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举算法

一、枚举法的基本思想

枚举法又称穷举法。

基本思想是根据提出的问题枚举所有可能状态,并用问题给定的约束条件检验哪些状态是需要的,哪些状态是不需要的。

能使命题成立的状态,即为其解。

枚举结构:循环+判断语句。

二、枚举法的条件

适合于枚举法求解的问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可预先确定每个状态的元素个数n。

如百钱买百鸡,状态元素可预先确定。

状态元素a1,a2,…,an的可能值为一个连续的值域

如果值域为实数级,每两个值之间有无穷个数,这就不能枚举出所有可能的值。

对于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问题,采用枚举法时,可以先确定枚举对象、枚举范围和判定条件,再一一枚举所有可能的解,验证是否是问题的解。

三、枚举法的框架结构

设ai1—状态元素ai的最小值;aik—状态元素ai的最大值(1≤i≤n),即a11≤a1≤a1k,a21≤a2≤a2k, ai1≤ai≤aik, ……,an1≤an≤ank for(a1=a11;a1<=a1k;a1++)

for(a1=a11;a1<=a1k;a1++)
     for(a2=a21;a2<=a2k;a2++)
      .....
         for(ai=ai1;ai<=aik;ai++)
             .....
                for(an=an1;an<=ank;an++)
                       if(状态(a1,...,ai...,an)满足检验条件)
                                        输出问题的解;

  例题1:数字统计(2010普及)

请统计某个给定范围[L, R]的所有整数中,数字 2 出现的次数。

比如给定范围[2, 22],数字 2 在数 2 中出现了 1 次,在数 12 中出现 1 次,在数 20 中出现 1 次,在数 21 中出现 1 次,在数 22 中出现 2 次,所以数字 2 在该范围内一共出现了 6次。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共 1 行,为两个正整数 L 和 R,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

输出格式:

输出共 1 行,表示数字 2 出现的次数。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2 22 【输入样例2】 2 100

【输出样例1】 6 【输出样例2】 20

cin>>m>>n;
ans=0;
for(i=m;i<=n;i++)//枚举n-m+1个状态
{    k=i;
     while(k)//
     {    if(k%10==2)ans++;
          k=k/10;
     }
}
cout<

例题2:砝码称重(NOIP1996)

【问题描述】设有1g、2g、3g、5g、10g、20g的砝码各若干枚(其总重<=1000),求用这些砝码能称出不同的重量的个数。 【输入】    

     输入1g、2g、3g、5g、10g、20g的砝码个数

【输出】  

     能称出不同的重量的个数

【输入样例】        

1 1 0 0 0 0

【输出样例】        

3

题目分析

根据输入的砝码信息,每种砝码可用的最大个数是确定的,而且每种砝码的个数是连续的,能取0到最大个数,所以符合枚举法的两个条件,可以使用枚举法。 枚举时,重量可以由1g,2g,……,20g砝码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构成,枚举对象可以确定为6种重量的砝码,范围为每种砝码的个数。判定时,只需判断这次得到的重量是新得到的,还是前一次已经得到的,即判重。由于重量<=1000g,所以,可以开一个a[1005]的数组来判重,当得到x重量时,把a[x]置为1,下次再得到x时,还是置1,最后只需遍历一下a数组,即可得到重量的个数。算法实现时,伪代码如下:

memset(a,0,sizeof(a));  
cin>>a>>b>>c>>d>>e>>f;
for(c1=0;c1<=a;c1++) //1g砝码的个数
    for(c2=0;c2<=b;c2++) //2g砝码的个数
         for(c3=0;c3<=c;c3++) //3g砝码的个数
              for(c4=0;c4<=d;c4++) //5g砝码的个数
                   for(c5=0;c5<=e;c5++) //10g砝码的个数
                        for(c6=0;c6<=f;c6++) //20g砝码的个数
                        {   sum=c1*1+c2*2+c3*3+c4*5+c5*10+c6*20;
                             a[sum]=1; //标记
                        }
for(i=1;i<=1000;i++)if(a[i])num++; //统计不同重量的个数
cout<

例题3:防护伞

【题目简述】

平面上有n个点,现要以其中一个点为圆心画一个圆,使得这个圆能够覆盖所有的点,求最小圆的面积。

样例输入

3

0  1

-8  -4

-1  4

样例输出

279.6017

【注意】 精确到小数点后 4 位 π=3.1415926535

【数据范围】  

对于50%的数据:2 <= N <= 100  

对于100%的数据:2<=N<=1000,-10000<=x,y<=10000

题目分析:

