用自定义编码加时间戳加Redis自增来生成;
  9. 分布式锁,使用setnx命令实现分布式锁。

五、数据淘汰策略

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的数据集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淘汰
volatile-ttr:从已设置过期的数据集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的数据集中任意挑选数据淘汰
allkeys-lru:从数据集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中任意挑选数据淘汰
noenviction:禁止淘汰数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