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郭神的Android开发数据库高手秘籍,完全被震撼到了,所以现在把郭神的数据库高手秘籍里面的关于LitePal全部截取出来,方便自己以后查看。
一、LitePal的基本用法
虽说LitePal宣称是近乎零配置,但也只是“近乎”而已,它还是需要进行一些简单配置才可以使用的,那么我们第一步就先快速学习一下LitePal的配置方法。
1. 引入Jar包或源码
首先我们需要将LitePal的jar包引入到项目当中,可以点击这里查看LitePal的最新版本,选择你需要的下载即可。下载好了jar包之后,把它复制到项目的libs目录中就算是引入成功了,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不想用jar包的话,也可以把LitePal的源码下载下来,然后作为一个library库导入到Eclipse当中,再让我们的项目去引用这个library库就可以了。
2. 配置litepal.xml
接着在项目的assets目录下面新建一个litepal.xml文件,并将以下代码拷贝进去:
3. 配置LitePalApplication
由于操作数据库时需要用到Context,而我们显然不希望在每个接口中都去传一遍这个参数,那样操作数据库就显得太繁琐了。因此,LitePal使用了一个方法来简化掉Context这个参数,只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中配置一下LitePalApplication,所有的数据库操作就都不用再传Context了,如下所示:
但是,有些程序可能会遇到一些更加极端的情况,比如说MyApplication需要继承另外一个AnotherApplication,并且这个AnotherApplication还是在jar包当中的,不能修改它的代码。这种情况应该算是比较少见了,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的话也不用急,仍然是有解释方案的。你可以把LitePal的源码下载下来,然后把src目录下的所有代码直接拷贝到你项目的src目录下面,接着打开LitePalApplication类,将它的继承结构改成继承自AnotherApplication,再让MyApplication继承自LitePalApplication,这样所有的Application就都可以在一起正常工作了。
仅仅三步,我们就将所有的配置工作全部完成了,并且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自此以后,你就可以开心地体验LitePal提供的各种便利了,就让我们从建表开始吧。
前面在介绍的时候已经说了,LitePal采取的是对象关系映射(ORM)的模式,那么什么是对象关系映射呢?简单点说,我们使用的编程语言是面向对象语言,而我们使用的数据库则是关系型数据库,那么将面向对象的语言和面向关系的数据库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这就是对象关系映射了。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对象关系映射模式呢?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程序员都很擅长面向对象编程,但其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才比较精通关系型数据库。而且数据库的SQL语言晦涩难懂,就算你很精通它,恐怕也不喜欢经常在代码中去写它吧?而对象关系映射模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允许我们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库,从而可以从晦涩难懂的SQL语言中解脱出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LitePal中是如何建表的吧。根据对象关系映射模式的理念,每一张表都应该对应一个模型(Model),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建一张news表,就应该有一个对应的News模型类。新建一个News类,如下所示: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LitePal的映射规则是非常轻量级的,不像一些其它的数据库框架,需要为每个模型类单独配置一个映射关系的XML,LitePal的所有映射都是自动完成的。根据LitePal的数据类型支持,可以进行对象关系映射的数据类型一共有8种,int、short、long、float、double、boolean、String和Date。只要是声明成这8种数据类型的字段都会被自动映射到数据库表中,并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配置。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既然是自动映射的话,如果News类中有一个字符串字段我并不想让它映射到数据库表中,这该怎么办呢?对此,LitePal同样采用了一种极为轻量的解决方案,只有声明成private修饰符的字段才会被映射到数据库表中,如果你有某一个字段不想映射的话,只需要将它改成public、protected或default修饰符就可以了。
现在模型类已经建好了,我们还差最后一步,就是将它配置到映射列表当中。编辑assets目录下的litepal.xml文件,在标签中加入News模型类的声明:
OK,这样所有的工作就都已经完成了,现在只要你对数据库有任何的操作,news表就会被自动创建出来。比如说LitePal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法来获取到SQLiteDatabase的实例,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news表已经存在了。另外两张android_metadata和table_schema表是自动生成的,我们不用理。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再查询一下news表的建表语句,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LitePal根据News类中的字段自动帮我们生成的建表语句,由此也说明,建表操作已经成功完成了。
