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不同级别

CMMI的等级

ML1初始级,软件过程是无序的,有时候甚至是混乱的,对过程几乎没有定义,成功取决于个人努力。管理是反应式的。
ML2已管理级,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来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制定了必要的过程纪律,能重复早先类应用项目的成功经验。
ML3已定义级,已将软件管理和工程两个方面的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并综合该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所有项目均使用经批准、裁剪的标准软件过程来开发和维护软件,软件产品的生产在整个软件过程是可见的。
ML4量化管理级,分析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数据,对软件过程和产品定量的理解与控制。管理由一个作为结论的客观依据,管理能够在定量的范围内预测性能。
ML5优化级,过程的量化反馈和先进的新思想、新技术促使过程不断改进。

CMMI每个级别的特性

  • ML1初始级
    1. 个人英雄主义
    2. 成功靠RP
    3. 失败很“正常”
  • ML2已管理级
    1. 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
    2. 成功机会提高
  • ML3已定义级
    除符合二级的特点,还具备以下特点
    1. 有过程,并且有组织级的“项目经验”可参考
    2. 项目成员训练有素
    3. 成功机会大大提升
  • ML4量化管理级
    1. 时间、成本、质量很容易控制
    2. 想失败都很难
  • ML5优化级
    1. 可个性化定制,满意度更高
    2. 失败机会几乎没有

CMMI1-5级项目活动

级别 项目计划 项目管理 组织级活动
ML1 没有计划;
口头计划;
片段式计划;
突击检查;
口头汇报;
事后追究;
ML2 进行了项目估算;
考虑了干系人、风险、可行性等因素;
关键节点进行检查;
跟踪任务;
周报、月报;
关键工作产品要进行评审
ML3 可依据组织级的资产库进行项目估算;
根据组织级的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的过程要求,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组织级的资产库来识别本项目的风险;
根据裁剪指南,定义活动的过程;
跟踪任务;
各类报告;
各类评审;
风险管理;
EPG负责过程改进工作;
有组织级的培训活动;
ML4 根据组织级的性能基线要求、性能模型,制定项目的量化管理目标等;
其它等同3级;
监控项目的实际性能,与定下的目标进行比较;
采取措施,使项目实际性能在目标范围内;
其它等同3级;
定义组织的性能基线及模型供项目使用;
其它同3级;
ML5 定义需要深究原因的问题;
其它同4级;
出现需要深究原因的问题时,需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EPG要开展提高性能基线的改进活动,包括过程改进、技术改进;
EPG要实施项目组提出的改善过程性能的改进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