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4显示的是一个小项目网络图中的数据。所有的工期和时间以天来计算,该网络图共有9个节点。
活动 | 起始节点 | 终止节点 | 估计的工期 |
---|---|---|---|
A | 1 | 2 | 2 |
B | 2 | 3 | 2 |
C | 2 | 4 | 3 |
D | 2 | 5 | 4 |
E | 3 | 6 | 2 |
F | 4 | 6 | 3 |
G | 5 | 7 | 6 |
H | 6 | 8 | 2 |
I | 6 | 7 | 5 |
J | 7 | 8 | 1 |
K | 8 | 9 | 2 |
a. 画出该项目的双代号网络图。把节点的号码标在一个圆圈内,画出节点之间的箭线,在每一条箭线上标注代表活动的字母和活动工期。
b. 按照图6-8表示每条路径的方法,找出网络图中的所有路径并标出它们的长度。
c. 哪条是该项目的关键路路径?它的长度是多少?
d. 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最短时间可能是多少?
把练习4中的信息输入到Project 2007中。生成网络图和任务进度表,分别找出关键路径和每项活动的浮动时间或时差。打印出甘特图、网络图和任务进度表。写一篇小论文,向不熟悉项目时间管理的人解释这些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
练习4:表6-2显示的是一个大型项目网络图中的数据。所有的工期和时间以周末来计算,该网络图共有八个节点。
活动 | 起始节点 | 终止节点 | 估计的工期 |
---|---|---|---|
A | 1 | 2 | 10 |
B | 1 | 3 | 12 |
C | 1 | 4 | 8 |
D | 2 | 3 | 4 |
E | 2 | 5 | 8 |
F | 3 | 4 | 6 |
G | 4 | 5 | 4 |
H | 4 | 6 | 8 |
I | 5 | 6 | 6 |
J | 5 | 8 | 12 |
K | 6 | 7 | 8 |
L | 7 | 8 | 10 |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耽误其任何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一项活动能够推迟进行的时间。
总时差是指在不耽误整个项目的计划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一项活动从它的最早开始时间算起可以推迟的时间。
由任务进度表可以得出每项活动的浮动时差,以周末为单位,如下表所示:
活动 | 自由时差 | 总时差 |
---|---|---|
A | 0 | 0 |
B | 2 | 2 |
C | 12 | 12 |
D | 0 | 0 |
E | 6 | 6 |
F | 0 | 0 |
G | 0 | 0 |
H | 2 | 2 |
I | 0 | 0 |
J | 12 | 12 |
K | 0 | 0 |
L | 0 | 0 |
甘特图用于显示项目的信息,视图的左侧用工作表显示每一项任务的详细数据,包括任务名称、工期、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前置任务等。视图的右侧用条形图显示任务的信息,每一个条形图代表一项任务,长度代表工期,箭头连线代表时间依赖,条形图的上方为时间刻度,通过条形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各条形图之间的位置则表明任务是一个接一个进行的或相互重叠的。
网络图以流程图的方式来显示任务及其相关性,用于跟踪项目中的任务流程。一个框代表一个任务,每个任务框中显示每一项任务的详细数据,包括任务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标识号和工期。框与框之间的连线代表任务间的相关性。箭头指向节点的前置任务是箭头的开始节点,需要在前置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进行。红色方框连成的路径即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该路径长度表示项目完成所需的最短时间。
任务进度表显示每个任务的进度信息,包括任务名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晚完成时间、可用可宽延时间和可宽延的总时间。可用可宽延时间即为自由时差,可宽延的总时间即为总时差,由此能得出项目的浮动时差。跟踪甘特图视图中可以查看每个任务的进度百分比。
看板出自于世界著名汽车制造企业丰田的生产系统当中,用来解决准时制生产方式的调度问题,避免材料和人力的浪费,管理丰田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其主要思想是由需求订单拉动生产,有了汽车订单后再启动生产线进行生产,当预计的生产计划完成后,每一步骤的看板上需要标注生产信息,包括预计目标、完成产品数量、未完成产品数量等关键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随时观察看板,便可以掌握汽车的生产情况。通过看板优化各道工序的资源配比,每一个步骤齐头并进,实现零库存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消除浪费。
看板管理需要项目组全员参与,通过简单明了的看板管理,使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进度、质量问题透明化、公开化,并且不断对软件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进度、质量等问题进行改进。看板符合精益管理的思想,具有以下特征:
看板主要是在白板上进行项目进度的规划管理。在软件项目管理流程中,看板是实现准时化研发的一种手段,而看板的应用需要建立在节拍化生产和流水线生产的步骤上,否则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对于使用看板管理的必要条件有:
通常看板的一般管理使用步骤如下:
首先在项目成员的工作范围内,选择一个视野宽阔,可容纳多人站立的位置作为看板的使用空间,在该空间内摆放白板、变迁、白板笔(黑、红两色)、胶条以及固体胶等所需材料,同时准备好电脑和摄像设备,定期对看板进行照片记录,方便查阅看板的变化。
然后由产品经理召开第一次的需求讨论会议,整理产品需求并制造需求便签,粘贴在需求甬道内。需求讨论会结束后,研发各小组就开始着手研发环境的准备工作,并从看板上领取需求便签,将其分解为任务便签,并将任务妥善的分配下去。测试小组在看板管理进行的第三个工作日,领取研发完成的需求便签以及它所属的任务便签,开展测试工作。在第五个工作日,产品经理验收第一个需求功能之后,随着需求便签的不断移动,研发、测试以及验收工作相继开展。看板管理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根据之前的运转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与改进。
项目组规定工作日每天早上9点,项目各组代表及相关人员聚集在看板前,讨论昨日的工作进展、今日的工作安排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及问题。同时项目经理定期对看板进行拍照记录,邮件发送给上级领导及市场人员,将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公布。
第一用途:度量生产率
第二用途:提升个人估算能力
第三用途:绩效可视化
第四用途:快速分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