依次枚举每一个点i,计算出点i与所有点j的距离dist[i,j];

则以i为圆心覆盖所有点的圆的半径为:                  

R[i]=max{dist[i,j]|1<=j<=N}

因为要求圆的面积最小,即圆的半径最小,所以答案Ans=min{R[i]|1<=i<=N}。

【时间复杂度】O(N^2)

double x[1005],y[1005];
int main(){
	int i,j,n;
	double Max,Min=800000000,Pi=3.1415926535,dis;
	cin>>n;
	for(i=0;i>x[i]>>y[i];
	for(i=0;iMax)Max=dis;
			}
		if(Max

四、枚举法的优缺点

枚举法的优点:

           比较直观,易于理解,其算法的正确性也比较容易证明。

枚举法的缺点:  

        当枚举的状态很多时,所用时间非常大,效率比较低。

 

五、枚举算法的优化

枚举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状态总数*单个状态的耗时

主要优化方法:

      ⑴ 减少状态总数

      ⑵ 降低单个状态的考察代价

优化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 枚举对象的选取

      ⑵ 枚举方法的确定

      采用局部枚举或引进其他算法

 

例题4:火柴棒等式(NOIP2008)

【问题描述给你n根火柴棍,你可以拼出多少个形如“A+B=C”的等式?等式中的ABC是用火柴棍拼出的整数(若该数非零,则最高位不能是0)。用火柴棍拼数字0-9的拼法如图所示:

注意:

     1. 加号与等号各自需要两根火柴棍

     2. 如果A≠B,则A+B=CB+A=C视为不同的等式(ABC≥0

      3. n根火柴棍必须全部用上

输入输入文件仅一个整数nn≤24)。

输出输出文件仅一行,表示能拼成的不同等式的数目。

题目分析

问题简述

  给你n(n<=24)根火柴棒,叫你拼出 “A+B=C”这样的等式,求方案数。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对枚举法的掌握,可以枚举AB的取值,考查等式是否刚好用了24根火柴棒。但是1S的时限对枚举的范围有所要求,必须要仔细分析AB的取值。

n本题最多24根火柴,等号和加号共用4根火柴,所以A,B,C3个数字需用20根火柴。我们考查AB的最大的取值可能:0~910个数字所用的火柴数为6,2,5,5,4,5,6,3,7,6,很明显数字1用的火柴棒最少只要2根,不妨让B1,那么AC最多可以使用18根火柴,而C>=A,满足条件的A的最大取值为1111。所以枚举AB的范围是从0~1111

   cin>>n;
   n=n-4;
   for(i=0;i<=1111;i++)
        for(j=0;j<=1111;j++)
                  if(c(i)+c(j)+c(i+j)==n)ans++;
   cout<

优化

为了加快速度,可以将02222的所有整数需要的火柴棒数目提前算好保存在数组中。

int n,a[2300]={6,2,5,5,4,5,6,3,7,6};//6,2本身不是连续数值,存入a数组后下标是连续的就可以用枚举
   int i,j,ans=0;
   cin>>n; n=n-4;
   for(i=10;i<=2222;i++)a[i]=a[i/10]+a[i%10];//优化
   for(i=0;i<=1111;i++)
       for(j=i;j<=1111;j++)
           if(a[i]+a[j]+a[i+j]==n)//减低了单个状态检查次数
                 if(i==j)ans=ans+1;
                        else ans=ans+2;
   cout<

例 完美立方数

描述

形如a^3= b^3 + c^3 + d^3的等式被称为完美立方等式。例如12^3= 6^3 + 8^3 + 10^3 。编写一个程序,对任给的正整数N (N≤100),寻找所有的四元组(a, b, c, d),使得a^3= b^3 + c^3 + d^3,其中a,b,c,d 大于 1, 小于等于N,且b<=c<=d。

输入

一个正整数N (N≤100)。

输出

每行输出一个完美立方。输出格式为:
a b c d
其中a,b,c,d所在位置分别用实际求出四元组值代入。

请按照a的值,从小到大依次输出。当两个完美立方等式中a的值相同,则b值小的优先输出、仍相同则c值小的优先输出、再相同则d值小的先输出。

样例输入

12

样例输出

6 3 4 5 
12 6 8 10

四重循环直接枚举

int main(){
	int a,b,c,sa,sb,sc,n,d,sd;
	cin>>n;
	for(a=3;a<=n;++a){
		sa=a*a*a;
		for(b=2;b

