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

0

即使是一款中端存储,从配置上SC5020的强悍一点也不逊于高端存储。其实,随着高端技术下移,以及中端存储在行业应用中的普及,中端存储的高性价比优势更加凸显,打个比方,就是“既有颜值,也有肌肉”。

记者最近参加的一些存储新品发布会,不是谈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就是讲开源存储,而关于磁盘阵列新产品的消息寥寥(还甚是想念呢)。就这个现象,记者与戴尔存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海平进行了交流。他也发现,个别用户见面后首先就会问到与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等相关的问题。不过,大部分成熟的客户,特别是使用了一定数量的戴尔存储产品的用户,他们最关注的存储问题是:存储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以及存储性能等问题,然后才会谈到具体的产品选型。


戴尔在海外已经完成了对EMC的收购和整合,唯独剩下中国市场还在整合之中,可能还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从戴尔收购EMC的消息一传出,人们就在讨论戴尔的存储未来将何去何从。6月15日,戴尔在中国正式推出SC系列中端存储新品SC5020。在现在这个微妙的时候,SC5020的推出也许有比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意义。


另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的应用需求不断涌现,存储领域也在呼唤变革和转型,所以才会有开源存储、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分布式等热词的出现。这些新型存储能够满足企业级用户对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的需求吗?传统存储厂商又如何将新技术与现有产品进行更好地融合?戴尔SC5020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吗?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1张图片

他们切的不是真的SC5020,而是翻糖蛋糕,有创意吧!

因为有你才完美


温故而知新,在谈戴尔SC5020之前,还是先扒一扒SC系列的前身——Compellent。Compellent公司成立于2002年,5年后的2007年才正式推出新一个商用产品Compellent Series 30。5年“磨练”一款产品,这是一个专业存储厂商的必修课。现在,有些新型存储产品其实就是对开源软件进行了剪裁,还没有真正经历过企业生产系统的“淬炼”。2011年,Compellent Series 40推出,也正是在这一年,Compellent被戴尔收至麾下。


也许你还有印象,2010年,戴尔曾经与惠普竞购3PAR,最终惠普溢价收购3PAR,戴尔转而收购Compellent。从表面的结果看,好像是戴尔退而求其次,但看看后来的发展,自Compellent并入戴尔到2016年期间,由Compellent更名而来的SC系列存储产品线的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而IDC的数据显示,同期的全球外部存储市场的增长小于1%。


Compellent赖以成名的“分层存储技术”不仅在戴尔得到了继承,而且进一步发扬光大,现在以分层存储技术为核心的“流动数据架构”(Fluid Data Infrastructure,FDI)已经成了戴尔存储的整体战略,而且绝对是一块金字招牌。所谓“流动数据”,即数据可以在由异构存储组成的虚拟存储池中自由、安全地移动。就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盛行的今天,“流动数据”这一概念也不落伍,反而切中要害,引领潮流且更具现实意义。因为云计算讲究的就是互联互通,数据可以在不同的平台、系统和云之间自由迁移。说是无心插柳也好,高瞻远瞩也罢,反正戴尔现在站在了“流动数据”这一浪尖儿上。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2张图片

戴尔存储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海平


如今,戴尔FDI已经发展到5.0。从FDI 1.0到5.0,这是一个逐步演进但并不是替代的过程。FDI在不同阶段所展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架构,都与特定的企业需求、应用环境、技术能力相匹配。比如,在FDI 1.0阶段,凸显的是Server SAN的性价比;在FDI 5.0阶段,目标是实现全新的融合,即计算、存储、网络、策略和管理的融合。不同规模、处于不同信息化阶段的用户,他们所遵从的FDI策略也不同。


“戴尔合并EMC后,两方的存储产品线都会继续保留。实际上,戴尔还在不断加强对SC系列产品的研发投入,包括软硬件的升级,以及与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等。SC5020只是先遣部队,今年9月还会有SC系列的新产品发布。SC系列的产品更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客户的需求。”李海平补充说,“合并后继续保留戴尔和EMC两家的存储产品线,正好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对功能、性能、性价比的多样化需求。未来,两大产品线会齐头并进。而且两条产品线外围的研发生态体系会更加壮大。”


中端存储也可以这样“彪悍”


戴尔SC系列存储的光荣家史还没有说完。从2011年开始,戴尔加快了SC系列产品的创新速度,此后几乎每一年都会推出一代新的SC产品,有时甚至会一年之中推出两款新产品。看看戴尔SC系列产品家族吧,从适合中小企业的入门级智能存储SC v2000,到适合中等规模企业部署的SC4020,再到适合大型综合业务处理的SC7020,直至超大规模业务支撑平台SC9000,似乎是覆盖了所有规模的企业和应用场景。不对,从产品配置看,从中端的SC4020到高端的SC7020,这中间的跨度有点大,仅看内存这一项,SC4020的标配是32GB,而SC7020是256GB,两者之间如果能再有一个平滑的过渡就更完美了。SC5020应运而生,它也是新产品发布会的主角。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3张图片

SC5020是一个高性能的中端存储平台,非常适合中大规模业务处理,相比SC4020在IOPS性能上有45%以上的提升,以及多达3倍的带宽和2倍以上的容量。一个3U的机箱包括30个驱动器托架和双热插拔控制器,可在单个紧凑单元中提供高达460TB的原始容量,通过扩展模块最多可以让每个阵列的存储容量达到2PB,其内存容量为128GB。


