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开发笔录

  1. 人员安排(产品、开发、测试)(前端、web、App)
    项目负责人:对于项目负责人安排,必须有丰富的后端开发经验,并有一定协调和沟通能力的人员进行担任;
    后端开发负责人:有丰富的后端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能够搭建良好系统框架,能够进行数据库设计,并具备一定的数据库性能把控能力。
    前端开发负责人:能够独立搭建App项目框架的前端开发人员,对Android、iOS和web开发都应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负责人刚好是做Android开发的,那么也应该对iOS、web开发有所了解,大概了解iOS当前最新版本,各版本的差异和限制,iOS开发规范;了解web开发最新流行的技术,web开发规范和限制。这样在需求评审时才能评估哪些功能会存在技术难点,哪些需求是不能实现的,并能评估出大概的开发周期,各个功能点的联调时间。
  2. 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阶段,一定要明确需求,至少要明确整体方向,即使在后期有变动,也等到后期再改动;如果不能明确需求方向,后期将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由于不明确而导致的架构、功能开发上的很多问题。
  3. 搭建环境
    对于环境的搭建,在项目正式开发前,要有尽可能完整的开发环境和环境搭建手册;至于测试环境,可在项目提测前两周完成搭建。
  4. 技术选型
    选定项目使用的技术,并着手进行框架搭建(数据库设计、后台项目框架(包括系统分包一定要明确)、web框架和App项目框架),在核心人员搭建框架期间,其他开发人员可以开始去熟悉项目所使用的技术,确保在开发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技术生疏的问题,导致项目延期。
  5. 明确项目驱动方式
    项目驱动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为前端启动和后端驱动。如果是前端启动,那么整个开发过程,根据前端业务所需接口来开发;如果是后端驱动,那么前端根据后端的开发情况来调用及调试接口,并且遵循后端的接口规范。通常会使用前端驱动的方式。
  6. 定义接口规范
    通常由项目负责人、前端组长(web/app)、后端负责人和产品经理一起参与定制。定义好接口规范,无论是前端开发还是后端开发人员都可以通过规范来进行开发,而不会出现等待的情况;甚至连测试人员都可以根据需求文档,并结合接口规范来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在后端接口开发完成时,也可以先依据接口规范来对各个接口进行调试,进而再让前端开发人员进行联调。
  7. 选定第三方服务或中间件
    比如数据库中间件MyCat、分布式消息中间件MQ以及推送服务等。就拿推送来说,App常见的推送功能,通常都是集成第三方推送服务,而目前市场上的推送平台是很多,比如:腾讯的信鸽、极光推送、个推、小米推送、华为推送、魅族推送等等,这些平台都还是有一定差异的,需要进行调研并选择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第三方服务。
  8. 设计师设计效果图,提供切图。
    通常产品人员设计出的原型图,只是功能流程以及各个页面所展示的信息,其主要考虑的是功能体现。而设计师设计的效果图,除了考虑产品的目的和诉求,满足产品的功能,还需要通过设计引导用户的行为和视觉流,以达到产品的。通过图形、文字的大小、形状、颜色的组织,可以将信息分优先级呈现给用户。效果图和原型图的差异还是挺大的。因此最好是在进入功能开发之前就出具项目所需的效果图。这样才不会导致后期的页面改动过大,消耗大量的开发时间。如果开发人员根据原型的效果进行页面的开发,那么当设计人员设计好效果图之后,如果差异较大,页面也较多,这时再进行页面调整那是相当蛋碎的。其实,UI设计是可以和框架搭建并行的,当框架搭建和基础功能基本完成之后,UI设计图也差不多完成了。
  9. 功能拆分,任务分配,评估开发时间,列出开发节点。
    这要求各小组负责人必须了解整个项目的整体业务需求,知道哪些功能是相似的功能、哪些界面是向上的界面、哪些功能优先级较高以及哪些功能(界面)是可以公用的,各个模块的开发难度如何,各个功能存在的技术难点。小组负责人对小组成员的能力也应该要了如指掌,在分配任务时要根据成员的能力来安排,并评估出开发时间,这样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才能跟进开发情况,把控开发进度。在拆分完需求并分配好任务之后,需要按时间节点、人员列出开发计划,并开发计划发给小组开发成员,让大家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时间节点,以便之后跟进开发进度。
  10. 测试用例编写及评审
    软件测试检验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一个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展现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在开发人员进行编码时,测试人员可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
    测试用例的编写流程:需求分析->提取测试点->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评审。
    测试人员提取测试点的过程,也是一个需求细化的过程,在编写测试用例时,需多与产品设计人员多沟通。用例评审可以确保产品设计者、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对需求点的理解上是一致的,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测试过程中的bug量及沟通成本。
  11. 功能开发
    在项目核心成员搭建好整体框架之后,就要尽快进入各功能模块的开发,在开发人员开发过程中,负责人一定要做好代码质量把控和进度跟踪,避免到了中后期,整个代码不够规范,进度严重滞后的情况。在这期间,每周至少一次站立会,站立会由小组负责人主持,每一个小组成员汇报每周的工作情况以及下周的计划,并在白板上列出来,以便于进度的跟踪。在功能开发的前半段,组长要亲自审核组员的代码,或者指定能力较强的核心成员去跟踪代码的质量,只要在前期做好质量把控,到了中后期,各组员即可按照前期的规范来编码了,切勿等到开发后半段才开始进行代码质量的监督,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重复性的编码工作。在功能开发过程中,无论是前段开发人员还是后台开发人员,在编码过程中都应该遵循此前已经定义好的接口规范,而且如果不是文档的定义有问题,那么是必须要严格遵循规范的,否则会在调试阶段出现很多问题。
  12. 后台接口整合及测试
    在后台人员的接口开发过程中,要会使用postman等接口测试工具进行接口的测试,至少要测试接口是否成功响应以及响应的字段信息是否与接口文档所定义的一致。在与前段开发人员进行调试之前,后端开发人员还需要对各个接口进行整合,串联业务,确保在正式联调之前,调通整个业务流程,而不仅仅只是单个模块功能的调试。
  13. 前后端功能接口联调
    前后端联调,其实就是开发模拟用户的操作,看看前端上传的请求数据是否能够满足业务的操作,后端通过接口返回的数据是否能够满足前段的展示。只有当所有功能所涉及的接口都可正常请求,并返回预期的结果,功能联调才算完毕。
  14. 整体调试
    在各功能接口联调完毕之后,并不能马上就提测,还需要进行整体的调试,保证各个功能之间能够关联起来,一些业务接口在调试之前需要用到基础接口的数据。比如,售房类app,在添加楼栋之前,需要先添加城市和区域等相关接触信息。在整体联调时,就得从基础数据接口开始进行调试,进而使用基础接口添加的数据来对业务接口进行调试,可根据测试妹纸提供的冒烟用例来进行整体调试。整体调试顺利结束,方可进行提测。
  15. 测试
    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之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测试过程必须要严格的结合预先写好的测试用例来进行,这也环节是产品触及用户之前的最后一次验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隐藏的bug,那么将会影响产品的上线或交付,哪怕能够上线或验收,也会带来不良的用户体验。
  16. 交付/上线
    服务器:服务器相关软硬件配置。
    App上线所需相关资料:各应用平台相关账号、应用效果图、软件著作权等。
    项目框架:项目框架说明文档和框架图。
    接口文档:接口定义文档。
    项目代码:打包项目相关所有代码以及项目部署脚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础理论,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