优化为三重循环

int main(){
	int a,b,c,sa,sb,sc,n,td;
	double d,sd;
	cin>>n;
	for(a=3;a<=n;++a){
		sa=a*a*a;
		for(b=2;b=c&&td

 

连续子段和问题一

Description

  给你n(n<=200000)个整数,然后要有m (m<=200000)个询问。每个询问两个整数x和y,问第x个数字到第y个数字所有数字之和。

Input

  输入文件的第一行两个正整数N和M,分别表示序列长度和询问个数。
  第2行包含N个绝对值不大于10000的整数A[i],描述了这段序列。
  接下来M行,每行两个整数x和y

Output

  输出共计M行,每行一个整数表示该区间元素的和。

Sample Input

7 3

2 -4 3 -1 2 -4 3

1 7

2 4

3 6

Sample Output

1

-2

0

Hint

【数据规模与约定】
  对于40%的数据,有N,M ≤ 2000。
  对于100%的数据,有N,M ≤ 200000。

int a[200005],s;
int main(){
    int m,n,i,x,y;
    cin>>n>>m;
    for(i=1;i<=n;++i)
		scanf("%d",a+i);
    for(i=0;i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s[200005],a;
int main(){
	int m,n,i,x,y;
	cin>>n>>m;
	for(i=1;i<=n;++i){
		scanf("%d",&a);
		s[i]=s[i-1]+a;//存储前面i个数字之和
	}
	for(i=0;i

【枚举练习】子矩阵问题

Description

给定你一个N*M的数字矩形,要求在其中找一个R*C的权值最大矩阵。

Input

第一行两个整数N和M
第二行两个整数R和C。
接下来共计N行,每行M个用空格分开的整数(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00)

Output

输出最大R*C的子矩阵的权值之和。

Sample Input

2  2
1  1
2  0
1  0

Sample Output

2

Hint

【数据规模】
  对于80%数据,1 <= m,n <= 1000 
  对于100%数据, 1 <= m,n <= 3000

没有优化的枚举

算法一 :枚举每一个 R*C 的矩形区域的左上角坐标,然后求出该区域的权值之和。最后取所有区域中的最大值即可。此算法包含 4 重循环。
n 时间复杂度: O(N^4)  
 
 
int a[3005][3005];
int main(){
	int Max=0,a,i,j,k,l,s,n,m,r,c,i1,j1,ans;
	scanf("%d%d",&n,&m);
	scanf("%d%d",&r,&c);
	for(i=1;i<=n;i++)
		for(j=1;j<=m;j++){
			scanf("%d",&a[i][j]);
		}			
	for(i=1;i<=n-r+1;i++)
		for(j=1;j<=m-c+1;j++){
			ans=0;
            for(int k=i;kMax)Max=ans;
		}
	printf("%d",Max); 
	return 0;
}
 
 

优化后的枚举

算法二:我们设S[i,j]表示以(1,1)为左上角,(i,j)为右下角区域的权值之和,那么我们以(i,j)为右下角的R*C区域权值之和的计算公式为:

        Area[i,j]=S[i,j]+S[i-R,j-C]-S[i-R,j]-S[i,j-C]

其中S[i,j]的计算公式为:

        S[i,j]=S[i-1,j]+S[i,j-1]-S[i-1,j-1]+a[i,j]

       你可以随手画图出来,很容易即可证明上面两个式子。最后取Area[]中的最大值即可。

       时间复杂度:O(N^2)  

 

 

45 65 -5 6 2
4 5 50 5 65
45 6 12 8 65
65 5 65 1 23
9 2 53 45 32

 

45 65 -5 6 2
4 5 50 5 65
45 6 12 8 65
65 5 65 1 23
9 2 53 45 32
int s[3005][3005];
int main(){
	int Max=0,a,i,j,k,l,n,m,r,c,ans;
	scanf("%d%d",&n,&m);
	scanf("%d%d",&r,&c);
	for(i=1;i<=n;i++)
		for(j=1;j<=m;j++){
			scanf("%d",&a);
			s[i][j]=s[i][j-1]+s[i-1][j]-s[i-1][j-1]+a;
		}			
	for(i=r;i<=n;i++)
		for(j=c;j<=m;j++){
			ans=s[i][j]-s[i][j-c]-s[i-r][j]+s[i-r][j-c];
			if(ans>Max)Max=ans;
		}
	printf("%d",Max); 
	return 0;
}

将四重循环优化为双重循环

 

 

 

 

你可能感兴趣的:(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