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经典算法——河内之塔

C语言经典算法——河内之塔

说明

河内之塔(Towers of Hanoi)是法国人M.Claus([L ucas)于1883年从泰国带至法国的,河内为越战时北越的首都,即现在的胡志明市: 1883年法国 数学家Edouard Lucas曾提及这个故事,据说创世纪时Benares有一-座波罗教塔, 是由三支钻石棒(Pag) 所支撑,开始时神在第一根棒. 上放置64个由上至下依由小至大排列的金盘(Disc),并命令僧侣将所有的金盘从第一-根石棒移至第三根石棒,且搬运过程中遵守大盘子在小盘子之下的原则,若每日仅搬-一个盘子,则当盘子全数搬运完毕之时,此塔将毁损,而也就是世界末日来临之时。

解法

如果柱子标为ABC,要由A搬至C,在只有一个盘子时,就将它直接搬至C,当有两个盘子,就将B当作辅助柱。如果盘数超过2个,将第三个以下的盘子遮起来,就很简单了,每次处理两个盘子,也就是: A->B、A->C、B->C这三个步骤,而被遮住的部份,其实就是进入程式的递回处理。事实上,若有n个盘子,则移动完毕所需之次数为2n-1,所以当盘数为64时,则所需次数为: 264-1= 18446744073709551615为5.05390248594782e+16年,也就是约5000世纪,如果对这数字没什么概念,就假设每秒钟搬- - 个盘子好了,也要约5850亿年左右。

C代码

#include

void hanoi(int n,char A,char B,char C)
{
	if(n==1)
	{
		printf("Move sheet %d from %c to %c\n",n,A,C);
		hanoi(n-1,A,C,B);
		printf("Move sheet %d from %c to %c\n",n,A,C);
		hanoi(n-1,B,A,C);
	}
}

int main()
{
	int n;
	printf("请输入盘数: ");
	scanf("%d",&n);
	hanoi(n,'A','B','C');
	return 0;
}

你可能感兴趣的:(C语言经典算法——河内之塔)