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常用头部信息

下面用例子的形式来记录下常用的一些Http头部信息

request Header:

  1. GET /sample.Jsp HTTP/1.1  //请求行
  2. Host: www.uuid.online/  //请求的目标域名和端口号

  3. Origin: http://localhost:8081/  //请求的来源域名和端口号 (跨域请求时,浏览器会自动带上这个头信息)
  4. Referer: https:/localhost:8081/link?query=xxxxx  //请求资源的完整URI

  5.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67.0.3396.99 Safari/537.36 //浏览器信息

  6. Cookie: BAIDUID=FA89F036:FG=1; BD_HOME=1; sugstore=0  //当前域名下的Cookie

  7. Accept: text/html,image/apng  //代表客户端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是html或者是png图片类型 

  8.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代表客户端能支持gzip和deflate格式的压缩

  9. Accept-Language: zh-CN,zh;q=0.9  //代表客户端可以支持语言zh-CN或者zh(值得一提的是q(0~1)是优先级权重的意思,不写默认为1,这里zh-CN是1,zh是0.9)

  10. Connection: keep-alive  //告诉服务器,客户端需要的tcp连接是一个长连接

Response Header:

  1. HTTP/1.1 200 OK  // 响应状态行
  2. Date: Mon, 30 Jul 2018 02:50:55 GMT  //服务端发送资源时的服务器时间
  3. Expires: Wed, 31 Dec 1969 23:59:59 GMT //比较过时的一种验证缓存的方式,与浏览器(客户端)的时间比较,超过这个时间就不用缓存(不和服务器进行验证),适合版本比较稳定的网页
  4. Cache-Control:  no-cache  // 现在最多使用的控制缓存的方式,会和服务器进行缓存验证,具体见博文”Cache-Control“
  5. etag: "fb8ba2f80b1d324bb997cbe188f28187-ssl-df"  // 是服务器发来的对一些数据的签名,下次请求时,如果服务器上这些数据发生了变化,和这个etag不相同就返回新的资源内容

  6. Last-Modified: Fri, 27 Jul 2018 11:04:55 GMT //是服务器发来的当前资源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下次请求时,如果服务器上当前资源的修改时间大于这个时间,就返回新的资源内容
  7.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如果返回是流式的数据,我们就必须告诉浏览器这个头,不然浏览器会下载这个页面,同时告诉浏览器是utf8编码,否则可能出现乱码
  8. Content-Encoding: gzip  //告诉客户端,应该采用gzip对资源进行解码
  9. Connection: keep-alive  //告诉客户端服务器的tcp连接也是一个长连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