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转)

 

  两年前业界在谈论NGN的时候,不同的人说的NGN差别很大,以至于有人提出了狭义的NGN和广义的NGN概念,以示区别。现在,随着IMS概念在国内的引入,谈论IMS的人也多起来了,难免出现当初NGN概念刚推出时的情形。因此,本文企图从什么是IMS和提出的背景开始,结合我们熟悉的软交换和NGN概念,来解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对IMS的作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一、什么是IMS
  1、3GPP IMS和3GPP2 MMD
  MS是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英文缩写,最初出现于3GPP研究的R5版本3G系统中。了解3GPP 3G移动系统的人知道,随着技术、业务和时间上的不断推进,3G的规范分为R’99、R4、R5、R6等版本。从3G移动系统的核心网角度来看,R’99版本同2.5G相比,其网络架构是一致的,均存在一个电路域和一个分组域。也就是说,从2.5G到3G的R’99,主要是在提供的业务上有所变化,而在网络架构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到了R4版本,网络架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电路域的核心网不再基于TDM的电路交换方式,而是基于分组域相同的IP骨干网;同时,引入了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来替代传统的MSC,以便在R4版本的网络中提供语音业务。所以,R’99到R4是网络架构上的变化,但在提供的业务上是没有区别,引入的MSC服务器也只是为了语音业务而设计。
  自从以GPRS为代表的分组域概念推出后,出现了多种移动数据业务,也不乏有成功者,而在前几个版本中,对数据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没有定义统一的网络架构,因此,到了R5版本,为了解决如何为移动数据用户提供IP多媒体业务,提出了IMS的概念。也就是说,IMS是为了IP多媒体业务所提出,因此,从理论上来说,R4到R5主要是在提供的业务上,而不是在网络架构上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以及无线和终端全IP化的出现,R4网络中的MSC服务器架构将逐步退出,取而代之是IMS网络的扩大和扩张。这就是R6、R7版本中研究的内容,将对IMS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图一是3GPP IMS的网络架构图。由图可见,如同常见的NGN网络分层一样,自底向上也分成传送与接入层、控制层、以及数据与应用层三层。如前所述,3GPP IMS主要是为移动多媒体用户设计的,因此,在这个架构中的传送与接入层只考虑了无线接入,即图中所示的RAN、SGSN、GGSN和 IP网络组成的接入与传送网络。PDF和PEF在接入和控制之间完成策略服务的功能。控制层的核心是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实体,并结合移动网络的特点和在网络中所从事功能的不同,CSCF进一步分为P-CSCF、I-CSCF 和S-CSCF三种,使CSCF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得到了详细的分解。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做到独立于接入的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
  在这个架构中,同时考虑了与各种网络的业务互通。对于传统的电路网,如PSTN和PLMN,它是通过IMS MGW、SGW、MGCF、BGCF等功能实体来完成的,而对于分组数据网,则是通过BG和IMS GW完成,以提供穿越和应用网关的功能。MRF则是媒体资源功能,为会话提供必要的媒体资源、如会议桥、录音通知等。

  在数据与应用层,延续了移动网络中用户集中数据库概念,引入了HSS。在HSS中除了原来HLR/AuC功能外,还存储业务相关的数据,如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等。除了HSS,提供业务的应用服务器AS,在这一层是另一主角,包括基于SIP的AS、传统的智能网业务提供平台SSF/SCF及第三方的AS。除此以外,SLF是用户签约地的定位功能实体,CHF是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很显然,3GPP IMS是一个基于SIP的全分布式网络架构,便于实现和灵活部署,同时做到与接入无关,支持控制与业务分离,提供普遍(generalized)移动性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非常有利于固定和移动融合。目前,3GPP对IMS的定义已基本完善,涉及了业务、框架、实体、接口、协议等多个方面。
  针对IP多媒体业务,移动通信领域的另一个标准化组织3GPP2,也提出了类似的系统概念,只不过取的名字不一样而已,它叫MMD(Multimedia Domain),以示区别。3GPP2提出MMD的出发点和网络架构,基本上和3GPP是一样的,因此,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2、TISPAN IMS
  大家知道,ETSI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TIPHON研究项目,专门研究互联网上分组语音与传统网络互通的技术协调。随着NGN概念和要求的逐步清晰,使得原先TIPHON的研究内容显得越来越狭窄和不适应形势发展,再加上如前所述3GPP IMS具有的诸多优势,迫使ETSI做出调整,最后决定采纳3GPP的IMS概念,并重组ETSI的研究组织,成立了TISPAN技术项目组专门研究NGN。可能也正是因为   TISPAN采纳了IMS概念,所以IMS才被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TISPAN的英文全称是Tele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她是在原来TIPHON项目和ETSI内的两个技术工作组SPS (Services, Protocols & Switching) 和NA (Network Aspect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设8个工作组,分别研究NGN的业务、网络架构、协议、编号与路由、QoS、安全、测试和网络管理等方面。
  TISPAN注意到了上述3GPP IMS的诸多优点,同时也注意到了3GPP IMS只考虑了移动网络方面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固定网络的要求。所以,对于把NGN定位于将来多种业务、多种网络的一个统一网络架构来说,3GPP IMS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还必须要增加与固定网络相关的内容,如简单的SIP终端、MGCP终端、QoS控制的固定宽带接入、PSTN/ISDN 业务仿真(PES)、网络边界功能等等。为此,TISPAN在3GPP IMS基础上,增强了额外的功能块,如NASS,RACF,PES等,但对IMS已有的功能块只做增强,从而使整个IMS网络概念保持不变。