即使是一款中端存储,从配置上SC5020的强悍一点也不逊于高端存储。其实,随着高端技术下移,以及中端存储在行业应用中的普及,中端存储的高性价比优势更加凸显,打个比方,就是“既有颜值,也有肌肉”。


SC5020刚刚发布,还没有太多实际案例可供参考,不过其前续产品SC4020的优异表现同样可以说明问题。在戴尔SC系列存储产品中,SC4020的地位比较独特,它是戴尔SC系列产品中第一款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定制研发,然后又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的产品。SC4020既充分表明戴尔的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同时也兑现了戴尔深化本地化发展的承诺。


“中国知网”号称数字出版物的超市,对外提供各种文献、论文等的检索服务。“我们用自己开发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和SSD支撑全文数据检索。但是,出于安全性,以及集群处理等方面的考虑,我们也需要集中式存储。”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网站系统主任冉望介绍说,“ 在集中式存储方面,我们面临一些瓶颈,比如白天在业务高峰时会现存储IOPS性能不足、延迟高等问题;晚上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时,存储带宽又不够,耗费大量时间。”


中国知网用戴尔SC4020全闪存阵列替换了原有的集中式存储,闪存配置一半是高性能的SLC,另一半是高性价比的MLC,存储性能和经济性都让中国知网十分满意。“戴尔SC4020还自带CDP(持续数据保护)功能,即使数据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恢复。”冉望称这是购买SC4020的意外之喜,这也是戴尔推崇的合作伙伴生态创新的一个最佳例证。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4张图片

”我们与戴尔存储的合作由来以久,从戴尔EqualLogic PS系列存储到SC系列存储都有广泛涉猎。“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高级工程黄健介绍说,”我们的困扰在于虚拟机的管理太复杂。“


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是一种典型的多业务、混合负载场景,需要管理的虚拟机有数千台,且虚拟机资源要频繁调整,最大的问题是创建虚拟机的时间过长,而且虚拟机的保护手段单一。趋势科技中国研发中心采用了混合配置的SC4020,6块SSD+SAS硬盘,实现了存储分层,所有存储资源可以统一管理,减轻了管理员的负担。


作为SC4020的后续产品,SC5020继承了SC系列产品与生俱来的优势,比如高性能、存储分层、数据流动、闪存等,一句话概括就是”自动实现成本节省,加速工作负载处理”。


SC5020怎样自动节省成本?


戴尔SC5020最具吸引力的优势是,它拥有业界同类较低的混合存储成本,以及灵活的闪存架构。用户可以充分利用戴尔创新的存储中心操作系统(SCOS)设计来创建混合解决方案,将SSD的性能与更经济的7200 rpm HDD的成本优势相结合。比如,聚焦追踪每个精细子LUN级别数据块的独立活动,并根据自定义最佳实践原则在SSD、HDD和RAID层之间迁移这些数据块(在RAID是动态配置的前提下)。


SSD、HDD和RAID不会被锁定在一个特定组合中,用户可以通过添加SSD让新负载提高速度,也可根据冷数据量的增长添加HDD,从而获得廉价而庞大的容量。SC5020允许用户可以自主设定所需要的闪存,以满足特定的性价比要求,并根据需求的变化轻松修改介质配置组合。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5张图片

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_第6张图片

SC5020还配备了智能重复数据删除和自动化压缩功能,优化性能的同时可降低存储容量需求。SC系列存储的数据缩减与数据调度完全集成,可以节省用户花在SSD、HDD或混合系统上的成本。


SC5020怎样自动节省成本?戴尔大中华区存储产品市场高级经理杨明进一步归纳:自动分层,不同的存储介质可以分层,闪存内部也可以分层,不同的RAID级别还可以再分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成本最优;数据精简当然也是降低成本的必选;做数据去重的同时可以实现数据压缩,而且无论是SSD还是HDD都适用,最难得的是对性能的影响极小。戴尔可以在一个统一的虚拟存储池上进行自动分层,这表明数据可以无缝、简单、安全地迁移。这已经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了吧?


“我们不仅要持续地推动存储创新,更关键的是实现存储的简单化,让用户负担得起。”戴尔大中华区企业级产品市场总监周俊杰表示。据说,今年下半年,戴尔还会发布新的管理工具,包括基于云的存储分析和管理工具,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管理其存储。


0

戴尔存储给记者最深刻的一个印象是,同样是在讲产品、讲技术指标,但是戴尔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如何让用户更好地将存储用起来,而不是让用户购买更多的软硬件产品。比如,戴尔提供这样的服务,它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用户实际的应用需求,然后根据这一需求为用户提供最适合的方案配置,细致到SSD、HDD数量的配比。再比如,戴尔还提供“未来就绪的存储保障计划”,如果用户对戴尔的存储产品不满意,可以在合同规定的60天内退货。


戴尔已经想到了用户的前面,作为用户,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如果同样的产品设计理念、同样周全的服务计划,不仅仅发生在戴尔一家身上,而是整个存储行业的“标准”,那未来的存储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640?

感谢关注中国云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戴尔SC系列的这些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存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