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析中有效数字的定义理解及计算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

要定义有效数字,我们需要首先给出下面几个定义,其实都是很简单能理解的东西,但是用数学公式表达一下就有点绕。

误差:

x ∗ x^{\ast } x是准确值 x x x的一个近似值,则称 e ∗ = x ∗ − x e^{\ast }=x^{\ast }-x e=xx x ∗ x^{\ast } x的误差。

这个就是近似值减去实际值,而且误差肯定是针对近似值来说的,所以是称 e ∗ e^{\ast } e x ∗ x^{\ast } x的误差

误差限:

∣ e ∗ ∣ ≤ ε ∗ \left| e^{\ast }\right| \leq \varepsilon ^{\ast } eε,则称 ε ∗ \varepsilon ^{\ast } ε x ∗ x^{\ast } x的误差限

上面说的误差和误差限都是绝对误差限,都是有量纲的,比如说100米的绳子,近似长度是99米,误差是1米。又比如3米的绳子,近似长度是2米,误差也是1米。误差相同,但是对于近似来说,显然前面一个例子近似程度更加好,所以又提出了相对误差的概念,其实就是用绝对误差再除以准确值。我们一般说的误差都是绝对误差,说相对误差时一定要用相对误差四个字,不然就混淆了。。。。
相对误差:

我们把近似值的误差 e ∗ e^{\ast } e与准确值 x x x的比值 e ∗ x = x ∗ − x x \dfrac {e^{\ast }}{x}=\dfrac {x^{\ast }-x}{x} xe=xxx 称为近似值 x ∗ x^{\ast } x的相对误差,记作 e r ∗ e^{\ast }_{r} er

但是有个问题,实际计算时准确值你是不知道的(要不然也就不用求近似了),所以通常就取其近似值进行计算:
e r ∗ = e ∗ x ∗ = x ∗ − x x ∗ e^{\ast }_{r}=\dfrac {e^{\ast }}{x^{\ast }}=\dfrac {x^{\ast }-x}{x^{\ast }} er=xe=xxx
但是条件是 e r ∗ e^{\ast }_{r} er较小。
相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可正可负,它的绝对值的上界称为相对误差限,记作: ε r ∗ = ε ∗ ∣ x ∗ ∣ \varepsilon ^{\ast }_{r}=\dfrac {\varepsilon ^{\ast }}{\left| x^{\ast }\right| } εr=xε

误差就定义到这里了,其实很简单,绝对误差就是近似值减准确值,误差限就是绝对误差的绝对值能达到的上限,就是最多能差多少。相对误差就是绝对误差除以了准确值,但准确值我们一般又不知道,所以直接就除以了估计的近似值。相对误差限就是绝对误差限除以了近似值的绝对值。

再说有效数字的定义。我们在小学就学过有效数字,到了学数值分析的时候,却被一个定义绕得你头晕晕的,但是,数学就是这样,为了达到一些准确性,往往用很复杂的公式来表示一个简单的意思。下面我们看一下有效数字的定义:

中学定义:

对一个近似数,从左面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数值分析定义:

若近似值 x ∗ x^{\ast } x的误差限是某一位上的半个单位,该位(包括该位)到 x ∗ x^{\ast } x的第一位非零有效数字共有 n n n位,则称 x ∗ x^{\ast } x具有 n n n位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定义的理解

这个有效数字其实就是估计了近似值的准确程度。
数值分析中有效数字的定义理解及计算_第1张图片
但是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准确值,所以你无法求出准确误差。但是常常可以得到一个误差限。即误差上限,看这个误差上限小于什么位数上的半个单位,再数近似值上从左到右第一位不为0的数到这一位的数字的个数。就求出有效数字了。如果出现第一个的情况,直接就为0了。

三、该如何计算

上面也说了如何计算,下面盗用几张题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值分析中有效数字的定义理解及计算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