  图二是ETSI TISPAN的NGN网络架构图。由图可见,它的总体架构完全采纳了3GPP IMS的架构,主要的差别在于控制层和传送与接入层。在控制层引入了控制子系统的概念,以适应业务多样化的需要,如目前定义的Core IMS控制子系统、PES控制子系统、以及将来的流媒体控制子系统等等。这样,运营商可以根据其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旦网络建设好了,只要配置相应的控制子系统和应用服务器即可,不会对其网络架构有所改变。在传送与接入层,引入了网络边界功能的概念,主要是为了适应多运营商网络的需要,它们是由图中的A-BGF、E-BGF、I-BGF、IBCF、IWF等功能实体来完成;除此以外,A-MGF是针对固定窄带接入提供的媒体网关功能实体,而NASS和RACF是针对固定宽带接入提供的有关网络配置、QoS服务质量和接入控制相关的功能实体,是对3GPP IMS在这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增强。
  现在我们已清楚TISPAN是一个基于3GPP IMS概念发展起来的网络架构,它能支持的网络和业务要远远多于3GPP IMS中的考虑。那么,什么是TISPAN的IMS呢?我们把图二中控制层上除了Core IMS以外的控制子系统全部移掉,然后把Core IMS按图一中在控制层上的功能实体展开,再把传送与接入层上仅同固定接入有关的,如A-MGF等移掉,并把A-BGF、E-BGF、I-BGF理解为固定移动通用的边界网关功能实体,你会发现变化后的图二就是3GPP的IMS。TISPAN在定义它的IMS时就是这样的,因此,IMS只是TISPAN网络支持的一个业务架构实例。采取同样的手法,我们可以画出TISPAN支持PES的业务实例,当然也可以画出支持多个业务时的实例。由于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二、什么是软交换
  经过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国内对软交换已经比较了解。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是,软交换概念就是把原来程控交换机的手脚、身子和脑袋分开,手脚变成了媒体网关、身子变成了IP网络、而脑袋变成了软交换。由于软交换概念提出时,赋予了NGN的历史使命,因此,理论上讲,软交换不应仅仅只做原来程控交换机的那些事情,即支持语音业务,还要支持宽带多媒体、移动等业务。所以,就有了如图三所示的软交换网络架构。

  由图可见,从网络分层看同3GPP IMS和TISPAN是一致的,但是,在网络架构上看,要比前述的两者均要简单明了得多,原因是软交换更加注重物理上的实现,网络中就软交换一个脑袋,所有的控制功能、不管话音还是多媒体,都由这一个脑袋来处理,基本上延续了传统PSTN组网的概念,避免了如果在控制层引入新的网元类型而带来的协议互通要求。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件工作,把TISPAN网络架构中定义的功能实体,适当地映射到软交换网络架构的物理实体上,如A-MGF映射到AG,T-MGF映射到TG,SGF映射到SG,A-BGF映射到ABN等等,再把剩下的实体统统映射到软交换。你会发现,软交换网络是TISPAN网络架构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实现,避免了将控制层内部细节的展开,从而赢得了快速推向市场的时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软交换是在NGN初级阶段,比较便于物理实施的一个方案,它对现有的运营商网络的管理体制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得到国内广大运营商的青睐。

