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

0.前言

遥记得一年多前的那个寒假,在JSOI冬令营有幸和GKdalao分到一个宿舍。那时他上高一,以下是当时他和同学间的一段对话——

​ -“GKdalao,这题咋做?” -“求导!

​ -“呃,这题呢?” -“求导!

​ -“……” -“不都说了吗,求导啊,什么题都可以求导啊!” (脑补一下对方自闭的眼神)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_第1张图片

不仅如此,GKdalao还教了我们求导……不过,我当时就想问,求导有什么用吗?

几星期前,江巨佬路上随口pia了道物理题给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直角分解一下,懵了,要求一个玩意的最值。一筹莫展之际,全校最帅最聪明最温柔的数学老师惊现宿舍门口,他看了眼式子,说到:“求导。

我:……(想了一晚上木有睡着,不过第二天早上突然明白咋做了)

从此以后,看到什么恒成立,最值,单调性,求导就完事了QωQ。(周围的人:闭嘴吧你整天求导求导……)

1.导函数是个啥,能吃吗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_第2张图片

其实,学到今天,导函数什么的,你其实已经初步了解了。

什么,你没学过?回想一下,下面这张图,是不是很眼熟?

v-t图象

那么,我就要问了,t1时刻的加速度有多大呢?

这不是弱智问题嘛。就是经过点(t1,v1)的图象切线的斜率大小。(如果你还不会的话,好好请教一下你的物理老师)

那让我们继续。如果说,让我们把v和a分别看作是t的一个函数,即v=f(t)、a=g(t),事实上,此时的g(t)就是f(t)的导函数。

哦,原来这就是导函数,是反映原函数的变化快慢的函数。

给出百度百科上的定义:

导数(Derivative),也叫导函数值。又名微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基础概念。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对于可导的函数f(x),x↦f’(x)也是一个函数,称作f(x)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嗯,就是酱= ̄ω ̄=(事实上看着定义一脸发懵)


2.How to 求导

先贴一下公式:

导函数定义式

解释一下:

其中的f’(x)表示导函数, lim ⁡ Δ x → 0 \lim_{\Delta x \to 0} limΔx0表示让 Δ x \Delta x Δx趋近于0。事实上,它就是求接近那一点上的斜率。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_第3张图片

先取P点,让直线 P P 0 PP_0 PP0近似代表 P 0 P_0 P0处斜率。随着点 P P P越来越靠近 P 0 P_0 P0点,直线 P P 0 PP_0 PP0也越来越趋近 P 0 P_0 P0处曲线的切线。易知,当 P P P P 0 P_0 P0重合,即 Δ x \Delta x Δx=0时,直线 P P 0 PP_0 PP0即是 P 0 P_0 P0处曲线的切线,此时它的斜率即是点 P 0 P_0 P0处即x= x 0 x_0 x0的导数。

说了这么多,原理是懂了,可是这个极限咋整呢?

其实木有关系,先带着极限算,算到不能再算以后,把 Δ x \Delta x Δx全变成0就OK了。

是不是很简单?

如果算起来还有什么困难的,请参照如下导数表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_第4张图片

具体函数单调性&最值与求导的内在联系_第5张图片

关于求导先讲到这里,感兴趣的童鞋自行百度( ̄︶ ̄)↗


3.导函数又不能吃,有啥用呢

还记得本文开头所说的吗?

从此以后,看到什么恒成立,最值,单调性,求导就完事了。

Why?

再回想一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题的时候,当你发现加速度减小到0的时候,你就知道速度达到最值了。

再不行画张图分析一下,惊奇的发现,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增,导函数小于0时,原函数单减。那么,导函数等于0呢?

这时候函数上升到了一个顶峰,我们称之为极值。通过比较极值和端点的大小,我们便能确定函数在给定区间内的最值。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的性质。事实上,无论是恒成立还是值域题,如果给我们最值,这些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废话)

那通过求导,我们有了什么?最值

巧了,两者完美吻合。

这么一说,你应该能体悟到导函数在这点上的运用了吧。

于是,从此以后,看到什么恒成立,最值,单调性,求导就完事了。(小心被你的数学老师拍死)


4.既然我一样用不了导函数,学了有啥用

目前,我们只学了一种证明单调性的方法:定义法

步骤就是先任取,再做差,最后定号。

留心生活的童鞋不难发现,定号的最简式子中往往甚至一定含有这个因式: ( x 2 − x 1 ) (x_2-x_1) (x2x1)

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还是老师们所谓的经验之谈?

回归一下求导的过程,如果我们把 x x x写作 x 1 x_1 x1,把 x + Δ x x+\Delta x x+Δx写作 x 2 x_2 x2

先不考虑 lim ⁡ Δ x → 0 \lim_{\Delta x \to 0} limΔx0,事实上,我们直接将做差的结果除以了一个恒正的式子,再判断了剩余部分的正负。

如果不把 ( x 2 − x 1 ) (x_2-x_1) (x2x1)除了,仅将它提出来,判断整体的正负,又与求导有何异呢?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由函数单调性引出的二元恒成立问题,在分区间时,往往把 x 1 、 x 2 x_1、x_2 x1x2看作是等价的,有什么依据吗?难道又是什么经验之谈?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 x 1 x_1 x1写作 x x x,把 x 2 x_2 x2写作 x + Δ x x+\Delta x x+Δx,再带上 lim ⁡ Δ x → 0 \lim_{\Delta x \to 0} limΔx0,此时 x 1 、 x 2 x_1、x_2 x1x2就相等了。

哦,原来大家所谓的经验之谈全是高等数学知识w(゚Д゚)w


嗯,到这里本文就结束了。

如果对以上内容有什么问题的,欢迎评论。

以上内容皆是近期的一些小小思考 ,觉得憋在心里太难受了,就随手写下发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