二、使用LitePal升级表
那么为了模仿传统升级表方式中的需求,现在我们也需要创建一张comment表。第一步该怎么办呢?相信你也许早就已经猜到了,那当然是先创建一个Comment类了,如下所示:
接着修改litepal.xml中的配置,在映射列表中新增Cooment类,并将版本号加1,如下所示:
OK,comment表已经出来了,那么再通过pragma命令来查看一下它的表结构吧:
没有问题,comment表中目前有id和content这两列,和Comment模型类中的字段是保持一致的。
那么现在又来了新的需求,需要在comment表中添加一个publishdate列,该怎么办呢?不用怀疑,跟着你的直觉走,相信你已经猜到应该在Comment类中添加这样一个字段了吧,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publishdate这一列确实已经成功添加到comment表中了。
通过这两种升级方式的对比,相信你已经充分体会到了使用LitePal进行升级表操作所带来的便利了吧。我们不需要去编写任何与升级相关的逻辑,也不需要关心程序是从哪个版本升级过来的,唯一要做的就是确定好最新的Model结构是什么样的,然后将litepal.xml中的版本号加1,所有的升级逻辑就都会自动完成了。LitePal确实将数据库表的升级操作变得极度简单,使很多程序员可以从维护数据库表升级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然而,LitePal却明显做到了更好。前面我们提到过关于删除列的问题,最终的结论是无法解决,因为SQLite是不支持删除列的命令的。但是如果使用LitePal,这一问题就可以简单地解决掉,比如说publishdate这一列我们又不想要了,那么只需要在Comment类中把它删除掉,然后将版本号加1,下次操作数据库的时候这个列就会不见了。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不是说SQLite不支持删除列的命令吗?那LitePal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LitePal并没有删除任何一列,它只是先将comment表重命名成一个临时表,然后根据最新的Comment类的结构生成一个新的comment表,再把临时表中除了publishdate之外的数据复制到新的表中,最后把临时表删掉。因此,看上去的效果好像是做到了删除列的功能。
这也是使用框架的好处,如果没有框架的帮助,我们显然不会为了删除一个列而大废周章地去写这么多的代码,而使用框架的话,具体的实现逻辑我们已经不用再关心,只需要控制好模型类的数据结构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你想删除某一张表的话,操作也很简单,在litepal.xml中的映射列表中将相应的类删除,表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其它的一些升级操作也都是类似的,相信你已经能举一反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三、使用LitePal建立表关联
喜欢把所有的代码都写在一个类里的程序员肯定是个新手。没错,任何一个像样的程序都不可能仅仅只有一个类的,同样地,任何一个像样的数据库也不可能仅仅只有一张表。我们都知道,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多个类之间可以相互关联引用,共同完成某项功能。那么在数据库当中,多个表之间可以相互关联吗?当然可以!只不过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关系要比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复杂一些,也更加难懂,但是作为数据库的基本功,还是应该了解清楚的,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数据库表关联的基础知识。
表与表之间的关联关系一共有三种类型,一对一、多对一、和多对多,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种类型展开进行讨论。
表示两个表中的数据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场景其实并不是很常见,我们还是通过例子来直观地体会一下,例子仍然是在之前文章的基础上展开的。
现在我们已经创建好了news这张表,里面主要记录了新闻的标题和内容,那么除了标题和内容之外,有些新闻还可能带有一些导语和摘要,我们把这两个字段放在一张introduction表中,作为新闻的简介。那么很显然,news表和introduction表就是一对一的关系了,因为一条新闻只能对应一个简介,一个简介也只能属于一条新闻。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大概如下图描述的一样:
可以看到,News1对应了Introduction2,News2对应了Introduction3,News3对应了Introduction1,但不管怎么样,它们都是一对一的关系。
那么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在编程语言中该怎么体现出来呢?相信熟悉面向对象设计的你,一定很轻松就能想出来吧,只需要在News类中持有一个Introduction类的引用,然后在Introduction类中也持有一个News类的引用,这样它们之间自然就是一对一的关系了。
没错,对象之间的一对一关系非常简单易懂,那么难点就在于,如何在数据库表中建立这样的一对一关系了。由于数据库并不像面向对象的语言一样支持相互引用,如果想让两张表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关系,一般就只能通过外键的方式来实现了。因此,一对一关系的表结构就可以这样设计:
请注意,introduction表中有一个news_id列,这是一个外键列,里面应该存放一个具体的新闻id,这样一条introduction就能对应一条news,也就实现一对一的关系了,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就能够看出,id为1的introduction对应着id为2的news,id为2的introduction对应着id为3的news,id为3的introduction对应着id为1的news。需要注意的是,一对一的关系并没有强制要求外键必须加在哪一张表上,你可以在introduction表中加一个news_id作为外键,也可以在news表中加一个introduction_id作为外键,不管使用哪一种,都可以表示出它们是一对一的关联关系。
表示一张表中的数据可以对应另一张表中的多条数据。这种场景比起一对一关系就要常见太多了,在我们平时的开发工作中多对一关系真的是比比皆是。比如说现在我们的数据库中有一个news表,还有一个comment表,它们两个之间就是典型的多对一关系,一条新闻可以有很多条评论,但是一条评论只能是属于一条新闻的。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而这种多对一的关系在编程语言中是非常容易体现出来的,比如Java中就有专门集合类,如List、Set等,使用它们的话就能轻松简单地在对象之间建立多对一的关系,我们稍后就会看到。那么,这里的难点仍然是在数据库表中如何建立这样的多对一关系。现在说难点其实已经不难了,因为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一对一关系的建立方法,而多对一也是类似的。没错,数据库表中多对一的关系仍然是通过外键来建立的,只不过一对一的时候外键加在哪一张表上都可以,但多对一的时候关键必须要加在多方的表中。因此,多对一关系的表结构就可以这样设计:
在comment表中有一个news_id列,这是一个外键列,里面应该存放一个具体的新闻id,并且允许多条comment都存放同一个新闻id,这样一条评论就只能对应一条新闻,但一条新闻却可以有多条评论,也就实现多对一的关系了,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id为1、2、3的三条评论是属于第一条新闻的,而id为4、5的两条评论是属于第二条新闻的。
表示两张关联表中的数据都可以对应另一张表中的多条数据。这种场景也不算是很常见,但比一对一关系要稍微更加常用一些。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新闻网站是会将新闻进行种类划分的,这样用户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类新闻进行浏览,比如说网易新闻中就会有头条、科技、娱乐、手机等等种类。每个种类下面当然都会有许多条新闻,而一条新闻也可能是属于多个种类的,比如iPhone6发布的新闻既可以属于手机种类,也可以属于科技种类,甚至还可以上头条。因此,新闻和种类之间就是一种多对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News1是属于Category1的,而News2和News3都是既属于Category1也属于Category2,如此复杂的关联关系该如何表示呢?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只需要在News类中使用集合类声明拥有多个Category,然后在Category类中也使用集合类声明拥有多个News就可以了,我们稍后就会看到。而难点仍然是留在了数据库上,两张表之间如何建立多对多的关联关系呢,还是用外键吗?肯定不行了,多对多的情况只能是借助中间表来完成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多建立一张表,这张表没什么其它作用,就是为了存放news表和category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如下图所示:
注意这里我们建立一张名为category_news的中间表,中间表的命名并没有什么强制性的约束,但一个良好的命名规范可以让你一眼就明白这张表是用来做什么的。中间表里面只有两列,而且也只需要有两列,分别是news表的外键和category表的外键,在这里存放新闻和种类相应的id,就可以让它们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了,如下图所示: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第一条新闻是属于第一个种类的,而第二和第三条新闻,则既属于第一个种类,也属于第二个种类。反过来也可以这样看,第一个种类下面有第一、第二、第三这三条新闻,而第二个种类下面只有第二、第三这两条新闻。不管怎么看,多对多的关系都是成立的。
好了,三种关联关系都讲完了,那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吧。虽说上面介绍了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解数据库的表关联知识,但其实最后的结论是非常简单的,大家可以当成口诀一样背下来。即一对一关联的实现方式是用外键,多对一关联的实现方式也是用外键,多对多关联的实现方式是用中间表。记下了这个口诀,在很多数据库设计的时候,你都可以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
虽说口诀就是这个样子,但牵扯到表关联的时候毕竟增加了建表的难度,建表语句会更加复杂,你也需要格外地小心以防止出现什么错误。因此,使用LitePal来自动建立表关联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不需要关心什么外键、中间表等实现的细节,只需要在对象中声明好它们相互之间的引用关系,LitePal就会自动在数据库表之间建立好相应的关联关系了,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吧。
首先确定一下一共涉及到了哪些实体类,News和Comment,这两个类我们在前两篇文章中就已经建好了,然后还需要有Introduction和Category这两个类,新建Introduction类,代码如下所示:
接着Comment和News是多对一的关系,因此News中应该包含多个Comment,而Comment中应该只有一个News,所以就可以这样写:
最后News和Category是多对多的关系,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已经知道该怎么写了。News中可以包含多个Category,所以仍然应该使用List集合来表示:
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输入.table命令查看一下当前数据库中的表,如下所示:
OK,news、comment、category、introduction这几张表全都有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张category_news中间表。那我们要来一一检查一下了,先查看一下introduction表的结构吧,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多了一个news_id列,说明introduction表和news表之间的一对一关系已经建立好了。
然后再检查一下comment表的结构,如下所示:
OK,comment表中也有一个news_id的列,那么comment表和news表之间的多对一关系也已经建立好了。
最后检查一下category_news这张中间表的结构,如下所示:
一共只有两列,一列是news_id,一列是category_id,分别对应着两张表的外键,这样news表和category表的多对多关系也建立好了。
四、LitePal的储存操作
LitePal中与存储相关的API其实并不多,但用法还是颇为丰富的,而且比起传统的insert()方法,使用LitePal来存储数据可以简单到让你惊叹的地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完整地学习一下LitePal存储数据的所有用法。
在前面几篇文章当中,我们在项目里已经建好了News、Comment、Introduction、Category这几个实体类,通过这些实体类,LitePal就可以把相应的表自动创建出来。现在来观察这几个实体类,我们发现这几个类都是没有继承结构的。没错,因为LitePal进行表管理操作时不需要这些实体类有任何的继承结构,当时为了简单起见就没有写。但是进行CRUD操作时就不行了,LitePal要求所有的实体类都要继承自DataSupport这个类,因此这里我们就要把继承结构给加上才行。修改News类的代码,如下所示:
继承了DataSupport类之后,这些实体类就拥有了进行CRUD操作的能力,那么比如想要存储一条数据到news表当中,就可以这样写:
除此之外,save()方法还是有返回值的,我们可以根据返回值来判断存储是否成功,比如说这样写:
那有些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使用的insert()方法来存储数据时是有返回值的,返回的是插入行对应的id。但LitePal中的save()方法返回的是布尔值,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拿到存储成功之后这条数据对应的id呢?对此,LitePal使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做法,还记得我们在每个实体类中都定义了一个id字段吗?当调用save()方法或saveThrows()方法存储成功之后,LitePal会自动将该条数据对应的id赋值到实体类的id字段上。让我们来做个试验吧,代码如下所示:
OK,在save之前打印的id是0,说明此时id这个字段还没有被赋值,在save之后打印的id是1,说明此时id已经被赋值了。那么我们再到数据库表中再查看一下这条记录到底有没有存储成功吧,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这条新闻确实已经存储成功了,并且对应的id正是1,和我们前面打印的结果是一致的。
不过LitePal的存储功能显示不仅仅只有这些用法,事实上,LitePal在存储数据的时候默默帮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多个实体类之间有关联关系的话,我们不需要考虑在存储数据的时候怎么去建立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因为LitePal一切都帮我们做好了。
还是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吧,Comment和News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一条News中是可以包含多条评论的,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写:
OK,第二条新闻已经成功存储到news表中了,这条新闻的id是2。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关联关系呢?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学过,多对一关联的时候,外键是存放在多方的,因此关联关系我们要到comment表中去查看,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两条评论都已经成功存储到comment表中了,并且这两条评论的news_id都是2,说明它们是属于第二条新闻的。怎么样,仅仅是在存储数据之前建立好实体类之间的关系,再调用一下save()方法,那么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就会自动建立了,是不是非常简单?上面的代码只是多对一情况的一种用法,还有一对一和多对多的情况,其实用法都是差不多的,相信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另外,LitePal对集合数据的存储还专门提供了一个方法,比如说我们有一个News集合,那么应该怎样去存储这个集合中的每条News呢?传统情况下可以这样写:
五、LitePal的修改和删除操作
LitePal修改数据的API比较简单,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用法,也比较好理解,方法都是定义在DataSupport类中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方法定义:
那么比如说我们想把news表中id为2的记录的标题改成“今日iPhone6发布”,就可以这样写: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也许我想修改的是某一个条件下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仅仅修改某个id的数据,那该怎么办呢?别担心,LitePal还提供了另外一个简便的方法,方法定义如下:
那么比如说我们想把news表中标题为“今日iPhone6发布”的所有新闻的标题改成“今日iPhone6 Plus发布”,就可以这样写:
比如说我们想把news表中标题为“今日iPhone6发布”且评论数量大于0的所有新闻的标题改成“今日iPhone6 Plus发布”,就可以这样写:
那么如果我们想把news表中所有新闻的标题都改成“今日iPhone6发布”,该怎么写呢?其实这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把最后的约束条件去掉就行了,如下所示: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样用起来还是有点复杂,因为这个ContentValues对象很烦人,每次创建它的时候都要写很多繁琐的代码。没关系,LitePal也充分考虑了这种情况,提供了一种不需要ContentValues就能修改数据的方法,下面我们尝试使用这种新方法来完成上述同样的功能。
比如把news表中id为2的记录的标题改成“今日iPhone6发布”,就可以这样写:
这是其中一种用法,那么如果我们想把news表中标题为“今日iPhone6发布”且评论数量大于0的所有新闻的标题改成“今日iPhone6 Plus发布”,就可以这样写:
但是这种用法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如果我们想把某一条数据修改成默认值,比如说将评论数修改成0,只是调用updateNews.setCommentCount(0)这样是不能修改成功的,因为即使不调用这行代码,commentCount的值也默认是0。所以如果想要将某一列的数据修改成默认值的话,还需要借助setToDefault()方法。用法也很简单,在setToDefault()方法中传入要修改的字段名就可以了(类中的字段名),比如说我们想要把news表中所有新闻的评论数清零,就可以这样写:
LitePal删除数据的API和修改数据是比较类似的,但是更加的简单一些,我们先来看一下DataSupport类中的方法定义,如下所示:
那么比如说我们想删除news表中id为2的记录,就可以这样写: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仅会将news表中id为2的记录删除,同时还会将其它表中以news id为2的这条记录作为外键的数据一起删除掉,因为外键既然不存在了,那么这么数据也就没有保留的意义了。
说起来可能有点拗口,我们还是举例看一下。比如news表中目前有两条数据,如下图所示:
然后comment表中也有两条数据,如下图所示:
其中comment表中两条数据的外键都是2,指向的news表中id为2的这条记录。那么下面我们执行如下删除语句:
可以看到,有三条记录被删除了,那我们再到news表中查询一下:
OK,只剩下一条记录了,id为2的那条记录确实被删除了。那么再到comment表中看一下呢,如下图所示:
数据全没了!为什么呢?因为comment表中的两条数据都是以news表中id为2的数据作为外键的,现在外键不存在了,那么这两条数据自然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被删除的记录数一共是3条。这样是不是就好理解了很多呢?
除了删除指定id的数据之外,DataSupport中也提供了一个通过where语句来批量删除数据的方法,先看一下方法定义:
那么比如说我们想把news表中标题为“今日iPhone6发布”且评论数等于0的所有新闻都删除掉,就可以这样写:
除了DataSupport类中提供的静态删除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删除方法是作用于对象上的,即任何一个继承自DataSupport类的实例都可以通过调用delete()这个实例方法来删除数据。但前提是这个对象一定是要持久化之后的,一个非持久化的对象如果调用了delete()方法则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比如说下面这种写法:
但如果我们之前将这个对象持久化过了,那么再调用delete()方法就会把这个对象对应的数据删除掉了,比如:
另外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持久化之后的,DataSupport类中提供了一个isSaved()方法,这个方法返回true就表示该对象是经过持久化的,返回false则表示该对象未经过持久化。那么删除一个对象对应的数据也就可以这样写了:
好了,这样我们就把LitePal中提供的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用法基本都学习完了
六、LitePal的查询操作
LitePal在查询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API,功能多种多样,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我们平时所有的查询需求了。不仅如此,LitePal在查询API的设计方面也是非常用心,摒弃了原生query()方法中繁琐的参数列表,而是改用了一种更为灵巧的方式——连缀查询。除此之外,LitePal查询的结果也不再返回Cursor对象,然后再由开发者自己去逐个取出,而是直接返回封装好的对象。这些改变都使得查询数据变得更加简单,也更加合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学习一下LitePal中查询数据的所有用法。
比如说现在我们想实现一个最简单的功能,查询news表中id为1的这条记录,使用LitePal就可以这样写:
天呐!有没有觉得太轻松了?仅仅一行代码,就可以把news表中id为1的记录查出来了,而且结果还是自动封装到News对象里的,也不需要我们手动再从Cursor中去解析。如果是用原生的SQL语句,或者query()方法来写,至少要20行左右的代码才能完成同样的功能!