三、IMS、软交换和NGN三者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了解了什么是IMS,什么是软交换。在给出它们与NGN之间关系前,来回顾一下ITU-T对NGN下的定义,即“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因此,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业务和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具有一个开放式业务架构,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
  很显然,不管是3GPP IMS、还是TISPAN IMS,不能说它们就是NGN,而只能算是NGN的一部分。3GPP IMS考虑的是为移动IP用户提供IP多媒体业务,而TISPAN IMS则是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为宽带IP用户,包括固定和移动,提供IP多媒体业务。按ITU-T对NGN的定义,只包括一部分。所以,3GPP IMS,3GPP2 MMD,TISPAN IMS均是NGN的一个特例(Instance)。
  由于IMS网络概念本身是目前NGN所能采纳的比较好的一个网络架构,因此,TISPAN 采纳了IMS概念的一个比较好的NGN网络架构,以更加适合网络的发展,并在近期将成为NGN的目标网络架构。TISPAN更加注重功能实体上的描述,并不关心物理上的具体实现,而软交换则更加注重物理的具体实现。因此,以软交换为基础的NGN网络是TISPAN NGN网络的具体物理实现之一。
  值得提出的是,以软交换方式建设的NGN要融入到以TISPAN架构的NGN网络中,必须注意在制定软交换网络相关的规范时,要与TISPAN架构保持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关注TISPAN的进展情况,有条件的话积极参与,用中国软交换网络的要求去影响TISPAN。另外,特别建议,在谈论IMS时,为了避免误会,最好在IMS之前加一个定语,即3GPP IMS、还是TISPAN IMS,或者是别的。

四、网络演进
  由于NGN网络技术在不断的演进,所以在考虑网络演进时,既要考虑现有传统网络如何演进到NGN,还要考虑以软交换或MSC服务器部署NGN后如何演进的问题。
  在固定网络PSTN的演进方面,业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即采用叠加的方式,建设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首先满足C4长途业务,以及在有业务需求的地方,为宽带接入用户提供C5业务;其次,随着宽带用户群逐步扩大,会出现用户从PSTN到NGN网络的一个迁移过程。当大量传统PSTN上的用户迁移到NGN后,接下来就轮到市话端局的迁移,即将剩下的PSTN窄带用户,通过能支持V5或RSU的中继媒体网关接入到NGN。
  在移动网络PLMN的演进方面,首先也在C4长途网上,采用叠加网方式引入软交换网络,以消除移动长途网上业务量的压力;其次,随着3G牌照的发放,3G R’99和R4的网络可能会同时上,因此在移动网上会出现一个R’99和R4融合的网络,这时就要求MSC服务器既能支持R4网络、又要能支持R’99网络、甚至2G和2.5G的移动网络。
  以软交换为基础建设的固定NGN和以MSC服务器为基础建设的移动NGN,将在一定程度相互独立。一直要到全业务运营商的局面在国内通信行业形成,运营商需要统一的网络来同时支持更加宽带的移动和固定用户时,在原先固定NGN中部署的软交换和在移动网中部署的MSC服务器上,通过软件升级成具有CSCF功能的软交换或MSC服务器,再加上为3G R5、R6网络用户和固定宽带新用户专门新部署的控制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目标NGN网络。
  由此可见,网络演进的目标是,要能使一个运营商内部的网络数量越来越少,而不是网络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现在部署的软交换网络,只要其软交换规范是遵循IMS网络概念的,那么,它与将来的与IMS网络概念定义的NGN目标网络就可以演进的,而不是两个网络间的互通。当然,如果是对另一运营商的3GPP IMS的网络而言,那肯定是一个互通关系。

五、结论
  NGN网络技术像其他通信技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也在不断进步,今天认为很好的技术,很快会被更好的所更新。要感谢NGN网络分层和开放的体系架构,以及较为通用的计算软硬件平台,使得软交换也可以采纳IMS网络概念,它同TISPAN网络功能架构之间也可以相互映射,从而使运营商在兼顾技术发展的同时,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软交换更偏重物理实现,主要面向PSTN仿真,依赖PSTN业务环境;TISPAN NGN基于IMS网络概念,更偏重逻辑功能的定义。软交换可以看作是TISPAN NGN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因此,TISPAN可以用于指导软交换的实现,特别是我国的NGN体系和规范可以以TISPAN作为基础和目标,适当修订国内软交换规范,并积极参与TISPAN和FGNGN的规范制定和完善工作,以反映中国的特殊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