那我们先冷静一下,来分析分析这个find()方法。可以看到,它的参数列表也比较简单,只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泛型类,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指定什么类,返回的对象就是什么类,所以这里传入News.class,那么返回的对象也就是News了。第二个参数就更简单了,就是一个id值,如果想要查询id为1的记录就传1,想查id为2的记录就传2,以此类推。
本来一个还算颇为复杂的功能,通过LitePal之后就变得这么简单了!那么你可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更多LitePal中更多的查询用法了,别着急,我们一个个来看。
你也许遇到过以下场景,在某些情况下,你需要取出表中的第一条数据,那么传统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呢?在SQL语句中指定一个limit值,然后获取返回结果的第一条记录。但是在LitePal中不用这么麻烦,比如我们想要获取news表中的第一条数据,只需要这样写:
那我们举一翻三,如果是想要获取News表中的最后一条数据该怎么写呢?同样简单,如下所示:
那么我们看到这里,目前都只是查询单条数据的功能,如果想要查询多条数据该怎么办呢?比如说,我们想把news表中id为1、3、5、7的数据都查出来,该怎么写呢?也许有的朋友会比较聪明,立马就想到可以一个个去查,就调用四次find()方法嘛,然后把1、3、5、7这四个id分别传进去不就可以了。没错,这样做完全是可以的,而且效率也并不低,但是LitePal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findAll()。这个方法的用法和find()方法是非常类似的,只不过它可以指定多个id,并且返回值也不再是一个泛型类对象,而是一个泛型类集合,如下所示:
虽说这个语法设计算是相当人性化,但是在有些场景或许不太适用,因为可能要你要查询的多个id已经封装到一个数组里了。那么没关系,findAll()方法也是接收数组参数的,所以说同样的功能你也可以这样写:
而且大家不要以为刚才这些都只是findAll()的几个方法重载而已,实际上刚才我们的这几种用法都是调用的同一个findAll()方法!一个方法却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查询效果,并且语义性也很强,让人一看就能理解,这就是LitePal的查询艺术!
当然了,LitePal给我们提供的查询功能还远远不只这些,好戏还在后头。相信大家现在也已经发现了,我们目前的查询功能都是基于id来进行查询的,并不能随意地指定查询条件。那么怎样才能指定查询条件呢?让我们回想一下传统情况应该怎么做,query()方法中接收七个参数,其中第三和第四个参数就是用于指定查询条件的,然后其它几个参数都填null就可以了。但是呢,前面我们已经痛批过了这种写法,因为冗长的参数列表太过繁琐,那么LitePal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一下。
为了避免冗长的参数列表,LitePal采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解决方案,叫作连缀查询,这种查询很灵活,可以根据我们实际的查询需求来动态配置查询参数。 那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想查询news表中所有评论数大于零的新闻,就可以这样写:
接着我们在where()方法之后直接连缀了一个find()方法,然后在这里指定一个泛型类,表示用于查询哪张表。那么上面的一段代码,查询出的结果和如下SQL语句是相同的:
但是这样会将news表中所有的列都查询出来,也许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数据,而是只要title和content这两列数据。那么也很简单,我们只要再增加一个连缀就行了,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这里我们新增了一个select()方法,这个方法接收任意个字符串参数,每个参数要求对应一个列名,这样就只会把相应列的数据查询出来了,因此select()方法对应了一条SQL语句中的select部分。
那么上面的一段代码,查询出的结果和如下SQL语句是相同的:
那么上面的一段代码,查询出的结果和如下SQL语句是相同的:
那么上面的一段代码,查询出的结果和如下SQL语句是相同的:
那么上面的一段代码,查询出的结果和如下SQL语句是相同的:
不过,上述我们的所有用法中,都只能是查询到指定表中的数据而已,关联表中数据是无法查到的,因为LitePal默认的模式就是懒查询,当然这也是推荐的查询方式。那么,如果你真的非常想要一次性将关联表中的数据也一起查询出来,当然也是可以的,LitePal中也支持激进查询的方式,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所学的每一个类型的find()方法,都对应了一个带有isEager参数的方法重载,这个参数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设置成true就表示激进查询,这样就会把关联表中的数据一起查询出来了。
比如说,我们想要查询news表中id为1的新闻,并且把这条新闻所对应的评论也一起查询出来,就可以这样写:
激进查询的用法非常简单,就只有这么多,其它find()方法也都是同样的用法,就不再重复介绍了。但是这种查询方式LitePal并不推荐,因为如果一旦关联表中的数据很多,查询速度可能就会非常慢。而且激进查询只能查询出指定表的关联表数据,但是没法继续迭代查询关联表的关联表数据。因此,这里我建议大家还是使用默认的懒加载更加合适,至于如何查询出关联表中的数据,其实只需要在模型类中做一点小修改就可以了。修改News类中的代码,如下所示:
相信你已经体会到,LitePal在查询方面提供的API已经相当丰富了。但是,也许你总会遇到一些千奇百怪的需求,可能使用LitePal提供的查询API无法完成这些需求。没有关系,因为即使使用了LitePal,你仍然可以使用原生的查询方式(SQL语句)来去查询数据。DataSuppport类中还提供了一个findBySQL()方法,使用这个方法就能通过原生的SQL语句方式来查询数据了,如下所示:
好了,这样我们就把LitePal中提供的查询数据的方法全部都学完了
七、使用LitePal的聚合函数
LitePal中一共提供了count()、sum()、average()、max()和min()这五种聚合函数,基本上已经将SQL语句当中最常用的几种聚合函数都覆盖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五种聚合函数的用法一一进行学习。
count()方法主要是用于统计行数的,刚才演示了如何通过SQL语句来统计news表中一共有多少行,那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LitePal来实现同样的功能,代码如下所示:
除此之外,LitePal中所有的聚合函数都是支持连缀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统计的时候加入条件语句。比如说想要统计一共有多少条新闻是零评论的,就可以这样写:
看完了count()方法应该是觉得非常简单吧,剩下的几个聚合函数也是同样简单的,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
sum()方法主要是用于对结果进行求合的,比如说我们想要统计news表中评论的总数量,就可以这样写:
需要注意的是,sum()方法只能对具有运算能力的列进行求合,比如说整型列或者浮点型列,如果你传入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列去求合,肯定是得不到任何结果的,这时只会返回一个0作为结果。
average()方法主要是用于统计平均数的,比如说我们想要统计news表中平均每条新闻有多少评论,就可以这样写:
同样地,average()方法也只能对具有运算能力的列进行求平均值,如果你传入了一个字符串类型的列,也是无法得到任何结果的,这时同样只会返回一个0作为结果。
max()方法主要用于求出某个列中最大的数值,比如我们想要知道news表中所有新闻里面最高的评论数是多少,就可以这样写:
那么不用多说,max()方法也只能对具有运算能力的列进行求最大值的,希望你在使用的时候能够谨记这一点。
min()方法主要用于求出某个列中最小的数值,比如我们想要知道news表中所有新闻里面最少的评论数是多少,就可以这样写:
现在我们已经将LitePal中所有聚合函数的用法全部都学习完了,怎么样,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简单?学完之后相信大家也意识到我在开篇的时候并不是在吹牛皮了,确确实实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各种聚合查询操作了,上面任何一个统计操作我们都没有写到第二行代码。
好了,经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已经将LitePal中最主要的功能基本都学习完了,相信从头看到这里,也是经历了一个对LitePal零认识,到目前可以熟练使用LitePal的一个过程。再次感谢郭大神的数据库高手秘籍!!!如果大家看我这篇文章看不懂,可以去郭大神的博客是去看看,博客地址是: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category/25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